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香港机场核心计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香港机场核心计划
图片来自getreadyhk

香港机场核心计划英语:Hong Kong Airport Core Program)是香港一份规模庞大的基础建设发展计划,该计划以在大屿山赤鱲角兴建的新香港国际机场为核心,包括十项核心工程,这项大型基建计划不但可强化香港作为航空中心的地位,更是要在六四事件发生后稳定香港市民对未来的信心。香港机场核心计划又称新机场计划,于1989年由香港政府宣布,由于此份计划描绘将来像玫瑰园般美好,故此称为玫瑰园计划[1]

介绍

计划原预算逾2,000亿港元,当计划公布时,香港社会哗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担心新机场的造价过高,将会影响将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储备而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计划最后经过多次修改(包括将青马大桥主塔之间的距离缩短)以降低成本,最后中英两国就兴建新机场问题于1991年达成谅解,工程启动。新机场原订于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前落成,最终延迟至1998年启用。整个计划建筑工程历时8年,耗资1,553亿港元,是香港历史上至启德发展计划前,规模及耗资最大的一份基础建设发展计划。

历史及物色兴建新机场的选址

早于1946年,港英政府展开寻找新机场选址的计划,并初步选定了新界屏山及港岛赤柱,但后来两个选址分别因政治及成本问题,皆被否决。

1948年,亚拔高比爵士年发表香港《初步规划报告》,指出“启德机场被公认为一个殊不理想的地点”,但当时他未有机场其他的选址。

1949年,时任英国政务次官建议在后海湾兴建新机场,但此计划最后不了了之。

1970年代,政府再度就新香港国际机场选址及规划作出研究。

1973年,时任民航处处长曾委聘顾问公司就香港运输系统进行一个详细研究报告,拟定13个可建机场选址,考虑跑道数目、航空交通管制、工程难度及费用等因素后,筛选出6个较可行地点[2]

  • 屯门稔湾 (兴建考虑:跟中国大陆当时打算兴建的福永机场有空域重叠;机场接近民居会造成噪音污染;兴建过程更会加剧后海湾的污水问题)
  • 元朗新田 (兴建考虑:同样接近后海湾的新田会面对稔湾的问题;并会与深圳蛇口进行的港口发展的大型船只有冲突;而且位置非常接近米埔自然保护区;但是,机场可与深圳共用,并可向中方示好,情况类似墨西哥邻近美墨边界、并设有美方口岸区的蒂华纳国际机场
  • 西贡赤门海峡 (兴建考虑:地理上邻近高地和沙田大埔两个新市镇、航道会经过大亚湾核电站;技术上需要新增高流量运输系统,而为免水浸所需的大规模填海会牺牲了郊野和康乐用地,唯一好处是造价较便宜)
  • 长洲南丫岛 (兴建考虑:两个离岛的堆积土未必能负荷机场发展,就算能处理亦会造成环境问题;跑道所需的填海工程会限制港口发展的海域;必须架设全新的交通基建,但周边环境未来发展机会不大)
  • 大屿山赤蜡角(兴建考虑:符合24小时运作的标准;工程可行性和对环境的影响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而且不明朗因素比其他选址少;有能力接驳运输系统,并且配合大屿山的其他发展)

1978年,政府以赤鱲角作为最终选址,并委聘了顾问公司研究连接市区的陆路交通网络,有关的设计、报告书以及招标亦已经准备妥当。岂料1982年,戴卓尔夫人访华后,政府以经济过热为理由,搁置整个计划。

1980年代,启德机场的容量已经饱和,同时面对其接近民居、无法24小时运作、飞航安全及扩建困难等问题,搬迁已经刻不容缓,政府于1987年重新研究新机场计划。1989年,六四事件引起香港人香港回归的信心危机。时任香港总督卫奕信爵士随即于同年10月11日在立法局宣读的《施政报告》中,制订了《港口及机场发展策略》,宣布兴建新机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即后来的香港机场核心计划,以稳定香港市民的信心。

新机场谅解备忘录

由于新香港国际机场的造价昂贵,而且工程所需的借贷无可避免跨越1997年主权移交。中方曾经多次批评计划对香港政府造成财政负担,中英两国其后透过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就新机场的财务安排进行多场谈判。

1991年9月3日,英国首相在手动语言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Concer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irport in Hong Kong and Related Questions),主要申明:

实际上,香港政府在谈判时期已经成立临时机场管理局,并且逐步批出工程合约。

十项核心工程

  1. 赤鱲角兴建全新的香港国际机场
  2. 建造连结市区北大屿山新市镇及机场的机场铁路(即机场快线东涌线
  3. 建造连接大屿山、马湾青衣的快速公路(即青屿干线青马大桥,前称青衣至大屿山快速公路)
  4. 建造北大屿山快速公路,连接机场与市区
  5. 进行西九龙填海计划工程,以提供土地兴建道路及城市发展
  6. 建造第3条海底隧道,连接西九龙填海区及香港岛(即西区海底隧道
  7. 兴建三号干线(仅包括青衣段葵涌段部分),作为市区及机场的连接道路
  8. 在西九龙填海区兴建西九龙快速公路,作为市区及机场的连接道路
  9. 进行中区填海计划第一期工程,提供面积20公顷的土地以兴建机铁香港站及相关设施
  10. 发展东涌新市镇第一期(即富东邨裕东苑),作为新机场的后援城市

除以上十项工程外,另外在同一时间兴建连接青衣西北至汀九的汀九桥及连接新界西北锦田至汀九的大榄隧道(即青朗公路),该两项基建本身不属于机场核心计划,不过该两项工程亦是新机场连接新界西北的干线配套,故此实际上该两项工程均属机场核心工程之一(即第11项机场核心工程)。

影片

Kenson周围去之机场核心计划展览中心游记 Airport Core Programme Exhibition Centre Tour

参考文献

  1. 香港机场核心计划,ctrip
  2. 香港政府. 开启新机会之门 : 香港港口及机场发展策略. 香港: 政府印务局.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