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城墙,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由墙体和其他辅助军事设施构成的军事防线。城墙的含义,根据的其功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城墙分为二类,即一类构成长城的主体,另一类属于城市(城)防御建筑,由墙体和附属设施构成封闭区域。

狭义的城墙指由墙体和附属设施构成的城市封闭型区域[1]。封闭区域内为城内,封闭区域外为城外。城墙作为城市、城池和城堡的抵御外侵防御性建筑

城墙从结构和功能分,主要由墙体垛口城楼角楼城门等部分构成。绝大多数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从建筑的原材料分,分为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青砖砌墙、石砌墙和砖石混合砌筑多种类型。

目录

中国城墙

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墙从结构和功能分,主要由墙体、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城郭瓮城等部分构成[2]。据统计,中国约有“旧城”两千五百座。其中大部分是各级行政区划的治所。历史上最长的城墙是长安城墙,城周36.7平方千米,占地84平方千米。

两代,城墙依照城周的长度分为五级。

第一级城(巨型城):城周超过25千米。 全国只有南京北京凤阳(明中都)三处。

第二级城(大型城):城周在超过12-25千米之间。 全国有杭州苏州广州太原福州西安济南成都开封庐州(今合肥)等。

第三级城(中型城):城周在超过5-12千米之间。 各省省会

第四级城(小型城):城周在超过2-5千米之间。 所有府、的城。

第五级城(微型城):城周不满2千米。 此类城数量最多,如全国多数县城,特别是在西部边疆地区的,周围概小于2千米。

地方行政的等级高低,影响城的规模。国都较省城大,省城较府、州城大,而府、州之城又较县、厅之城为大。但因地区经济文化条件不同,东部沿海地区的县城,不少反比西部边疆地区的府城、州城为大。

现存古城墙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为西安城墙、南京城墙、荆州城墙、开封城墙。城墙在中国其他城市也有部分保存,如长沙城南的天心阁即为城楼,为古城墙的一部分。现存山西平遥古城,其古城墙可以考证的历史最早建于前827年——前782年的周宣王时期;保存最完善、年代最久远的古城墙为楚长城,位于河南省南召县板山坪镇周家寨楚长城遗址,经专家据考证约建于前688年。

明清时期大多数县城、州城、府城、卫城、所城都有城墙,此外在交通要道上有很多关城。不过大多数县城的城墙只有4—10米高,北京的城墙极高,达15—18米。客家人所建的土楼和围屋可以视为特殊形式的城堡。明代火绳枪和大炮已经相当普及,县城低矮的城墙防御作用已经减弱。清代在重要河口修筑了不少炮台,有些炮台多达两三百门炮,但18世纪末英国军舰已发展到百门炮一条舰的规模,而科技差距让双方所使用的炮输出距离上有巨大差异,使得19世纪清军炮台在同英国军舰的对抗抗中屡屡失利。

其它地区城墙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著名的城墙有安东尼墙苏格兰)、君士坦丁堡城墙土耳其)和哈德良长城英格兰)。

视频

城墙 相关视频

西安城墙的演变史,见证了每一代人的心血历程
北京的那些城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