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族
国族 |
中文名称: 国族 外文名称: nation |
国族(Nation)"这一在近代才被广泛使用的术语,当今却在人类学、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构想以及政策和政治论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来在欧洲形成的国族概念,直接与国家的概念相关联。1993年版的《简明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是:国族为一个广义的人的聚集体,通过共同的血缘、语言或历史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致形成了由某个人民组成的独特的种族,通常被组织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且占据一定的领土。[1]
目录
词语释义
(1)帝王的宗族和宾客。《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孔颖达 疏:"'聚国族于斯'者,又言此室可以燕聚国宾及会宗族也。" 明 夏完淳《大哀赋》:"式亏国族,深轸宸情,祭通族于太牢束帛,戍王人于扬水流薪。"
(2)国家和民族。郭沫若《羽书集·全面抗战的再认识》:"希望大家于保卫国族的神圣誓约之前,担当起执行全面抗战的实际。"
国族与民族
国族:国族是以政治目的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国族不可以直接转化成民族概念。典型的国族概念有中华民族、巴西民族、美利坚民族等。
国族与民族的区别在于,前者"必须有国家的实质",后者"不必有自治权及国家形态"。在欧洲人的语言和观念中,国族与民族,都是―个常用的人们共同体概念。早在19世纪,欧洲人就对这两个概念作了区分,认为国族比民族所指范围更广、层次更高。西欧的"民族-国家"过程表明, 国族是指有自己统一国家的人民,而民族则是指没有建立或失去独立国家形式的人民。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承认这两类人们共同体的区别,因为人类社会的民族发展过程产生于这种区别。
可见,相对"民族"而言,"国族"强调的是政治统一性与地域一体性。而政治统一性与地域一体性正是"国家(State)"的基本特征,因此,把英语中的Nation译为"国族" 或"国家"、"国民"是适当的,而译为"民族"则不甚达意。
国族化
一个似曾相识的概念:何谓"国族化"?准确地说,所谓"国族化"应表述为民族的国族化。指不同的民族融合为统一的"大民族"--国族的过程。其实质是实现从民族认同到国族认同的转变。
认同是一个学科交叉术语。它的生成意义在于建构有关"我们是谁"、"我们与他人差异"方面的概念。实现从民族认同向国族认同的转变是理性化活动。国族认同形成于国族属下各民族人民认同方式的嬗变,在认同层次中纳入"国族"观念,并且将之作为新型的认同对象。国族化并不排斥各个民族的特性而是更注重在同一政治与地域空间单位内相互依存同生同荣的共性。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给予人民一套符号,使狭小和局部的认同,归属于一个更大的认同,以允许统治者获得合法性......有效地管理整个国家。"
地位与文化是这种集体认同构建的基本因素。它意味着各民族和谐与稳定关系的产生与维护,其对抗与冲突的大幅缓解,有序与和谐的国内环境的营造,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共同利益的重新界定与发展、国家利益的形式和内涵超越民族的差异而纳入"跨族"因素。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多民族国家的独立富强,必须以国族化的实现为基础;民族独立意味着国族获得国家主权,而不是国内各民族的分别独立。
国族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增进权力共管、国家统一、政治文化同质的过程,有违与此的社会、政治力量的意向难免与之相悖。非主体民族群体与主体民族群体必须寻找到诸民族利益的结合点并以之为行为准绳,以对国家的忠诚代替对民族的忠诚,这是多民族国家生存的基本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民族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有能力采取向非主体民族倾斜的政策,有实力为各民族共同的利益也即国族的利益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