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维也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维也纳(Vienna),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国9个联邦州之一,也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1]

维也纳是奥地利人口最多的城市,在2017年的人口普查中,维也纳已拥有超过187万的人口。维也纳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德语城市,仅次于柏林

位置境域

维也纳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一个盆地里,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48°12′、东经16°22′,面积约414.65平方千米。

维也纳既是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州,2016年,该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663亿美元。

维也纳以多瑙河[2]为界又分为内城、外城和郊区三部分。维也纳的居民主要分布于维也纳的西部和东部。北部是维也纳的工业中心,而南部则是维也纳的政治、文化与交流中心。

地形地貌

维也纳的海拔从151米的多瑙河上的罗堡岛,到542米的维也纳森林中的最高峰。维也纳的东面是三月河平原,东南面是多瑙河草原国家公园。维也纳的西北面、西面和西南面被维也纳森林环绕,森林一直延伸到市区。多瑙河流经维也纳市内,除了多瑙河,从维也纳森林中还有许多小河流入市区,其中包括维也纳河。西面的山岭连接着南面的冰河走廊,该地区是维也纳的葡萄种植区。

气候特点

维也纳同时受到来自西面的海洋性气候和来自东面的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属于过渡性气候。维也纳的降水量很小,干旱期较长,冬季较其他奥地利城市温暖,城市中心的平均气温10.4℃,城市郊区约9.8℃,平均降水量约600毫米,一年约有60天是夏天,70天是冰冻期,天气寒冷异常。

水文特征

维也纳的河流和湖泊面积共计19.1平方千米,占维也纳面积的4.6%,仅次于布尔根兰州

多瑙河是维也纳的主要河流,河流长度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黑林山的东坡,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在乌克兰中南部注入黑海。它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廷伸至瑞士波兰意大利波黑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亚摩尔多瓦共七个国家,最后在罗马尼亚东部的苏利纳注入黑海。多瑙河全长2850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030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维也纳的水资源比较丰富,著名的多瑙河就流经于此。多瑙河从河源至维也纳为上游,从维也纳至铁门为中游,铁门以下为下游,流域面积约81.7平方千米,年均流量约2000多万立方米。

植物资源:维也纳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有松树柏树桦树等树木,植被覆盖率约为43.2%,有林场约400公顷,木材蓄积量约99万立方米。

动物资源:维也纳的动物资源比较稀少,只有家燕喜鹊松鸡等几类常见的物种。

矿藏资源:维也纳的矿藏资源主要有石墨石油天然气等。

发展历程

史前时代

考古发现维也纳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起已有人居住在维也纳盆地,维也纳良好的天气条件和富饶的土地资源为新石器时代的农民提供了很好的居住环境,铸造石器所需的赤褐色和绿色的石块也能在维也纳开采到。铜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同样也在维也纳留下了人类居住的痕迹。

罗马人一直在该地生活到了5世纪,5世纪初维也纳曾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火灾,接下来的记载出881年同马扎尔人的战斗。

955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勒赫菲尔德战役中击败了马扎尔人,标志着维也纳和奥地利的崛起。

巴本堡时代

976年,巴本堡家族的利奥波德一世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封为巴伐利亚东部边区(马克)的藩藩侯侯(封疆伯),这块匈牙利边境上的封地后来演变为奥地利。996年史书上第一次出现了“奥地利”这个名称,Ostarrichi意为“东部马克”。十一世纪维也纳已经是一座重要的贸易城市,1155年亨利二世将维也纳作为首都,一年后的1156年9月17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授予奥地利亨利二世一些特权,将奥地利从一个附属于巴伐利亚的藩侯领地提升到独立公爵国,而维也纳成为公国的首都。维也纳在1221年继恩斯之后成为奥地利第二座享有发展经济权利的城市,途径维也纳的商人必须将他们的货品在城市内提供销售,这使得维也纳很快成为多瑙河通往威尼斯道路上一座至关重要的贸易城市[3]

哈布斯堡

哈布斯堡王朝在维也纳有几百年的统治历史,维也纳在该时期发展成为欧洲的文化和政治中心[4]

1278年,哈布斯堡的德意志国王鲁道夫一世(1273年至1291年在位)在多次征讨后战胜了巴本堡王朝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地利的历史。但在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朝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建立统治地位,奥托卡二世在1278年的战斗中阵亡后,他在维也纳的支持者势力依旧强大,发动了多场反对德意志国王阿尔布雷希特一世(1298年至1308年在位)的起义,而接替阿尔布雷希特一世的卢森堡王朝亨利七世(1308年至1313年在位,1312年至131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将首都定在布拉格,维也纳的城市发展进入了阴影。

1438年,奥地利公爵阿尔布雷希特二世(1404年至1439年奥地利公爵,1438年至1439年德意志国王)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后,维也纳再次成为首都,但是他在任期间发生了1421年至1422年对维也纳犹太人的第一次大规模驱逐和迫害。

1469年,腓特烈三世(1440年至1493年德意志国王,1452年至149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57年至1493年奥地利大公)在与匈牙利国王匈雅提·马加什的战争中,失去了包括维也纳的几乎全部奥地利领地。1556年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并入哈布斯堡后,维也纳最终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

两次维也纳之围和巴洛克的辉煌时代

1529年,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围攻维也纳,奥地利人依靠中世纪时期遗留下的城墙,艰难地抵御了土耳其人的进攻,在流行病突发和冬季提前到来的情况下,土耳其人被迫撤军。土耳其人的围城暴露出了维也纳城防御的薄弱,因此从1548年起维也纳决定改造成一座由11栋堡垒和1条壕沟构成的要塞。1683年,土耳其人第二次围攻维也纳,改造后的要塞保卫了维也纳长达两个月,直到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出兵相援,解除了第二次维也纳之围[5],也导致奥斯曼帝国开始了衰落。

在经历了土耳其人的两次围攻之后,维也纳开始了辉煌的建设时代,在重建的过程中继续展现巴洛克艺术风格,贵族们纷纷在城墙内建造花园和宫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王子欧根贝尔佛第宫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维也纳很快成了欧洲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海顿萨列里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将维也纳古典主义推向顶峰。

两奥帝国

法国大革命战争中,维也纳先后两次被拿破仑的军队占领。

第一次发生在1805年11月13日,法国军队未受到抵抗,不费吹灰之力地进了维也纳,维也纳的市民们甚至好奇地欢迎了他们。弗朗茨二世在此前的1804年戴上奥地利皇冠,以回应拿破仑的称帝,成为奥地利的第一位皇帝,开始了奥地利帝国的历史。而拿破仑在1806年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弗朗茨二世不得不摘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1792年至1806年在位)。

1809年拿破仑第二次占领维也纳,但是这次他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攻占维也纳后不久便在阿斯佩恩战役中尝到首次大败的滋味。拿破仑最终战败后,1814年9月18日至1815年6月9日在维也纳会议召开,这是一次由奥地利外交家克莱门斯·梅特涅发起的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旨在为拿破仑战败后重新调整欧洲政治地图。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也对维也纳产生了影响,3月13日首先爆发了德国三月革命,迫使总理克莱门斯·梅特涅下台,然后又在10月6日发生维也纳十月起义,最终被皇帝的军队镇压。

维也纳在1850年开始扩建,再次呈现辉煌,在奥匈帝国建立的1867年,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了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奥匈帝国便进入了尾声,在这段时期中,维也纳攀上了以维也纳现代主义为代表的文化巅峰。

一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直接波及到维也纳,但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引起了粮食和衣物的供应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宣告了哈布斯堡王朝六个世纪统治的终结和奥匈帝国的解体,1918年11月12日在维也纳议会前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成立,1919年改名为奥地利共和国,即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奥地利几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维也纳所在的下奥地利州,其他6个联邦州担心被下奥地利州长久掌握主导权,此外在社会民主主义的维也纳和保守主义的下奥地利州其他地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对立,1921年奥地利决定将维也纳从下奥地利州分立出来,维也纳在1922年成为奥地利的一个联邦州。与此同时,1919年维也纳引入男女平等选举,从此社会民主主义在城市参议院、州议会和地方议会的选举中始终获得绝对多数,维也纳因此被称为“红色维也纳”。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时期,维也纳经历了1918年至1925年的通货膨胀、1929的世界经济危机和高失业率。此外,保守主义的奥地利联邦政府逐年削减奥地利的税收支持。

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8年作为德国帝国总理的希特勒进军并吞并奥地利,结束奥匈帝国的历史,建立了纳粹的独裁统治。

纳粹时期

1944年3月17日盟军第一次空袭维也纳,整个城市的五分之一被毁。1945年4月2日维也纳被宣布成为纳粹的防守区,女人和孩子被要求离开这座城市,这意味着战争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苏联军队距离维也纳仅剩下数千米。维也纳战役持续了八天,4万人丧生。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在空袭和战争中未受损坏,但却在一次洗劫中陷入火海。

盟军占领

维也纳在二战结束后被苏联占领,不久苏联红军开始新建城市管理机构,先是由共产党人担任临时市长,在3天后由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人接替。1945年4月27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奥地利人民党和奥地利共产党的代表在维也纳市政厅宣布奥地利独立,4月29日占领当局将议会大厦移交给临时新政府,“奥地利民主共和国”重建。1945年秋,苏联允许其他三个同盟国军队进入维也纳,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共同占领维也纳,直至1955年5月15日奥地利国家条约签署,盟军撤出,奥地利才完全独立。

同奥地利和西欧的其他城市一样,维也纳在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经历了经济复苏和城市重建。

交通运输

航空:维也纳国际机场也称施威夏特机场,机场距离市区16千米。从机场到市区有多种交通工具可以选择,比如乘坐机场巴士、机场特快列车和出租车等。

铁路:维也纳是奥地利铁路系统的一部分。维也纳铁路卡可适用于奥地利联邦铁路所有路线,凭维也纳铁路优惠卡可以在任何奥地利联邦铁路线和多瑙河航务运输线上得到50%的优惠。

水运:多瑙河联接维也纳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两个首都,水运是两个首都之间主要的交通方式。从维也纳顺流航行到布达佩斯需要5小时,从布达佩斯逆流航行到维也纳则需要6小时20分钟。

风俗文化

维也纳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有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新教犹太教等,维也纳是天主教总教区的所在地。

维也纳的艺术和文化历史悠久,著名的文艺有戏剧歌剧,古典音乐和美术等。

美食:维也纳还有着悠久的蛋糕甜点传统,糕点师通常用热苹果、奶油甜薄饼饺子做成一种巧克力蛋糕。这种蛋糕在欧洲有很高的知名度。

风景名胜

著名景点有维也纳森林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史蒂芬大教堂霍夫堡皇宫美泉宫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

维也纳从内城向外城依次展开,分为3层。内城即老城,素有“维也纳心脏”之称,这里街道狭窄,卵石铺路,纵横交错,两旁多为巴罗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和双塔教堂的尖塔耸立蓝天。围绕内城的内环城线,宽达50米,路边生长着各种树木,两旁有博物馆、市政厅、国会、大学和国家歌剧院等重要建筑。内环城线与外环城线之间是城市的中间层,这儿是密集的商业区和住宅区,其间也有教堂、宫殿等建筑。外环城路的南面和东面是工业区,西面是别墅区、公园区、宫殿等,一直延伸到森林的边缘。座落在城市北面的多瑙公园,也是游人云集的地方。

维也纳的内城即老城:老城的中心是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老城内还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霍夫堡皇宫、环城大街,爵士酒吧、舞厅和艺术画廊等。维也纳的大部分旅游景点常年开放,比如美泉宫、霍夫堡皇宫、贝尔佛第宫和维也纳博物馆,游客大多选择夏季来旅游,也有不少游客在每年12月来到维也纳参加圣诞市场。哈布斯堡王朝在维也纳的美泉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而市中心的斯蒂芬大教堂则是维也纳的标志。

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维也纳交响乐团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出。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会。金色大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该协会拥有会员 7000多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

著名人物

维也纳养育了维也纳新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勋伯格韦伯恩贝尔格。出生在维也纳的还有舒伯特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兰纳克热内克等。无数音乐家曾在维也纳学习、生活和投身音乐创作,其中包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杰出代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还有李斯特莱哈尔、布鲁克纳马勒格鲁克勃拉姆斯维瓦尔第等。

友好城市

特拉维夫 贝尔格莱德 苏黎世 华沙
萨格勒布 莫斯科 布达佩斯 布拉迪斯拉发

城市荣誉

2017年的全球宜居城市调查报告显示,维也纳是欧洲最宜居住的城市。

维也纳也享有“世界音乐之都”的美誉。

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发布,维也纳入选Alpha-级城市。

视频

维也纳 相关视频

2分钟旅行 奥地利维也纳
走进维也纳音乐厅《射雕英雄传》主题曲 太棒了!
漫步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
中国民乐维也纳金色大厅虐西洋乐,惊呆老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