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是我國創立最早的農學系科之一,2000年10月撤系建立農學院。在110年的辦學歷史中,一大批農業科技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在本院任教,包括著名小麥育種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前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金善寶教授,著名棉花育種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馮澤芳教授,著名數量遺傳和大豆育種家馬育華教授等,還培養了一批知名學者、教育家、企業家及省市級領導幹部。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農學院已經建立了理念先進、層次完整、機製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構築了結構合理、求實創新的學術梯隊,形成了誠樸、勤奮、合作、創新的優良院風。全院現有教職工171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名,教授70名,副教授40名。建國以來,農學院已累計培養本專科生7000餘人,碩、博研究生3800餘人。
目錄
學院精英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是我國創立最早的農學系科之一。在長達近百年的辦學歷史中,一大批新中國農業科技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在該院任教,他們是:著名小麥育種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前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金善寶教授,著名棉花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馮澤芳教授,著名數量遺傳和大豆育種家、前南京農業大學大豆研究所所長馬育華教授等。此外,徐冠仁、莊巧生、蔡旭、鮑文奎、王綬、盧良恕、鄒秉文、過探先等一代著名院士和學者在該院曾就讀或工作,還培養了大批部省級領導、專家和教授,以及在農業戰線各層次尤其是基層勤懇工作,默默奉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農學院已經建立了完整、成熟、先進的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誠樸、勤奮、實幹、創新的優良學風,構築了結構合理、精明強幹、勇於創新的學術梯隊。
師資隊伍
全院現有教職工155名,其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長江學者[1]特聘教授2名,教授32名,副教授38名,博士生導師37名,碩士生導師3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小麥遺傳育種家劉大鈞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豆遺傳育種家蓋鈞鎰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著名遺傳育種家翟虎渠教授現在該院任教。建院以來,農學院已累計培養博、碩研究生2000餘人。本科生近萬人。
科研院所
農學院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研究中心(國家大豆改良中心)、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作物遺傳與特異種質創新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作物生長調控重點開放實驗室、江蘇省信息農業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4個省部級研究中心(農業部小麥區域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水稻改良江蘇分中心、農業部轉基因大豆安全檢測和監測中心、江蘇省植物基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10個校級研究所和中心、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1個農業部重點學科(作物學)、1個江蘇省重中之重學科(作物學)、2個江蘇省重點學科(農業信息學、生物信息學)。現有各類實驗室8000㎡、溫室800 ㎡、網室10000 ㎡、實驗地60多公頃,在校本科生人均實驗設備價值60000元以上。設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9個博士專業、6個碩士專業、4個本科專業,招生培養多層次高級科技和管理人才。獨立設有李揚漢獎助學金、黎懷德助學金、寧粳獎學金和新紀元樹人獎學金等,作為對品學兼優和特殊貧困生的獎勵資助。
學術成就
農學院近年來承擔國家"863"計劃、"973"計劃、"攀登計劃"、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部省級科研課題和國際合作研究課題400多項,年均研究經費3000多萬元。科研經費充足,科研成果纍纍。十五期間先後獲得17項國家和部省級科技成果獎勵、14項國家發明專利,8項植物新品種保護權、26項軟件著作權,制定省頒標準43項,培育出28個大豆、小麥、棉花、水稻等省農作物新品種,出版專著、教材18部,發表學術論文872篇。農學院還與全國各行政事業、科研教學和企業單位建立了緊密的人才培養和就業協作基地。
視頻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央視網
- ↑ 國家級重點學科和特色專業有啥區別?附42所「雙一流」大學特色專業名單 ,搜狐,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