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語
習語 |
習語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習語又是語言的精華。習語一詞的含義甚廣,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詞組,其蘊含的意義往往不能從詞組中單個詞的意思推測而得。習語通常包括成語、俗語、熟語、格言、歇後語、諺語、俚語、行話等。其表現形式音節 優美,音律 協調,或含蓄 幽默,或嚴肅 典雅,言簡意賅,形象生動,妙趣 橫生,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習語是語言的精華,它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鮮明的文化內涵。
目錄
基本信息=
有關特徵
英語一般具有三個明顯的語義特徵:語言整體性(a Single Linguistic Unit)、結構凝固性(Struct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和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如kick the bucket(翹辮子)由 三個自由詞素組成,既不能隨意增刪,如不能說成kick the big bucket或kick bucket,也不能替換成kick the pail。然而語言又是發展變化的。
人們在交際中或出於修辭上的目的或出於上下文的需要,常常對一些習語作必要的增刪或更改,以增加語言的感情色彩,烘托思想,突出中心。這樣就出現了常見英語習語活用現象。實際上,英語習語的活用是一種修辭手段,可以通過對習語組成部分進行擴充、壓縮、省略、替換、分拆、次序顛倒或語義引申等手段,使習語產生新意,從而增加習語的表現力。現分述如下:
1. 擴充成分
在原有習語中加上修飾性成分,以限其內容,賦其新意。如:
Her husband often dined out and kept rather disreputable company.
她丈夫經常外出就餐,與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在一起。
上例中,keep rather disreputable company是由習語keep company(結交)擴充而來。表達了憎恨與厭惡之情。
Not satisfied with routine inspection and discovery of cracks on the rails' surface, he set out to spot hidden trouble.In that way danger could be kept at two arms' length.
他不滿足於例行檢查和發現鐵軌表面上的裂縫,而是力圖找出隱患,以此把危險消滅在萌芽之中。
句中keep at two arms' length是由習語keep at arm's length(與……疏遠)擴充而來。增強了感情色彩。
2. 壓縮成分
主要通過減字或使用連字符等手法把原有習語改造成一個單詞,使其短小精悍,便於靈活使用。壓縮而成的新詞基本保持原有習語的意義,但往往引起詞性轉換。如:
What the press did not know was that Kissinger was on his way back from a trailblazing excursion to Peking. '
基辛格對北京作了開路先鋒般的訪問,在歸國途中,而這件事新聞界還被蒙在鼓裡。
上例的trailblazing是由動詞性習語blaze a trail(開闢道路,在樹上作記號指路)壓縮衍生而成,構成形容詞。
Don't be foolish enough to indulge in name-calling.
不要太傻,總是張口就罵人。
例中name-calling源自於習語call sb.names(罵人),在此句中作名詞用。
3. 省略成分
主要是對原有習語採取部分截取或減字的方法而生成的活用現象。如:
He is always telling the director how to run the business;that's like teaching his grandmother.
他老是對廠長講該怎樣管理企業,這豈不是有點像孫子教誨奶奶?
例中teach his grandmother就是從習語teach one's grand mother to suck eggs(班門弄斧,教訓長輩)截取前半部分省略後半部分而來的,原有習語的意義保持不變。
The antique dealer said I might get ten pounds for the vase if I took it up to London,but he himself wasn't prepared to give me more than a fiver for it. A bird in the hand, I thought,and accepted his offer.
古董商說,如果我把這花瓶拿到倫敦去賣,可能賣到十鎊的價錢,但他自己只願出五鎊。我想多得不如現得,就賣給他了。
上例中a bird in the hand就是源自諺語:A bird in the hand s Worth two in the bush.(雙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截取後的a bird in the hand意義不變。
SC:補充一個例子:
(A college professor was one day nearing the close of a history lecture and was indulging in one of those rhetorical climaxes in which he delighted when the hour struck. The students immediately began to slam down the movable arms of their lecture chairs and to prepare to leave. The professor, annoyed at the interruption of his flow of eloquence, held up his hand: ) "Wait just one minute, gentlemen. I have a few more pearls to cast. "
諸位,稍安毋躁。我還要對你們彈一會兒琴。
4. 替換成分
主要是改換原有習語中的個別單詞,如一些名詞、動詞、介詞、冠詞、代詞等。也就是說,原有習語的框架和比喻關係基本不變,但習語的基本意義有所變化,從而達到修辭目的。如:
Where there is smoke,there is a meeting.
有煙必有會,無會不抽煙。
此句改自英語諺語: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形象生動,收到了嘲諷的修辭效果。
He intended to take an opportunity this afternoon of speaking to Irene.A word in time saves nine.
他打算今天下午找機會跟艾琳談談。一語及時省得以後嚕囌。
上例將原有習語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一針及時省九針)中的名詞stitch改成word,比喻貼切,言簡意賅。
5. 分析成分
英語中有些習語含有對應的兩個成分,活用時可將其拆開單獨使用,構成新的關係,以滿足修辭或上下文的需要。如:
The superior story is, simply, one which is worth re-reading.Time, fortunately, tends to separate the silk purses from the sow's ears.
好的故事,簡單地說,便是值得一讀再讀的故事。幸運的是,時間有助於區分好的和壞的。
上例的the silk purses和the sow's ears源自諺語:One can'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壞材料造不出好東西。)將這一諺語中的兩個成分拆開進行靈活使用,以silk purse 喻指"好故事",sow's ears喻指"壞故事",比喻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Of poetry I do not read much and when I do I choose the dead lion in the preference to the living dog.
對於詩,我讀得不多,要讀的時候,我寧可選擇死獅,而不要活狗。
上例the dead lion和the living dog源自英語習語: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下賤而活着比高貴而死了的強。)
將對應的兩個成分拆開並在句中重作安排,分別喻指"過去的佳作"(死獅)和"當代的次品"(活狗),形成強烈對比,表現力強。
6. 顛倒次序
有時出於表達上的需要,可將習語的前後兩部分結構次序顛倒,以收到一種臨時性的修辭效果。如:
"Bennie's their son," said Henry. "Like son, like father, I imagine," said Bonnefois.
"貝尼是他們的兒子,"亨利說道。"有其子必有其父,我可以料想得到,"鮑涅福斯說。
上例中Like son,like father是原有習語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顛倒次序。此處顛倒使用,旨在表明"兒子尚且如此,想必老子有過之而無不及",極富挖苦諷刺意味。
Isabel drove with Goodrich beside her.Happy,but still feeling she was casting swine before pearls, Isabel was painfully conscious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scenery;above all its literal flatness.
伊莎貝爾駕駛車子,古德里奇坐在她身旁。高興是高興,但仍然有不值一游的感覺;伊莎貝爾痛切地感到路旁風景的缺憾,尤其是一馬平川的地面。
上例的cast swine before pearls是英語習語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把有價值的東西給不能欣賞的人;對牛彈琴)的次序顛倒。這樣顛倒過來使用,以pearls指"有很高欣賞能力的人"(即指伊莎貝爾和古德里奇),swine指不值一顧的景色。形象生動,既含惋惜之意,又表現了伊莎貝爾的自傲,收到很好的修辭效果。
7. 語義引申
使用習語時有時可打破常規,連續增加幾個成分加以引申,使該習語的語義發生奇妙的變化。如:
One woman shopper said to another, "Mary, 1et's spend money like water - drip…drip…drip…"
一位女顧客對另一位說:"瑪麗,咱們花錢得像細水一樣--滴…… 滴……滴……慢流。"
上例習語spend money like water原意是"花錢如水;大手大腳",可是使用者打破常規,一連加上三個drip予以引申,語義發生變化:不是大把花錢,而是錙銖必究,細水長流。收到出人意外的表達效果
片語:
1.片語是起某一類詞作用,在句子中可以單獨作為一個句子成分的字群。
2.片語主要包括名詞片語、形容詞片語、動詞片語、不定詞片語、動名詞片語、分詞片語、副詞片語、介系詞片語、連接詞片語和感嘆詞片語等。
3.同一個片語在句子中可以充當不同的句子成分。
翻譯原則
異化與歸化的選擇一直是翻譯界爭論不休的核心問題之一。歸化派代表人物非尤金·奈達莫屬,他的翻譯思想主要體現在"動態對等"以及後來提出的"功能對等"理論中。奈達從讀者接受角度主張歸化翻譯,認為譯文應當像原文一樣流暢,沒有翻譯痕跡。與此相反,首次將歸化異化這兩個概念與翻譯相結合的翻譯理論家韋努蒂是異化派代表人物。
他以解構主義為理論基礎,從文化殖民主義視閾出發,提出"阻抗式翻譯",提倡在把外語譯成英語時保留原語特色,而非遵循譯入語的規範與模式,目的是抵制英美文化霸權。 從研究重點及研究目的看,本文與傳統翻譯策略的研究有所不同。
傳統上一般是以純語言文本為研究對象,以源語文本為參照,研究譯文對原文的"忠實",判斷異化歸化在譯文中使用的合理性,確立翻譯客觀標準。這種研究方法忽略了譯者及產生譯文的文化背景,具有片面性。翻譯研究已充分意識到超文本因素在翻譯中的重要作用。在這種研究背景下,本文從文化因素影響譯者態度這一角度出發,探討異化歸化策略選擇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現象。 翻譯活動在一定文化背景下進行,該背景構成翻譯環境。
關於翻譯標準,中外翻譯理論家們提出了不同的主張。從嚴復的"信、達、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張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實通順";從瞿秋白的"等同概念",到美國著名的翻譯理論家Eugene A·Nidar的"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動態對等(dynamic equivalence)",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主張是相互影響、互為補充、不斷完善的,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中心要結晶都是譯文要忠實準確地表達原文的意義,保持原作的風格,忠實反是非曲直原作的面貌。
所謂忠實表達原文的意義,應指忠實表達原文的字面意義、形象意義和隱含意義三個方面。但是,並不是原文的每句話、每個習語、詞彙都同時具備三種意義,有的可能只有字面意義,沒有形象意義;有的可能兼有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但沒有隱含意義。尤其是,任何兩處語言文化都不可能完相同。
俚語區別
國人常在諺語、習語和俚語之間犯暈,使用起來把握不住要點,常見的誤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諺語的濫用 諺語(proverbs),多為先人經驗積累而成,所以荷蘭人稱之為"the Daughters of Experience"。多了解一些諺語,對了解西方人士的思想極有助益,但在口頭或寫作時頻繁使用則是大忌。用漢語寫文章,如果經常出現孔子曰,古人云的語句,我們多半會欽佩作者的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然而西方則不同。西人好個性,倡自立,在英文中頻繁使用諺語只會讓他們認為你表達能力欠缺,因為你要藉助先人的言語才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無論在英語口語,還是寫作中,諺語只應起個畫龍點睛的作用,貴精不貴多,切不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2)習語和俚語混為一談 習慣用語(idioms),簡稱習語,慣用語,是種固定的表達法,所以又叫做set phrases, 其真正意思往往不同於其組成部分的每個單詞(其實也有規律可循,限於篇幅,以後另文介紹)而俚語(slang)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它是一種非正式的習語,同一句俚語往往因為地區、職業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意義。
以rock為例,海員,水手之間常用on the rocks來表示船"觸礁";而在酒吧、酒徒之間則用rocks來指飲用的冰塊,所以所有含酒精的飲料(除啤酒外)如果on the rocks, 就是要在酒中添加冰塊的意思。俚語還有可能隨着時間的消失而被廢棄不用或是被新的俚語所取代。只有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俚語,才演變成習語。比如上面說的on the rocks多用來比喻"處於困境"之類的意思。 由此可見,在國人花了大量時間才把英語學得馬馬虎虎的今天,只要多掌握習語就夠了,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俚語上。
文化差異
朱光潛先生在《談翻譯》一文中說:"外國文學最難了解和翻譯的第一是聯想的意義……","它帶有特殊的情感氛圍,甚深廣而微妙,在字典中無從找出,對文學卻極要緊。如果我們不熟悉一國的人情風俗和文化歷史背景,對於文字的這種意義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譯時這種字義最不易應付。
"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書中,首次把文化作為一個概念提了出來,並表述為:"文化是一種複雜,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作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可見文化的覆蓋面很廣,它是一個復要的系統。語言作為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一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方化現象。我們經過歸納總結認為,英漢習語所反是非曲直的文化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存環境的差異
習語的產生與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密切相關。英國是一個島國,歷史上航海業曾一度領先世界;而漢民族在亞洲大陸生活繁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比喻花錢浪費,大手大腳,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漢語是"揮金如土"。英語中有許多關於船和水的習語,在漢語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對應習語,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暫時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奮力圖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漢語的文化氛圍中,"東風"即是"春天的風",夏天常與酷署炎熱聯繫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燒"、"驕陽似火"是常被用來描述夏天的詞語。而英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報告春天消息的卻是西風,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西風頌》正是對春的謳歌。英國的夏季正是溫馨宜人的季節,常與
"可愛"、"溫和"、"美好"相連。莎士比亞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詩中把愛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習俗差異
英漢習俗差異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過於在對狗這種動物的態度上。狗在漢語中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漢語中與狗有關的習語大都含有貶意:"狐朋狗黨"、"狗急跳牆"、"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儘管近些年來養龐物狗的人數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變,但狗的貶義形象卻深深地留在漢語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語國家,狗被認為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英語中有關狗的習語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語言的影響而含有貶義外,大部分都沒有貶義。
在英語習語中,常以狗的形象來比喻人的行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個幸運兒),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學不了新東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厲害"用sick as a dog,"累極了"是dog-tired。與此相反,中國人十分喜愛貓,用"饞貓"比喻人貪嘴,常有親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貓"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
3、宗教信仰方面
與宗教信仰有關的習語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漢語言中。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人們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間的一切,與此有關的習語很多,如"借花獻佛"、"閒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等。在西方許多國家,特別是在英美,人們信奉基督教,相關的習語如God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獄去)這樣的詛咒。
4、歷史典故
英漢兩種語言中還有大量由歷史典故形成的習語,這些習語結構簡單,意義深遠,往往是不能單從字面意義去理解和翻譯的。如"東施效顰"、"名落孫山"、"葉公好龍"等等。英語典故習語多來自《聖經》和希臘羅馬神話,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點)、meet one's waterloo(一敗塗地)、Penelope's web(永遠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遭災難、麻煩、禍害的根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