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物館
軍事博物館:全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簡稱軍博)位於北京天安門西面的長安街延長線上,籌建於1959年,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
1959年3月12日,經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惟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歷史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覽大樓於1958年10月動工興建,1959年7月竣工,同年10月內部預展,1960年8月正式開放。軍博占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4萬多平方米。主樓高94.7米,中央7層,兩側4層。截止至2012年末,全館有22個陳列廳、2個陳列廣場。軍博收藏34萬多件文物和藏品。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93件,大型武器裝備250餘件,藝術品1600餘件,對外軍事交往中受贈禮品2551件。其中有銅鎏金弩機、鎮遠艦鐵錨、葉挺指揮刀、三八式步槍和解放軍第一輛坦克等重大歷史價值文物。
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1]。
目錄
展館介紹
古代戰爭館
《古代戰爭館》從1984年開始籌辦,1988年正式開館,1998年修改調整,1999年重新開館,2012年5月因軍博展覽大樓加固改造工程撤展閉館。《古代戰爭館》位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展覽大樓三層西側,展出面積3300平方米,陳列文物、照片、模型、圖表、繪畫、雕塑等展品共計1600餘件。
《古代戰爭館》的陳列內容以戰爭史為主線,融兵器、軍制、軍隊、軍事思想,以及一定的政治、經濟背景於一體,按照歷史發展順序,分為先秦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宋遼夏金元時期、明清時期(鴉片戰爭前),共6個部分。
《古代戰爭館》陳列着許多珍貴的軍事歷史文物,如山東出土的西周「薛師」 戟、湖南出土的春秋時期的竹弓、安徽出土的戰國時期楚全戈、陝西出土的秦兵馬俑、江蘇出土的西漢兵俑、吉林出土的元「至正辛卯」銅火銃等等。為儘可能地展現中國古代軍事歷史面貌,《古代戰爭館》陳列中還展示了部分模型、蠟像及一批繪畫、雕塑等美術作品。高5米、長52米的序廳環形壁畫《華夏戎詩》,凝練而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古代車戰、水戰、騎戰和攻守城戰的特點。此外,大型復原模型「駟馬三人戰車」、再現唐代騎兵丰采的「東都虎牢之戰」景觀、「宋代城防和攻守城器械」模型、氣勢恢宏的火器陳列台及巨大的戰船模型等展品,均形象地再現了中國古代兵器、軍隊、作戰的特點和歷史。
近代戰爭館
《近代戰爭館》從1984年開始籌辦,1988年正式開館[2]。1998年修改調整,於1999年重新開館,2012年5月因軍博展覽大樓加固改造工程撤展閉館。《近代戰爭館》位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展覽大樓四層西側,展出面積1300平方米,陳列有文物、歷史照片、復原模型、沙盤、圖表、蠟像、景觀等展品共計500餘件。
《近代戰爭館》的陳列內容,以1840年至1919年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壓迫的武裝鬥爭史為主線,按照歷史發展順序,分為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戰爭、抗擊列強瓜分中國的戰爭、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戰爭、反對北洋軍閥統治的戰爭,共5個部分。陳列內容除反映中國近代歷次重要的戰爭外,還有林則徐等數十位著名軍事人物,以及興辦近代軍事工業、籌建近代海軍、清末軍制改革等中國軍事近代化的內容。
《近代戰爭館》陳列有許多珍貴的軍事歷史文物,如鑄有銘文的太平天國火炮、左宗棠的印章、丁汝昌的戰服、美制加特林機槍等。為全面形象地展現中國近代軍事歷史面貌,《近代戰爭館》序廳浮雕沉穩凝重,既揭示了近代戰爭館的主題,又是近代戰爭史的濃縮。陳列中還展示了景觀、復原模型、蠟像及一些繪畫、雕塑等美術作品。其中,有揭露英法聯軍的暴行和再現中日甲午戰爭黃海激戰場面的大型復原景觀「圓明園」、「黃海海戰」,有著名畫家高虹、何孔德、高泉等人創作的熱情頌揚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奮勇抵抗外來侵略的《虎門抗英》、《翰海糧道》、《廊坊大捷》等油畫。
視頻
軍事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 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 近代戰爭館,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