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景福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澎湖景福祠,奉祀土地公(福德正神),旧称下街土地公,或南土地公,创建年份可推估为光绪13年(1887年)前。
沿革
景福祠位于今澎湖天后宫东南侧、马公市中央街与惠安路交会处;据传清季时该处有条连结海滨的水沟,舢舨能经此航行,西抵澎湖水仙宫前的渡头街,北循可至四眼井汲水。
景福祠确切创建年代不详;从祠内“介尔景福”匾额落款为“光绪丁亥年”推测,景福祠在光绪13年之前便已存在。
景福祠前身为“下街土地公”,乃相对中央街末端另外一间“顶街土地公”而得名。“顶街土地公”因光绪11年(1885年)澎湖之役,法国将领孤拔率领军舰炮轰妈宫(马公市旧称)、兼之台州、广东兵勇趁乱洗劫妈宫街坊,庙身遭兵燹之祸毁坏,战后亦无重建。
民国37年(1948年),景福祠改建成二层楼式建筑、民国71年(1882年)天后宫前道路扩宽,景福祠有三分之一的庙地被征收,只得拆除重建,翌年改建成占地不足三坪大的土地公祠,庙务并由澎湖水仙宫、昔日台厦郊会馆乡绅的后代吴明铮兼管迄今。邻近文石店的老板娘在民国71年(1982年)景福祠改建之前,土地公曾显灵托梦予人在新竹市工作老板娘,表示厅堂漏水请求老板娘帮忙,老板娘即刻赶回澎湖,参予土地公景福祠重新起建的事业。
民国102年(2013年)台南市安南区“新宅济福寺”落成,主祀观音佛祖与保生大帝,而前殿“景德祠”的土地公则系由澎湖景德祠分灵而出。[1]
土地祠
土地庙,又称土地公庙、福德庙或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1949年以前,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在中国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著“改革开放”和开始信仰自由[2] 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民间信仰和社会的逐渐发展,便有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这些土地庙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的信仰中心,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这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就以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为借口和理由,来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但仍旧无法破坏民间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区官方就以破除迷信为借口而进行强行拆除,这股土地庙信仰复兴的热潮最终还是被大陆官方镇压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因为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当多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爷”,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般称为“大伯公”。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
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祠,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中国大陆土地庙
潮汕土地庙
土地神在潮汕俗称为伯公。土地庙亦称伯公庙或写作福德老爷庙、福德古庙。每家每户家中都会有伯公神位,商铺也不例外。伯公庙规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为普遍,田野、山岭、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