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困惑和迷茫的釋然(晏良華)

困惑和迷茫的釋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困惑和迷茫的釋然》中國當代作家晏良華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困惑和迷茫的釋然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要想創作和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第二部長篇小說,這無異於對我是一個文學創作上的新的挑戰。但我幾十年的生活閱歷中一些鮮活的人物和故事不斷湧現在我的腦海里之後,我卻像遇到天上掉下的一個巨大餡餅,無從下口,紛繁複雜的世間百態和人間萬象繚繞着我的思緒,讓我夜不能寐。那些鮮活的、我熟悉的鄉村故事和人物,他們的命運和悲慘的人生變故,時刻都在我的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不斷地閃現,這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欲望和衝動,但面對一大堆生活素材和創作源泉,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提取和飲用這一汪甘泉,如何把這甘泉裝進我精心設置的那個瓶子裡。

現實的困惑讓我內心一片迷茫。

直到2014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國展開,我被抽調到了市委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督導,這給了我一個創作的契機,我心裡一亮,何不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引線,將腦海里的故事和人物連接起來,以強大的政治生態促使民間的風俗習慣和社會大變革中人性的裂變和異化校正到符合人性的正確軌道上來?這應該是一個有良知的作家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雖然覺得有過牽強,有把政治生態和人性故事梆架在一起的個人願望,但卻有背小說創作的一般規律,抱着試一試的想法,我開始在這場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的參與中創作我的這部小說。雖然我知道創作這樣的一部小說是有一定風險的,而且也會遇到出版瓶頸,但我選擇了認為正確的創作路子,我就義無反顧,那怕是自娛自樂,我也將以這種方式把這部長篇小說創作出來。

晏良華在長篇小說《陵江殘夢》研討會上談創作過程和體會

於是,壯着膽子,開始以拿着小車駕駛的C照,戰戰兢兢地去駕駛一輛開往文學殿堂的A照大車,我不知道這一路上是否能夠順利到達彼岸。

歷時一年多的創作,這部小說的初稿終於出來。一路上雖然辛苦,有徘徊、有苦悶、有停留、有迷茫,但也有創作中內心的愉悅,初稿出來後我庚即送到了魏繼新老師手中,請他把脈問診,指點迷津,並立即給我寫下了評論文章《貼近生活與現實的力作》,並在2015年11月20日的《南充日報》上發表,這對我是一個莫大的鼓舞。同時,我也將這部取名為《陵江殘夢》的小說送給了李一清老師,一清老師也提出了十分獨到的意見,這小說很有意思。特別是他叫我用三年時間來修改這部小說。讓我對小說創作更加敬畏,更加嚴謹而深入地思考。但是,繁忙的公務不允許我花這樣的時間,我一個業餘作者也沒有這樣的精力去精心打磨那些文字,以至於出版後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雖然繁忙,但我還是用了近一年多時間對作品進行深入的思考和修改,經過三次較大幅度的改動,有的人物關係發生了變化,可有可無的人物也減少了很多,至今保留下來的都是自己不捨得割捨的情節或者說細節,我都儘量保留了下來。

生下娃才取名,這可能是我創作小說的習慣。我和一些成熟有名的大作家不一樣,我不會事先設定什麼寫作提綱,也不會事先把書名取好,設定小說中故事的發生地為秦巴省陵江市,這是我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決定,我不希望在中國的地圖上找到有這個地方,也不希望不冠以陵江而叫《殘夢》讓讀者產生寬泛的假定,這樣我真還給讀者解釋不清了,因為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冬日暖陽》裡面的很多地名,讀者就對我說我寫的是某某地某某地的某某人,讓我哭笑不得,無從解釋,即使你解釋千遍,有的讀者還是會固執地認為,你就寫的是某某地、某某人,這也浪費了我的很多時間,不厭其煩地去給他們解釋。這部小說取名《陵江殘夢》,是我吸取了上部小說教訓之後,經過深入思考作出的決定,秦巴省陵江市在中國的地圖上是找不到的,由於這部小說與生活貼得太近,所以我特別強調「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勿對號入座。」

如果說我當時就草率地把這本書交到出版社出版,應該說會比現在出版容易得多,但我自己認為,這部作品我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來之不易,自己認為還是好東西,不輕易將這果實交到那些謀取利益的書商手中,我想修成正果,讓這部作品綻放出他應有的光芒。當時,北京和川內的兩家出版社都準備出版我的這部小說,但看了內容之後都懼怕出版,原因叫不適合他們出版社出版。這讓我感到困惑和迷茫,但我心裡仍然不甘心地就這樣把作品消失在字紙縷里,我覺得自己的心血白費了,以至於對文學產生「文學教化愚民」功能的懷疑,現實的困惑讓我備受折磨,內心一片迷茫,甚至於我有想放棄文學創作的念頭,以放棄來解脫我內心深處的困惑和迷茫,達到心靈的一種釋然。有文友叫我將《陵江殘夢》的時代背景改寫成古代,達到借古諷今的目的和效果,但這違背了我做一個有良心作家的初衷,我的小說其目的就是以一場正在進行的有熱度、有溫度、有正能量的一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來改變和教化我們那些社會管理者和那些在社會變革中正在裂變和異化了的愚蠢的人性,讓人性綻放出人性應有的光輝和光芒來,讓人性理性回歸到道德的、良知的、善意的本性上來,這有什麼錯呢?我寧願以斷頭的精神也要像魯迅先生那樣「讓文學成為投槍和匕首」,去喚醒人民的覺醒,喚起人性的回歸。無論社會如何變革,無論社會如何發展,我們都將堅定我的信仰和文化,這就是我們的文化自信和文學自信,這樣才能推動我們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永遠立於世界優秀民族前列。

雖然面對現實有困惑和迷茫,這是我一直堅定了文學的信念。

這部小說不管以何種方式呈現出來,讓讀者能夠讀到這部小說,這是我最大的願望,也是我對困惑和迷茫最好的一種釋放。

晏良華長篇小說《陵江殘夢》研討會現場

有幸的是《西南作家》雜誌為我的這部長篇小說《陵江殘夢》承辦了這次研討會。作為中國第一大文學民刊,《西南作家》是有責任和擔當的純文學刊物,是作家真正的精神家園和創作園地,為一名普通簽約作家召開作品研討會,也是刊物的職責所在,是刊物團結和服務作家、推出有熱度、有溫度、有寬度、有厚度、有深度的文學作品的責任擔當。這讓我十分感動。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長篇小說《陵江殘夢》研討會的成功召開,其對作品充分的肯定和對存在問題的誠懇指出,與會作家們對作家、對作品的認真分析和解讀,都給予了作者莫大的鼓舞。著名作家牛放、郭憲偉、曾令琪、黃錦平、張永康、孟正權、李蓬、李夢初、李博、何文明、熊德光、吳賢碧等在研討會上的發言,讓我深受感動,作家們既肯定作品的成功之處,又不迴避作品存在的問題,既有針鋒相對的辯論、又有共同的肯定和讚揚,研討會熱烈而充滿了思辨之風氣,這讓我很受啟發,這與過去一邊倒地唱讚歌式的研討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的研討會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作者本人和所研討的作品,而參會的所有人都有受益匪淺而產生興奮的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次研討會,這是作家們的一次文學盛宴,是鼓舞小說作者揚帆起程,再創佳作的一次動員會。

衷心感謝《西南作家》雜誌社,衷心感謝所有參加研討會的作家朋友們。[1]

作者簡介

晏良華,男,生於1967年1月,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