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潍坊国际风筝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潍坊国际风筝节

中文名: 潍坊国际风筝节

外文名: Kite Festival;Festival of kite

起 源: 中国唐代

别 名: 纸鸢

分布区域: 潍坊

关于潍坊: 中国五大特色魅力城市之一

潍坊国际风筝节(会)每年4月20日至25日在潍坊举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是我国最早冠以”国际”并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大型地方节会。从198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过三十六届,其创立的“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

2020年9月26日,第37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滨海区盛大开幕。[1]

基本信息

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潍坊就曾举办过风筝会。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潍坊风筝又焕发了生机,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风筝展览和放飞表演。1984年4月1日,在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热心帮助和山东省旅游局及潍坊工美的大力支持下,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拉开帷幕。1988年4月1日,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主席团会议。会上与会代表一致通过,确定潍坊市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第六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成立了由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16个国家和地区风筝组织参加的“国际风筝联合会”,并决定把总部设在潍坊。

风筝故乡

编辑

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特产有风筝、年画等,驰名海内外。潍县自古为北海名城,文风昌盛,科甲蝉联。经济繁荣,乾隆年间曾有“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在潍县白浪河沿岸有很多风筝艺人扎制风筝,新颖好看,起飞高稳,远近闻名。年年有民间或官办的风筝赛会、连许多外地的风筝商贩和风筝艺人也慕名而来。这便是潍坊风筝比赛起源于潍坊市区白浪河大集的雏形。

有诗云”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客,双双蝴蝶鸢成行“。另有人和诗曰:”东城墙外是白沙(白浪河大集),风筝铺子三十家”。这个时期,老潍县出现了很多优秀的风筝艺人,他们之中有为乾隆皇帝的千叟宴扎制过宫廷风筝的贺大,贺大扎制仙鹤童子风筝,也是潍坊风筝的著名代表作。也有为慈禧扎制风筝的陈姓哑巴艺人。更有名噪一时的老潍县城派风筝十“世家”。

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是山东潍坊汉族传统手工艺珍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现世界上70%以上的风筝都是出口自潍坊。2006年5月,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际风筝联合会”的会议总部也定在了潍坊。潍坊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被世界各国人民称为风筝的故乡。

潍坊风筝

潍坊风筝同中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产生于人们的娱乐活动,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娱乐品。潍坊风筝经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传播,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与艺术特色。

潍坊风筝可分为软翅风筝、硬翅风筝、串式风筝、板子风筝、立体风筝、动态风筝等。其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的是硬翅工笔人物风筝和龙头蜈蚣风筝。潍坊风筝多用竹子扎制骨架,高档丝绢蒙面,手工绘画。工艺与美术的结合,体现了风筝的玩赏价值,随着国际风筝交流的逐渐频繁,风筝这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在新形势下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品。

它不仅被广泛用于放飞、比赛、娱乐,而且已经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时尚装饰品。风筝是潍坊的象征,每年的风筝节是潍坊以风筝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活动。

潍坊工美城派风筝

“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客,双双蝴蝶鸢成行”,诗中所写的东城墙,指的就是城派风筝的发源地——潍坊市区白浪河。城派风筝历史悠久,在宋代开始流行,到明朝已经独具特色,声名远播。到清朝中叶,潍坊出现了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吸引众多手工艺人和画匠加入到风筝制作的活动当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城派”风筝。

潍坊城派风筝是以十笏园为核心的老潍县“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匠艺派的典型代表,。城派风筝艺人将国画技巧融入到了风筝的绘制当中,形成了极具欣赏价值的“城派”工笔画风筝,“不重自然形似,而求以形写神,讲究图案美,立体感强”,具有中国工笔画雅致的和人文意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受到考究、大气的宫廷风筝的影响,城派风筝选用真丝蒙面、精心扎制,从选材用料到编扎绘制,无不精益求精,是我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

作为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风筝,潍坊“城派”风筝制作工艺复杂,工笔人物风筝对作者有极高的要求,需要艺人同时具备上流的扎制手艺和高超的工笔画技巧,或需风筝扎制艺人与画家携手制作。此外,城派风筝制作工艺多以师徒、父子间的口传心授传承,因此数量稀少,精品难得,是近年来深受欢迎的艺术收藏品。

杨家埠风筝

杨家埠位于潍坊市郊寒亭区,杨家埠风筝的制作者多数是农民和手工艺人,一般地说,在艺术上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他们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习惯,无拘无束地表达理想和愿望。杨家埠风筝结合杨家埠木板年画的特点,绘画注重浓墨重彩,形式大胆夸张,风格粗犷。无论是造型、用料、色彩的配置和制作风格,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杨家埠风筝受地域性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的影响,在制作中往往相互观摩、磋商,加之祖传、世袭的因素,所以带有古老传统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创作。杨家埠木版年画,则是驰名中外,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列齐名,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画市。年画与风筝为姊妹艺术,始于明(代)而盛于清。均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典型的民间建筑四合院式的风筝与木版年画作坊,并能看到艺人们刻制年画,扎制风筝的技艺全过程。

风筝节由来

1983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潍坊工美应邀参加表演的28只潍坊风筝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注目。尤其是长达50米的龙头蜈蚣风筝,更令人连连称奇。当时,赴上海参加交易会的美国西雅图市风筝协会主席大卫·切克列先生对潍坊的风筝产生深刻的印象,会后,他专程来潍坊订购了一批风筝带回美国。也正是,这次大卫·切克列与潍坊的亲密接触,意外把潍坊风筝推上另一个国际舞台。

大卫·切克列的支持

1983年9月6日,大卫·切克列及夫人第二次来到潍坊。他说,中国四大风筝产地北京、天津、潍坊、南通,他都去过,潍坊风筝最好!他把潍坊风筝赞扬一番后,提出他正在考虑在他的家乡西雅图举办一次国际风筝会,这次前来,要听一听潍坊艺人们的意见,如何办好这次风筝会,到时邀请潍坊工美组织一个风筝队参加。当时任潍坊工美风筝研究所的孙立荣反复琢磨,既然大卫·切克列对潍坊风筝这么感兴趣,山东省旅游局也打算第二年在潍坊举办风筝表演,为何不抓住时机在潍坊也办个国际风筝会?孙立荣向大卫·切克列表达了潍坊工美难以到美国参加大会的实际情况后,提出了在潍坊举办国际风筝节的想法。“潍坊风筝是代表世界最顶尖的水平,如果潍坊风筝不能去西雅图参加风筝会,那么我的风筝会也就失去了举办的意义。”说到这里,大卫·切克列郑重地说:“为了世界风筝艺人的友谊,潍坊应当举办一个国际风筝会,我支持你们办好国际风筝节!”

确定在潍坊举办国际风筝节以后,孙立荣等与大卫·切克列又继续协商,最后确定在潍坊举办时间为1984年4月清明节期间举办首届潍坊国际风筝节。

首届潍坊国际风筝节

1984年4月1日(农历三月三),首届潍坊国际风筝节正式开幕,会期十天。来自美国、日本(三个团)、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联邦德国、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团队,共185人,与潍坊工美风筝表演队,进行了放飞表演。场上放飞的风筝有70余种,受到了各国观众的赞誉。这是我国首次举行的以风筝为主题的国际性盛会,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全世界新闻单位参加者高达300余人。

首届潍坊国际风筝节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潍坊风筝开始了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的新起点,也是中国传统风筝走向世界的里程碑。日本著名书法家梅舒适挥毫赞誉“风筝艺术,潍坊第一”。

确立风筝都地位

真是走出一步天地阔。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空前成功,实观了潍坊人观念的大变化、思想的大变化、行为的大变化。从此,每年4月初都在潍坊市举行一届国际风筝会,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1988年4月1日,第5界潍坊国际风筝会如期举行。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风筝代表参加了大会。此次大会除了比赛风筝放飞外,竞选世界风筝都也是重要内容。4月1日上午10时,在会议上美国西雅图风协主席大卫·切克列宣读了《提议潍坊为“世界风筝都”的倡议书》,潍坊被美国、日本、荷兰、意大利等国的风筝界知名人士推举为国际风筝都,并开始筹备成立国际风筝联合会———这是第一个由我国发起、组织并把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体育组织。

风筝节意义

国际风筝会的举办,让世界了解了潍坊,也使潍坊更快地走向了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潍坊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好节会牌、唱好节会戏的新路子,从第16届开始,尝试市场化运作的办会模式,使风筝会越办越好,吸引了众多游客。风筝会期间还同时举办了鲁台贸洽会、寿光菜博会、潍坊工业产品展销会、昌乐珠宝展销订货会、临朐奇石展销会等经贸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风筝会期间,前来潍坊进行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经贸洽谈、观光旅游、对外交流、理论研讨、新闻报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国内外宾客近60万人。

参考来源

潍坊国际风筝节现场盛况

参考资料

  1. 潍坊国际风筝节,百度 , 2012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