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
天花粉,乾燥根呈不規則的圓柱形,長5~10厘米,直徑2~5厘米,表面黃白色至淡棕色,皺縮不平,具有陷下的細根痕跡。質結實而重,粉質,不易折斷。縱剖面白色,有黃色條狀的維管束;橫斷面白色,散有淡棕色導管群條痕。氣微,味淡後微苦。以色潔白、粉性足、質細嫩、體肥滿者為佳;色棕、纖維多者為次。
目錄
名 稱
天花粉
拼 音
Tian Hua Fen
英文名
RADIX TRICHOSANTHIS
類 別
根莖類
功效分類
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別名
栝樓根(《本經》),蔞根(《雷公炮炙論》),白藥(《本草圖經》),瑞雪(《綱目》),天瓜粉(《重慶堂隨筆》),花粉(《增訂偽藥條辨》),屎瓜根(《四川中藥志》),栝蔞粉、蔞粉(《藥材學》)。
入藥部位
為葫蘆科植物栝樓及中華栝樓的根。
性味
味甘;微苦;性微寒。
①《本經》:味苦,寒。
②《別錄》:無毒。
③《綱目》:甘微苦酸,微寒。
歸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布或調敷。
植物形態
攀援藤本,長可達10m。塊根圓柱狀,肥厚,富含澱粉。莖較粗,多分枝,具縱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葉互生;葉柄長3-10cm,具縱條紋,被條柔毛;卷鬚3-7分歧,被柔毛;葉片低質,輪廓近圓形或近心形,長寬均約5-20cm,常3-5(-7)淺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僅有不等大粗齒,裂片菱狀倒卵形、長圓形,先端鈍,急尖,邊緣常再淺裂,基部心形,彎缺深3-4cm,表面深綠色,粗糙,背面淡綠色,兩面沿脈被長柔毛狀硬毛,基出掌狀脈5條,細脈網狀。雌雄異株;雄總狀花序單生或與一單花並生,或在枝條上部者單生,總太花序長10-20cm,粗壯,具縱棱及槽,被微柔毛,頂端有5-8花,單花花梗長約15cm,小花梗長約3mm,小苞片倒卵形或闊卵形,長1.5-2.5(-3)cm,寬1-2cm,中上部具粗齒,基部具柄,被短柔毛;花萼筒筒狀,長2-4cm,先端擴大,徑約10mm,中、下部徑約5mm,被短柔毛,裂片披針形,長10-15cm,寬3-5mm,全緣;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長約20mm,寬約18mm,先端中央具1綠色尖頭,兩側具絲狀流蘇,被柔毛;花葯靠合,長約2mm,徑約4mm,花絲分離,粗壯,被長柔毛;雌花單生,花梗長7.5cm,被柔毛;花萼筒圓形,長2.5cm,徑1.2cm,裂片和花冠同雄花;子房橢圓形,綠色,長2cm,花柱長2cm,柱頭3。果實橢圓形,壓扁,長11-16mm,寬7-12mm,淡黃褐色,近邊緣處具稜線。花期5-8月,果期8-10月。[1]
產地分布
主治功效
清熱生津;潤肺化痰;消腫排濃。主熱病口渴;消渴多飲;肺熱燥咳;瘡瘍腫毒。用於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
①《本經》: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
②《醫林纂要》:補肺,斂氣,降火,寧心,兼瀉肝鬱,緩肝急,清膀胱熱,止熱淋小便短數,除陽明濕熱。
③《滇南本草》:治癰瘡腫毒,並止咳嗽帶血。
④《日華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消腫毒,生肌長肉,消撲損瘀血。治熱狂時疾,乳癰,發背,痔瘺瘡癤。
⑤《本草蒙筌》:治偏疝。
⑥《別錄》:除腸胃中痼熱,八疸身面黃,唇乾,口燥,短氣。通月水,止小便利。
⑦《本草正》:涼心肺,解熱渴。降膈上熱痰,消乳癰腫毒。
⑧《現代實用中藥》:作撒布劑,治皮膚濕疹,汗斑,擦傷。[2]
禁忌事項
脾胃虛寒大便滑泄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枸杞為之使。惡乾薑。畏牛膝、乾漆。反烏頭。
②《本草匯言》:汗下之後,亡液而作渴者不可妄投;陰虛火動,津液不能上承而作渴者,不可概施。
③《得配本草》:胃虛濕痰,亡陽作渴,病在表者禁用。
④《本草經疏》:脾胃虛寒作泄者勿服。
⑤《本經逢原》:凡痰飲色勺清稀者,忌用。[3]
採收炮製
秋、冬季採挖,洗淨,除去鬚根,除去外皮,縱剖成2~4瓣,粗大者再橫切成數段或斜片曬乾。或直接曬乾。
藥物鑑別
性狀鑑別
錘形或瓣塊狀,長8-40cm,直徑2-5cm。外皮黃桂冠色,有縱皺紋及橫長皮孔;外皮刮去後較光滑,黃白色,有橫皺紋及殘留栓皮斑埠,縱剖面可見黃色縱條紋。質堅實,斷面淡黃白色,粉性,導管孔明顯,略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中華栝樓根 去皮者淺灰黃色至棕共同色,斷面淡灰黃色,粉性稍差;具皮者顯灰棕色,有網狀皺紋。
顯微鑑別
根橫切面:
(1)栝樓 木栓層為14-20列木栓細胞,黃色。皮層有1-4列石細胞斷續排列成環,三環,石細胞長方形、橢圓形或多角形,長至180μm,直徑至140μm。韌皮部較窄。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寬廣,導管3-5(-10)個成群,或單個散在,直徑至360μm,次生木質部束常排列為1次二歧狀,有的木質部導管附近常有木間韌皮部。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2)中華栝樓 石細胞類方形或不規則則形,邊緣常有短角狀突起或分枝狀,長至250μm,直徑至100μm;導管直徑至465μm。
粉末特徵:
(1)栝樓 淡黃白色。
①澱粉粒單粒較少,類圓形,直徑5-35(-45)μm,臍點點狀、短縫狀或人字狀,大粒層紋明顯;復粒多見,由2-14(-18)分粒組成,常有1-3個大分粒與10多個小分粒複合。
②石細胞類方形、類長方形、類三角形或類圓形,少數有短鈍的突起或分枝,直徑40-140μm,有的長達180μm壁厚4-15(-20)μz,有的一側壁較薄,紋孔、孔溝細密,層紋多不明顯。
③具緣紋孔導管多破碎,完整者直徑約至400μm,具緣紋孔直徑6-9μm,排列緊密。
④木纖維多為纖維管胞,常碎斷,直徑30-50μm,壁厚4-8μm。此外,有木薄壁細胞及韌皮纖維。
(2)中華栝樓 澱粉粒直徑2-50μm;復粒由2-9分粒組成。石細胞類方形或不規則形,邊緣常有短角狀突起或分枝狀,長至250μm,直徑至100μm。[4]
藥理研究
天花粉蛋白注射液大鼠皮下給藥有抗早孕作用。天花粉注射液對大鼠和小鼠有抗癌作用,還有抗艾滋病病毒,降血糖等作用。天花粉製劑臨床上用於治中期妊娠、死胎、過期流產等引產。
化學成分
從鮮根汁中分離出天花粉蛋白(TCMLIBicho-santhin)。還得到多種氨基酸:α羥甲基絲氨酸(α-hydrox-ymethylser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瓜氨酸(thrionine),絲氨酸(serine),穀氨酸(glutamic acid),蘇氨酸(threonine),甘氨酸(glycine),纈氨酸(val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組氨酸(histidine),賴氨酸(lysine),精氨酸(arginine),鳥氨酸(ornithine)以及肽類(peptide),核糖(ribose),木糖(xylose),阿拉伯糖(arabinose),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等;根含具有隆血糖作用的多糖;栝樓根多糖(TCMLIBichosan)A,B,C,D,E;根莖含具有抗癌和免疫活性的多糖,系由葡萄糖,半乳糖,果糖(fructose),甘露糖(mannose),木糖和小量蛋白質組成。鮮根還含7-豆甾烯-3β-醇(stigmasta-7-豆甾烯-3β-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stigmasta-7-en-3β-3-O-β-D-glucopyranoside),瀉根醇酸(bryonolic acid),葫蘆苦素(cucur-bitacin)B及D、23,24-二氫葫蘆苦素(23,24-dihydrocucurbitacin)B。[5]
臨床應用
①治百合病渴:栝蔞根、牡蠣(熬)等分。為散,飲服方寸匕。(《永類鈐方》)
②治大渴:深掘大栝蔞根,厚削皮至白處止,以寸切之,水浸一日一夜,易水經五日,取出爛舂碎研之,以絹袋濾之,如出粉法干之。水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作粉粥,乳酪中食之,不限多少,取差,止。(《千金方》)
③治消渴,除腸胃熱實:栝蔞根、生薑各五兩,生麥門冬(用汁)、蘆根(切)各二升,茅根(切)三升.上五味細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
④治黑疸危疾:瓜蔞根一斤,搗汁六合,頓服,隨有黃水從小便出,如不出,再跟。(《簡便單方》)
⑤治小兒忽發黃,面目皮肉並黃:生栝蔞根搗取汁二合,蜜一大匙,二味暖相和,分再服。(《廣利方》)
⑥治虛熱咳嗽:天花粉一兩,人參三錢。為末,每服一錢,米湯下。(《瀕湖集簡方》)
⑦治癰未潰:栝樓根、赤小豆等分。為末,醋調塗之。(《證類本草》)
⑧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天花粉一兩,貝母五錢,雞蛋殼十個。研面,每服二錢,白開水送下。(《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
⑨治癰腫:栝蔞根,苦酒熬燥,搗篩之。苦酒和塗紙上攤貼。(《食療本草》)
⑩治乳頭潰瘍:天花粉二兩,研末,雞蛋清調敷。(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⑾治產後吹乳,腫硬疼痛,輕則為妒乳,重則為乳癰:栝蔞根一兩,乳香一錢。為末,溫酒調下,每服二錢。(《永類鈐方》)
⑿治天泡瘡:天花粉、滑石等分。為末,水調搽。(《苷濟方》)
⒀治楊梅天泡:天花粉、川芎各四兩,槐花一兩。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空心淡薑湯下七、八十丸。(《簡便單方》)
⒁治跌打損傷,胸膛痛疼難忍,咳嗽多年不止:天花粉不拘多少,每服二錢,用石膏豆腐鹵調服。(《滇南本草》)
⒂治瘡疹入眼成翳:栝蔞根半兩,蛇皮二錢。上同為細末,用羊肝一個,批開,入藥末二錢,麻纏定,米泔煮熟,頻與食之。未能食肝,乳母多食。(《閻氏小兒方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