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陶
均陶 |
中文名称;均陶 兴盛时期;宋代 地点;宜兴 材质;陶瓷 |
均陶是陶瓷百花园中的奇葩,远在宋代就著称于世。均陶美在釉色,绚丽多彩。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又以蓝均秋最为珍贵,赢得"灰中见蓝晕,艳若蝴蝶花"的美称。"堆花"是均陶的传统装饰,全凭艺人拇指的功力,将色泥堆贴在坯体上,呈花鸟、山水等不同画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艺术特色。产品以大件实用陈设为主,各式陶台、陶凳、花盆、花瓶、水盆、旱盆、花缸、金鱼缸等,大之数尺,小之盈寸,历经风吹雨打越发光亮,是赏用兼优的艺术陶瓷。
宜兴均陶蕴涵了丰沛的陶瓷文化,带着厚重的地域特征、中国特色,在秦汉、唐宋的宜兴釉陶影响下一路走来,经上千年的艺术创造,获得了“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赞语。
目录
序言介绍
始于明朝。釉层较厚,有天青、天蓝、芸豆、月白等色,胎有紫泥、白泥两种,
以欧姓所制最为成功,时称"欧窑"。清代均陶除突出釉彩美外,还采用刻花装饰,此期以乾隆、嘉庆间丁山葛明祥、葛源祥所制见著,釉彩丰富,色泽蓝晕比欧窑进步,有火钵、花盆、花瓶、水盂等器,建国后,均陶釉色发展到数十种,并采用堆贴花装饰,产品以大中件园林陈设器为主,有各式陶台凉凳、龙缸、金鱼缸、花瓶、水盆、千筒等。均陶美在釉色,有蓝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其中的蓝均釉最为名贵。均陶的特点是釉色绚丽,胎质坚韧。
宜兴均陶
宜兴均陶有着和紫砂一样的声誉和历史,他蕴涵了丰沛的陶瓷文化,带着厚重的地域特征,中国特色,在秦汉,唐宋的宜兴釉陶影响下一路走来,经上千年的艺术创造,获得了"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赞语。
宜兴均陶独特的成型技法,彰显了宜兴均陶的文化成就。所谓文化成就,就是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形成鲜明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本地特性,很东方,很古老,很传统,又很时尚,很质朴,很高贵,从陶瓷文化的角度去观察。这种精神自始至终地包含在它的材料,工艺和气质中。
历史
宜兴均陶充分发挥历代陶工名匠的聪明才智,原料采用当地蕴藏量丰富的甲泥、嫩泥和白泥等陶土、明末清初的在成型技法上运用泥条盘筑或泥片镶接,全手工制作,明万历十七年修的《宜兴县志》就有缸、瓶、钵、器皿的记载。明代也提到太平缸、花缸、七石、牛筋、陶器的诸名款式,无论是均陶大缸、乌坛钵、龙缸,还是各式花盆、荷花缸、陶钵,采用泥条盘筑成型或者泥片镶接手工成型,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干燥技法,施釉方式等都有了完整的制作体系和工艺流程,从而使坯体致密,避免渗漏,质量稳定,形制美观。这不仅有利于均陶生产,而且对于整个宜兴窑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日用陶瓷一度成为宜兴陶瓷产业的主流,就是到了机械化成型的今天,传统的成型技法依旧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特点
卓绝的堆花技能,炫示宜兴均陶的文化成就,堆花作为均陶所独有的装饰手段,经受着时间的考验自成一格,独步千秋,宜兴均陶堆花制品被誉为以泥、代墨、陶坯作纸,拇指作笔堆贴出的,不似浮雕,胜似浮雕的中国画幅 是运用有异于坯体的其它色泽的民间题材,诸如游龙舞凤,福寿绵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
名人
宜兴均陶,因稀有的资源,独特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且赏用功能兼具而享誉人间,成为难得的艺术瑰宝。呈现了好者日众,喜者愈喜的局面,极大地促进了这一文化行业的发展。在群星璀璨的陶都均陶艺人中,有一位出类拔萃的中青年女性陶艺家葛武英,她怀着对紫砂艺术文化的满腔熟情,在紫砂艺术的殿堂里辛勤耕耘。她的作品往往表现出气质脱俗,造型别致的鲜明特点,泥料巧色自然,意韵独树一帜,读其作品,赞其性情确实是一种享受。[1]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宜均陶器开始进入皇宫,成为御用器物;乾隆、嘉庆时期(1736~1820年),宜兴丁山的葛明祥(1736~1811年)葛源祥(1742~1820年)两兄弟烧照的宜均陶器蜚声中外,是烧制宜均陶的名艺人,世称"葛窑"。日本人最为喜欢,凡受验制品底铭"葛明祥"、"葛源祥"款识者以重金收购。葛武英出生于陶都丁蜀陶艺世家,自幼受家庭传统制陶的熏陶,1986年考入江苏省宜兴市丁蜀紫砂工艺一厂,专业学习陶艺理论和制壶工艺,深得多位前辈大师的特别艺术指导和着意栽培,梅香自苦寒来,作品已形成了"气韵丰茂,神形皆备"的独特风格,得采众家之长,自成一派;现已成为紫砂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上海市收藏协会会员、中央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并与张晖先生(陶艺设计师)创办《淘砂苑》制陶中心,在上海中福古玩城1B-03号设立作品展示厅,作品深得众多茶人和紫砂爱好者的青睐。
宜兴均陶兴于北宋,盛于明清,由于皇室消费、陶艺发展,士大夫饮茶改为"沏泡"而得以在全社会广泛流传,其中又因为文人的介入和文化品位的提高,使"字随壶传,壶随字贵",时至今日,曼生壶仍然身价百倍,为世人所钟爱。"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土一丸土。"宜兴紫砂壶素面素心,充满人文气韵。造型讲究"形、神、气、态",巧不如拙--质朴、文雅、简约忌浮艳。壶与书画是工艺与文化的结合点,它综合哲学、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考古诸多方面知识,"诗书画印",寄托精神。紫砂壶以"内秀"见长,书画陶刻具哲理人文,意味隽永者最佳。
葛武英女士独特的设计创意与精湛的壶艺水平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著名书画家汤兆基、韩美林等多位名家与葛武英女士合作铭壶。葛武英女士的诸多作品已被江苏省南京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无锡市博物馆收藏。
探索壶艺的创新,既要有取舍地继承传统的优良特色;又要能吸收新的东西。要有新的突破,要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谛;而这个真谛就是美的本身。一件较为完美的作品,必须自已能够抒发艺术语言,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通过多年的探索和不断总结,葛武英女士与我交流一致认为壶艺创新要注意三个要素:
其一是形,即壶的形象,也就是形状式样。这来源于对造型的熟悉深度,取决于自己的精心设计。其二是神,即壶的神韵,也就是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的情趣;创作的时候,万不可仅在平面上探求,而要在起伏上思考。其三是气,即壶的气质,也就是形象内涵的实质性的美的素质。紫砂壶艺是实用工艺美术产品,是具有艺术气质的实用品和装饰品,要求作品的气质要美。
2006年9月25日上海旅游节,著名书画家汤兆基先生艺术精品展与葛武英女士(特约合作)陶艺展成了活动期间耀眼的亮度。汤兆基先生"身兼三绝",其书法功力扎实、清秀而富张力--形如其貌;其篆刻刀法稳健、疏密有致--韵如其性;其绘画山水术境、守拙存真--品如其德。砂壶铭刻是金石艺术的延伸,此次陶艺展铭壶与出生宜兴陶艺世家葛武英工艺美术师合作,所选壶形为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吴经提梁"大气饱满如楼台层起,高屋建瓴;"秦权壶"如高山坠石,显示出坚实的存在感;"石瓢壶"素雅包容,箪食瓢饮令人回味;"西施壶"秀逸灵动,似仙女下凡……汤兆基先生在书法、篆刻,绘画的同时,又涉猎紫砂铭壶,全方位展示了他的艺术领域,汤兆基先生原来已与紫砂工艺美术大师涉猎过铭壶,此次艺术精品展汤兆基先生特约合作葛武英女士,双方共同谱写了《丹青壶缘》的艺术诗篇,汤兆基先生高超的艺术素养,精益求精的要求,成就了此次合作活动的圆满成功。汤兆基先生完美的书画艺术形式与葛武英女士的紫砂作品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作为对茶文化的又一次阐释,重开文人铭壶之光彩,以卓越的艺术修养成就了茶饮、茶具品位的升华,书写了艺坛的一段佳话。汤兆基先生与葛武英女士合作的这几件作品,做到了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以多元的艺术形式表达泥土的质朴,赋予古老的紫砂传统与时代共鸣,显示出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已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读葛武英的作品,在品壶,品人中,见其艺品、人品,裨益甚深。
著作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召开了《宜兴均陶》编纂工作座谈会,史俊棠、鲍建生等领导,就如何将宜兴均陶的发展沿革和艺术成就,编纂成一部专著提出了具体要求。主旨是:挖掘均陶历史,弘扬均陶文化,推动均陶发展。
均陶在宜兴陶瓷史上有着与紫砂一样的地位和荣耀。"欧窑妍且夸,艳丽若晨葩","名陶名器,天下无类",这就是人们对它的赞誉。在明清,丁蜀镇的欧窑(均陶),蜀山窑(紫砂)和宜兴窑(日用陶),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三大名窑。
这次编纂的《宜兴均陶》侧重于史实性,学术性和通俗性。全书分5个部分,讲述宜兴均陶的历史沿革、工艺特色、产品门类、艺术成就和宜兴均陶的研究文集。着重反映明清时代"欧窑"与"葛窑"的声誉和现代宜均的风采,书写均釉和堆花这两项陶艺绝技,记录均陶历代技艺人员的光彩人生。还将搜集各种均陶照片,力求图文并茂。《宜兴均陶》一书的编写将填补宜兴陶瓷史上的一个空白,有利于均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