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塹城迎曦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竹塹城迎曦門
圖片來自交通部觀光局

竹塹城(即淡水廳城),是臺灣清治時代在現今新竹市中心建造的城廓,創建於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為當時淡水廳廳治( 北台灣行政中心 )的所在。

竹塹城是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1]

現存的磚石城池於清道光9年(西元1829年)建造完成。迎曦門是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2]

歷史

「竹塹」為新竹的古地名,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地。

漢人於清康熙50年(西元1711年)間,由泉州移民王世傑來此開發屯墾後,此地逐漸成為清代北台灣最重要的政經與文化中心。

竹塹當時隸屬於臺灣府諸羅縣。在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朱一貴事件平息後,清廷鑑於原諸羅縣轄區過大,統治鞭長莫及,於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設置臺灣府淡水海防廳,管理虎尾溪以北海防、理番、捕盜等治安事宜。

清雍正9年(西元1731年)將大甲溪以北地方,各項事務交由淡水廳管理。

清雍正11年(西元1733年),淡水海防廳移駐竹塹,竹塹即成為廳治所在地。

建築

竹塹城早期的雛型,是以種植竹圍的方式代替磚牆。

清雍正11年(西元1733年)淡水海防廳從彰化縣城正式移來竹塹時,在四週遍植莿竹,整個區域呈圓形,有東、西、南、北四個門,為竹塹最初的建城樣貌。

清道光6年(西元1826年),進士鄭用錫倡議興建磚石城及四城門樓,獲清廷同意後,於清道光7年(西元1827年)興工,周長為860丈,牆高1丈5尺,深度一丈六尺的磚石造城牆,並建造四座城門。

竹塹城以城隍廟為中心,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宸門。東西南三門都設有砲臺一座,北門則為兩座。

北門有臺灣唯一的牌坊群分別是清同治5年(西元1866年)的江氏節烈坊(已不存)、清同治10年(西元1871年)的張氏節孝坊、清光緒8年(西元1882年)的李錫金孝子坊(已移至明湖路上)、清光緒6年(西元1880年)的蘇氏節孝坊等。

西門石坊街上有新竹歷史最悠久的楊氏節孝坊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建)。

磚石城牆於清道光9年(西元1829年)秋完工,名為淡水廳城,又名竹塹城。竹塹城外築壕溝為護城河,與鳳山縣舊城東門段護城河同為目前臺灣僅存的護城河。

由於磚石城周長比起之前的土城短很多,使原本在土城裡的鄭氏北郭園與竹蓮聚落等都變成城外,又因附近的水田莊、湳雅莊等地興起,更顯城防不足。

清道光22年(西元1842年)在鴉片戰爭期間,便在磚石城外加築一圈土城,周長1495丈,城外植竹開溝,溝寬二丈,城高為一丈。

另建大小城門共八座,分別是大東門「賓暘門」、大西門「告成門」、大南門「解阜門」、大北門「承恩門」、小東門「卯耕門」、小西門「觀海門」、小南門「耀文門」與小北門「天樞門」。

進入日治時期,日本明治34年(西元1901年)北門大街金德美商號大火,整個北門付之一炬。

日本明治35年(西元1902年),實施市區改正計畫,拓寬道路並拆掉城牆與城樓,南門、西門被拆除,只剩東門(迎曦門)存留至今。

原以防禦為用的護城河,河水成為灌溉圳道——振利圳

迎曦門

迎曦門(東門)[3] 是竹塹城僅存的城樓,位於新竹火車站沿中正路直行約400公尺處,為國定古蹟

護城河經過整治後,結合現代建築,現為具休憩功能的親水公園。

城門為一幢二層樓的建築。

城牆雉堞為燕子磚砌成,城樓下段為城座,是以唐山石及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牆上鐫刻著「迎曦」二字。

上層城樓為木構建築,現已改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簷為歇山重簷式建築,屋脊燕尾起翹,簷下懸掛著精雕吊筒。城門門洞採半圓拱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