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屏东圣帝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屏东圣帝庙
图片来自xuite

屏东圣帝庙,又称屏东关帝庙屏东武圣庙,俗称武庙或者帝君庙,是一间位于屏东县屏东市永福路36号的关帝庙

历史

清代福建省台湾府南路下淡水营都司御前侍卫马龙图倡建武圣庙,在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0年)由檀越郭萃、王廷魁二人发起鸠资,募得白银一百二十四锭,建庙奉祀关圣帝君,从神关平太子周仓将军

道光二十年(1840年)及日本昭和四年(1929年)重修,直至民国四十五年(西元1956年),改建新庙,民国五十九年(西元1970年)又再重修。本庙拥有监察院院长、书法家于右任题字的匾额,也有许多古碑,其中有一“砖契”,为民俗上向武夷王购地的文据,为重要文物。

关帝庙

关帝庙,又称武庙武圣庙文衡庙协天宫恩主公庙等,是祭祀中国三国时代将领关羽的祠庙。而关帝之称来自明朝皇帝授予关羽的“关圣帝君”封号。关羽为中国佛教道教神明、圣贤中最多祠庙的一位。关帝庙不仅遍布中国大陆港澳台湾,且在汉字文化圈内各地区包括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以至南洋地区如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尼等地也有供奉。今日仅在中国北京城里,就有一百多座专供或兼供关公的庙宇。每年关公节都会有多间武馆到那表现。

关帝祠庙之起源

中国古代祭祀的战神本是“兵主蚩尤。就公家的祭祀言,初开始便有武庙,但主祀的是周朝的政治人物兼将领姜子牙,而关羽则为从祀。至迟宋朝末年,民间供奉关羽的庙宇已经“郡国州县、乡邑间井皆有”。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重修的山西阳泉关王庙,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关王庙[1]元代朝廷对各种宗教信仰兼收并蓄,因此民间对关羽的崇信有增无减,元朝皇帝也曾遣使致祭。以降,供奉关羽的庙宇已遍布中国各地。由于民间传说关羽死后“头在洛阳,身在当阳,魂归故乡”,因此在洛阳当阳及故里解州有规模较大的关帝庙,其中解州关帝庙规模最大。

清代,军队对关羽的崇拜达到极盛。不仅在关内各省,在藩部各地凡有八旗绿营驻军之处,也普遍修建关帝庙。蒙古库伦科布多城乌里雅苏台城,新疆伊犁乌鲁木齐,西藏拉萨等地都建有关帝庙供军队祭祀。在拉萨,关帝信仰与格萨尔融为一体,因此帕玛日关帝庙又被藏人称为格萨尔拉康

因为关羽不仅受到儒家的崇祀,同时又受到道教佛家的膜拜,所以关羽是横贯三大中国教派的神祇。但其中以儒家的关羽体现更多关羽的本色。

随著关羽地位变得显赫,关羽更被尊称为“武王”、“武圣人”,与孔子并肩而立,有山西夫子之称。也正因为关羽如此显赫,除了军人警察、武师,奉他为行业神崇拜外,就连描金业烟业香烛业教育业命相家等等不相干的行业也推崇关羽,所以也将他变成武财神,又是五文昌之一,称为文衡圣帝文衡帝君

扶鸾信仰中,有所谓的“恩主”信仰,“恩主”是“对民有恩的主神”,另说是“救世主”的意思。台湾一般所谓的“恩主”共有关羽、吕洞宾张单王善岳飞。而关羽为“五恩主”之首,所以台湾一般民众亦称关羽为“恩主公”,也因此顺势称关帝庙为“恩主公庙”。

参考文献

  1. 郊区关王庙. 阳泉新闻网,来源:阳泉日报. 2012年10月19日 [2010-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7日)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