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观澜客家山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观澜客家山歌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观澜客家山歌

批准时间;2008年

非遗级别;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歌体裁;山歌

相关著作;《观澜百年客家山歌》

观澜客家山歌是宝安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8年被列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传数百年之久的观澜客家山歌,在龙华区观澜办事处的支持下,被系统收集整理。近期面世的《百年观澜文化丛书》收纳《观澜山歌》--观澜百年本地客家山歌汇集,搜集、整理、创作观澜地区数百年间的客家山歌共七大类1600余首。同时,观澜成立客家山歌协会,一批老山歌手、传承人得以稳定,学校也开设了客家山歌兴趣小组,一系列的举措极大地巩固和提升了观澜客家山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生命力[1]

基本简介

观澜客家山歌流传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所有客家人居住的全部十二个社区,用当地客家方言演唱,根据观城社区八十多岁的老山歌手、东纵老战士黄潜回忆前辈人黄四发及期上辈演唱山歌的历史,观澜客家山歌至少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其基本格式为四句七言体和五句七言体。其中四句七言体的一、二、四句押韵,五句七言体的一、二、四、五句押韵。主要演唱形式为独唱(个人演唱)、对唱(双唱、一唱一和)及群唱(四人唱、五人唱)、齐唱(多人唱)。即兴随口演唱是高超的艺术水平的表演形式,而擂台对山歌则是最激烈、最精华、最引人的代表最高档次的演唱形式

观澜客家山歌与粤、赣、闽、豫、桂、晋、鄂、湘、川、港、澳、台及世界侨居地流传的客家山歌一样,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风俗民情特点的风格特色。歌体结构比较整齐划一,演唱格式大体相同,演唱方法有高腔假音、圆腔本音和低腔细音,韵律基调为平平仄仄的声韵,既借景抒情、又寓情于景,既借物抒怀、又寄怀于物,体现了一种情景交融、情物相能的至高境界。

在山歌种类载体上,观澜客家山歌大致分为悲叹类、欢乐类、爱情类、赞颂类、教益类、谐趣类、嫁丧类、叙事类共八类山歌。至于儿歌、谜歌等类形式也广有流传。其山歌表现形式主要有:赋体山歌、比喻山歌、起兴山歌、叠字山歌、双关山歌、除爱情类山歌是最大量、最精华、最精彩部分之外,悲叹类山歌和谐趣类山歌也很有特色。

观澜客家山歌对于研究客家先民的两千多年来无数次迁徙过程中,与豫、晋、鄂、川、湘、赣、粤、桂等当地土著居民长期相处,取长补短,与土语山歌、古语山歌、粤语山歌互融互化、互联互通、互为影响的演化历史,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对于研究客家山歌音律艺术及方言特色甚至古代音乐都具有相当重大的研究价值。

传承保护

为发掘和保护观澜客家山歌,在观澜街道办的支持下,当地一群老客家山歌手奔走于各个社区,深入邻里乡间对观澜客家山歌进行抢救,最终收集整理1000多首优秀客家山歌,于2009年1月底结集出版《观澜百年客家山歌》一书。

这本书除收录1000多首山歌外,还全面介绍观澜客家山歌的历史渊源、特征、传承谱系、代表作者、分类等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同时,观澜街道还对本地一些老年山歌手进行录音录像,作为珍贵资料留存,利用每年各种节庆的文艺活动,专项推出客家山歌演唱表演。据观澜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街道还将选派两名观澜客家山歌中青年传承人,由客家山歌老艺人以师带徒的方式培训接班人,编辑出版《客家山歌》简易教材,力争使观澜客家山歌传承人达到百人以上规模。另据了解,该街道还将为观澜客家山歌申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进一步加强保护。

相关视频

客家山歌集锦29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