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壢街區博物館

中壢街區博物館

圖片來自freeway

中壢街區博物館是位於中華民國桃園市中壢區街區生態博物館,於2018年由台灣的民間團體發起、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及中壢區公所等當地政府機關輔導成立[1]

該館展示中壢老城街區發展史及產業特色,目前有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湯記口味肉鬆老店、北帥西服、巷仔46文化共享空間、新珍香酥糖、大東餅舖與永利刀具七間民間館舍,以及中平路故事館壢小故事森林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三間公有館舍。

目錄

歷史

2015年社團法人桃園藝文陣線申請文化局村落藝文計畫執行「中壢街拾光計畫-壢久.彌新青銀街區共創」計畫,由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教授林志峰提出「整個中壢就是我的博物館」的概念。2018年,桃園市中壢區公所辦理「參與式預算社區營造計畫」,桃園藝文陣線與藝文工作者陳俊有共同提案的「中壢街區博物館串連計畫」,在票選中受到民眾支持,而得到執行的機會。

2019年經街區博物館計畫提案人號召串聯,選出3處公有館舍及4處民間館舍作為中壢文化路徑的節點:3處公有館舍,為文化局轄下的中平路故事館、壢小故事森林及桃園市政府教育局管轄的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4處在地老店及文化空間包含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湯記口味肉鬆老店、北帥西服與巷仔46文化共享空間。2020年,新珍香酥糖、大東餅舖、永利刀具三間老店加入中壢街區博物館,使該館民間館舍增為七間;10月12日至31日,該館以「街區就是博物館」為主題,於中壢服務區辦理移地特展

館舍

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

「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是位於桃園市中壢區中和路的一處地方文化館,原為中華民國台灣鐵路管理局的鐵道倉庫,2018年後成為「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用於藝文展演,並展示中壢的鐵路運輸[2][3]

新珍香酥糖

花生酥糖與鐮刀牛雜並列為「中壢三寶」。1929年,「新珍香餅行」創設於中壢第一市場,後於1951年遷至中平路現址。該店從製餅、糖塔到專做酥糖,因往來的商人送禮需求,使花生酥糖得以更為銷售發揚。該店參與各地伴手禮競賽,成為在地特色店家,已傳承到第三代[4]。新珍香的酥糖曾在1968年赴日本參與日本最大規模的菓子展示會「全國菓子大博覧會」,獲該會名譽總裁高松宮頒發感謝狀,在台灣也獲得包括桃園縣政府主辦之2010年「第三屆桃園十大伴手禮」等獎項[5]。新珍香花生酥糖除於店內介紹店家歷史,亦展示各式舊式餅模。

湯記口味肉鬆

位於中壢區大同路的「湯記口味肉鬆」創立於1910年代,見證了同一條街上「中壢第一公有市場」及中壢第一間百貨公司的創設。湯記從販售愛國獎券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菸酒的雜貨店,轉型專售肉鬆或肉乾,自2019年加入街區博物館[6]

大東餅舖

「大東餅舖」創立於1945年,位在「番薯市場」一帶的中壢區民生路巷內,其前身為坐落於中壢區的雜貨店「錦珍香」,由創辦人呂芳亭在13歲時與兩兄弟創立[7],為該店第一代經營者。邱家過去因曾有一輩無子嗣,向與其友好的呂家過繼,因此三兄弟中有兩位姓邱、一位姓呂[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台灣物資缺乏,創辦人呂芳亭與其兄弟邱垂日倉庫受轟炸,由於物資取得不易,便將被轟炸過的糖重新製作,研發出紅白相間的圓形糖果。戰後,三兄弟分工將錦珍香逐步轉型產售壽桃月餅麵龜等糕餅點心,有時兼營外燴辦桌」;如今錦珍香仍販售雜貨,並於神明生日或祭祀活動期間產售壽桃塔。該店傳承至第二代經營者時,加開「日香餅鋪」;至第三代經營者邱昱紳,因店址附近有「大東戲院」,便將日香餅鋪改名為「大東食品行」,今大東食品行更名為「大東餅舖」,開設製餅課程。該店於2020年加入街區博物館。

巷仔46文化共享空間

「巷仔46文化共享空間」為於中壢區民生路,前身是建於1950年代的六連棟陳家私宅,是一棟三層樓的透天老屋新生建築。1990年代,屋主陳家因房屋空間不足且日益老舊,於是搬離。1994年後,該屋轉作倉儲使用,長期無人居住。2018年9月,陳家第三代屋主陳俊有重整該空間後,將宅邸規劃做為記錄戰後民生市場、中山路戲院街變遷及陳家家族史,並凝聚社區居民情感的文化空間[9]。2018年,陳俊有向中壢區公所的「參與式預算社區營造計畫」提案發起中壢街區博物館計畫,獲票選通過執行。

北帥西服

位於中壢區新生路的「北帥西服」創立於1985年,店主羅淑美原於臺北市中華商場開設西服店,婚後移居桃園,並在中壢開設北帥西服。中華商場拆除後,當地商家在北帥西服影響下至中壢紮根,將自台北習得的商業及裁縫技能帶往中壢,於當地商圈形成「西服一條街」。

1980年代,軍營和大專院校群聚中壢,產生大量服裝訂製之需求,來自附近客運車站的軍人與學生,帶動當地娛樂、補習、流行文化等產業,其後周遭街區逐漸匯聚同類型店家。後因台灣面臨少子化及軍隊縮編等情形,當地西服訂製需求減少,該店營運狀況不如以往而漸轉型。至2019年,其參與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的「中平店家×好新意」在地特色店家徵選,進行轉型改造[10],並於2020年加入中壢街區博物館。

永利刀具

鐮刀為「中壢三寶」之一,而創立於1956年的「永利刀具」,創辦人從新街廟前刀具街習得打鐵技術,後遷至中山東路自行開業[11]。在台灣農業機械化且產業結構由農業轉型為工商業後,該店也改為生產菜刀及客製化刀具,其技術獲得日本企業「武生鋼材」專利授權,有宜蘭花蓮屏東等地客戶前往訂製,並曾於1969年在中華民國國貨館展出產品。

參考文獻

  1. 李容萍. 中壢參與式預算社區營造計畫 票選結果出爐. 自由時報. 2018-10-30 [2020-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5). 
  2. 許利琪. 昔日鐵道倉庫,今日藝文糧倉. 館藏桃園2020城市故事館年刊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2020: 51. ISBN 9789865411299. 
  3. 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 文化部博物之島. 文化部. [2020-11-03]. 
  4. 游文寶. 中壢三寶 新珍香花⽣酥糖 香脆不黏牙. 聯合報. 2008-08-11: C2 (中文). 
  5. 徐乃義. 桃園縣第三屆十大伴手禮出爐. 大紀元時報. 2010-12-10 [2020-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6. 中壢肉鬆老店.烤雞名店 春節服務不打烊, 客家電視台, 2018-02-15 [2020-10-14] (中文) 
  7. 曾增勳. 中壢表揚模範父親. 聯合報. 2002-07-29: 18版 (中文). 
  8. 杜彥穎、陳品芸. 錦珍香和大東餅舖的故事. 桃園客家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2018, (13): 93. 
  9. 巷仔46. 館藏桃園2020城市故事館年刊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2020: 51. ISBN 9789865411299. 
  10. 許倬勛. 桃園》中平商圈有新意 老店改造再出發. 自由時報. 2019-11-10 [2020-10-26] (中文). 
  11. 劉愛生. 鐮刀到客製刀 永利賣刀70年. 聯合報. 2011-12-2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