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肃公
吴肃公,生卒1626年-1699年,字雨若,号晴岩,又号逸鸿,别号街南,学者称街南先生,安徽宣城人,明末诸生。他是明末清初皖南地区著名学者、散文家、史学家和诗人。
目录
生平
栖岩枕壑
明天启六年,吴肃公出生于山拥水抱钟灵毓秀的文化古城一一宣城的一个丰衣足食的官宦人家。吴肃公高祖吴仁卿,曾任光禄寺署垂。曾祖吴诏相为河南汝州知州。祖父吴伯敷为举人,祖母张儒人是御史张克家之女。父亲吴焕,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中。母亲麻孺人为明举人太仆寺卿麻溶的孙女,即贡生麻三衡的姐姐。虽然有吴氏家族宋明时代的显贵和富足,但迎接吴肃公的,却是黑暗和苦难。 刚逾弱冠之年的吴肃公即遭逢了战争、离乱、贫困、疾病以及失君亡国之恨…国破家亡亲死,年轻的吴肃公在仅仅半年的时间内体会到太多的生离死别。乙酉鼎革后,吴肃公义无反顾地效法其父吴焕、其师沈寿民、其叔吴炯的做法,毅然抛弃可以光宗耀祖的举子之业,宁可栖岩枕壑,也决不与清廷合作。他在饥寒交迫病痛缠身内外交困之时,不为流俗所动,苦读经史,终日以文章为友。正如他的《感怀》诗所云:“京华 去我久,所乐非穷通。桑竹垂馀荫,山泽满目中。数斟己复醉,赋诗颇能工。结庐在人境,何必升华篙。”他曾在《宋遗民四先生序》中写道:“宋之天下亡于蒙古,而人心不与之俱亡。”
家国之难,衰颓败落
吴肃公以卖字行医为业,与黄宗羲、王猷定、徐枋、蒋平阶、李邺嗣、魏禧等交游,曾言“宋之天下亡于蒙古,而人心不与之俱亡。”。文章似韩愈,后人称他“文不苟作,同时惟顾炎武能之 ”。 中年丧子,晚年喘咳足痰。其妻麻顺龄,与吴肃公同年出生,段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一生更苦楚万状,晚境悲惨。吴肃公长子吴汉侯因家难落下痛疾,“即娶而夭”,令吴肃公哀痛不已。次子吴信侯是其妻四十五岁时所生,仅有一孙尚幼。吴家经过一连串家国之难的打击,至此已衰颓败落,连祖上基业街南宅院也被外人霸占了。 他在《寄魏冰叔》一文中写道:“弱冠以还,病痹四年,困患难者十年,目警又五六年,其馀岁月亦皆以穷饿困。率子估毕,困市上悬壶。居无下帷之室,出无宿春之粮……”
著作
吴肃公一生,虽饱受贫病的折磨,却勤学苦读,写作从未间断过。自云:“善病多废疾,目吵、臂攀、病痔、鼻渊,晚而咳喘足痰,然未尝废卷册。川`'其妻曾埋怨他说,“吾见干进取者,未尝苦读,君老且病,何吃吃焉?川2'吴肃公却说“书非隐者不能读,非老不能解读,况可愈吾疾乎?川3,即便在“目辄暗弗读,夜构思窈渺患忡悸”“'的情况下,仍不放下书本。并常常把自己做学问的心得一再告诫弟子,“予拙,故勤学:病,故惜身;迂,故远俗。勤学则开通,惜身则神吝,远俗则力专也。
生平著作
正是由于吴肃公具有这样严谨踏实苦中求乐的治学态度,才会为我们创造出如此多的作品。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其《诗问》一卷,《读礼问》一卷;史部收其《姑山事录》(合撰)八卷(亡佚);子部收其《广祀典议》一卷,《明语林》十四卷。吴肃公自撰《墓志铭》云:“所著诗文集:《明诚录》,((正王》,《大学述》,《五行问》,((易问》,((读礼问》,《读书论世》, 《葬惑辨》各若干卷,辑《通识))百有二卷,《明语林》十六卷,阐义十二卷。”清嘉庆《宁国府志·艺文志·书目》:“《明诚录》、《读礼问》一卷,《易问》、《诗问》一卷,《广祀典议》一卷,《明语林》十四卷,并吴肃公著。”“《姑山事录》八卷,吴肃公杜名斋同著。”邓之诚《清 纪事初编》云吴肃公著有“《明诚录》、《正王或问》、《大学述》、《五行问))、《易问))、《读书论世))、《葬惑论))、《皇明通识》,皆未刻。刻行者:((街南文集》二十卷,《续集》七卷,附《读礼问》三卷,《律陶》一卷。” 张潮辑《昭代丛书》收有吴肃公《天官考异》一卷,《改元考同》一卷,《五行问》一卷,《读礼问》一卷,《广祀典议》一卷。《檀几丛书》收其《酒约》一卷,《虞初新志》收其《五人传》一篇。[1]
毕生精力读史治学,与名士往来论学
吴肃公亲见明朝的覆灭与清帝国的建立,其个人与家族对灭亡的明王朝仍保持留恋的感情,吴肃公抛弃举子业,以明遗民自守,终生穷饿困顿且疾病萦身,以耕田、行医、授徒、卖字营生,以毕生精力读史治学,著书四十年,以崇实用。吴肃公的人品与文品得到当时著名学者、文人的肯定。因为家贫身病,遭遇连连,他足迹几乎仅限在宣城一处,除了与同邑著名人物沈寿民、施闰章、梅文鼎、高咏、梅清、梅枝凤等人直接交往切磋外,与黄宗羲、魏禧、涨潮、张自烈、徐枋、李清、吕留良等名士多是文字上的往来论学,与其本人未曾谋面。
吕留良(1629—1683),号晚村,是清初颇具影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时文评选家,与施闰章、吴肃公有往来。吕晚村在给吴肃公的写道:“某平生无他识,自初读书,即笃信朱子之说。至于今,老而病,且将死矣,终不敢有毫发之疑。真所谓宾宾然守一先生之言者也。……某之尊信朱子,又亲于孔、孟”。吕留良因笃信朱子之学,而后上及二程以及孔、孟,他专以朱子《四书注》为学,批点时文来阐述义理;而吴肃公直接上溯至孔、孟,以论历史来阐明仁义,反对佛禅及心学空谈,两人在学术思想上应该有“交流”的空间,但他们的语气不是很客气,通信很快就终止了,这样的结局令人不解。
姜安节(兹山)为明著名遗民姜埰(如农)长子,姜埰在苏州去世后,姜安节将其灵柩迁葬至宣城敬亭山麓,对姜埰父子忠孝义举,吴肃公高度赞扬,姜安节得与吴肃公相交,情意最深,常常与吴论学。起先姜安节信奉阳明之学,后至新安学习理学,“乃弃姚江之学,独以孟子为宗……学者称'兹山先生'” 。吴肃公赞赏姜安节说:“其驳宋明诸家,若伯岐灼艾,砥砭而注之穴脉症结也,予益心醉,质疑累旬日。忆公所谓学者,信矣”。两人在思想及学术倾向上高度契合,学术相得益彰。。
魏禧(1624—1681)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而吴肃公长期隐居乡间,没有机会结交魏禧这样的古文大家。吴肃公于康熙十二年(1673)从游学归来的同乡好友沈方邺那里得知魏禧的文章,又从老师沈寿民那里得到《魏叔子文集》,吴肃公将其文集“出入怀袖,累月不能释” 。
评价
清初以来,众多名家对吴肃公均给予很高的评价。清思想家李清论其学术:“探源经术,贯穿古今,其所表彰非理学之征,即纲常之大,卓然自成一家。”在散文、诗歌方面,吴肃公亦有成就与影响。文学家王士祯在《分甘馀话》中将吴肃公与“以文人名世”的魏禧相比:“吴肃公《街南集》文品似出其右,而知之者尚少”。邓之诚在《清诗纪事初编》中盛赞吴肃公“文不苟作,同时唯顾炎武能之”。吴肃公的作品,多实录易代之际忠烈仁义人事,缅怀先烈,推崇先贤,贬抑奸佞,崇儒尚道,持正不阿,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成为解读易代之际的思想、文化、历史的重要文献。 [2]
参考资料
- ↑ 明清小说网>吴肃公
- ↑ 清初宣城望族与传统学术:http://www.sohu.com/a/230798122_9994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