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寧德民族中學

寧德民族中學(寧德市民族中學)創建於1958年, 位於我國畲族人口最為聚居的福安市,是首批七所「全國民族中學示範校」之一[1],福建省一級達標學校,福建省創辦最早、唯一以畲族學生為主的少數民族重點完中。

目錄

辦學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110畝,初中校區40多畝(富春校區),高中校區70畝(扆山校區),現有66個教學班(初中32個班、高中34個班),學生3323人,少數民族生比例占50%左右,主要來自全市九個縣、市、區。學校現有教職工242人,其中專任教師215人、研究生學歷30人,正高級職稱1人,高級職稱64人,中級職稱66人;特級教師4人,省教學名師培養對象1人,寧德市名師工作室名師8人,寧德市教學名師7人(培養對象5人),省級學科帶頭人9人(含2個培養對象),寧德市學科帶頭人4人(含3個培養對象);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省級骨幹教師3人,寧德市骨幹教師21人(含3個培養對象)。學校承擔着為閩東20多萬少數民族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

明確目標

在新一輪的教育競爭中,我校在辦學理念和辦學定位上積極探索,突破固有模式,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正逐步向「教育理論上有建樹,辦學路子上有特色,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上有成就,學生成才模式上有新路」的現代化學校邁進。我校將「學生至上,育人為本,為未來育人,育未來有用的人」作為育人的目標,全面培養具有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健全人格,強壯體魄的可持續發展人才。在實現觀念轉變中,學校注意向全體教師進行教育改革新思想宣傳教育,反覆組織學習、討論,明確提出了「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的民族素質教育目標,在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工作中努力地去追求「處處是創造天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思想境界。力爭辦學水平評估一級達標,成為省級素質教育達標學校,確保省級文明學校榮譽,建成福建省民族教育的窗口。

注重質量

教育質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線,作為全省唯一的少數民族重點中學,我校在凸顯了少數民族教育工作特色的同時,着重抓教育質量,通過努力,教育質量明顯提升,主要有:一是學校成為培養閩東地區高級民族人才的搖籃,辦學以來共培養了近3萬名中學生,為高校輸送4千餘名大學生,近千名研究生。近年來,每年高考均有200多名少數民族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深造,不少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科大中央民族大學廈門大學等重點大學,如2004年高考包攬了福安市文科的前四名。二是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民族幹部和經濟發展的帶頭人,據不完全統計,我校培養的少數民族科級幹部有300多名,以福安市為例,21個鄉(鎮),有10多個鄉(鎮)主要領導均為我校畢業生。有的還成為傑出代表,如國家人事部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的藍秀珍以及各級領導幹部鍾安、鍾明森、雷春美等等。三是直接為畲鄉培養了建設人才,成為建設畲鄉的骨幹力量。作為重點中學要為高校輸送優秀新生是毋庸置疑的,作為民族中學還必須讓未能升學的少數民族學生有一技之長,能在「為民致富」中發揮作用,讓他們在校所學知識能用得上。在經濟文化落後的少數民族偏遠山村,高中畢業生是屈指可數的,既培養他們的自強意識,又教給他們一些實用技術,讓他們成為建設畲村的帶頭人。近年來我們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既有一定實用技術,又有一定市場經濟知識的畲族學生,這批學生畢業後大部分成為農村 「為民致富」的帶頭人,成為建設畲鄉,改變落後面貌的骨幹力量。   

這些辦學成績得到了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葉飛、曾志等革命老前輩曾經為我校題詞;近年來,溫家寶賈慶林、項南、陳光毅、胡平、陳明義、滕藤、江家福等國家、省、市領導蒞臨我校視察指導。學校先後榮獲30多項國家、省、市級表彰。2001年被全國民族中學教育協會評為首批七所之一的「全國少數民族中學示範校」;2002年被國家教育部、國家民委評為「全國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先進集體」;2005年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2005年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評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2007年被共青團中央、國家民委、全國青聯評為第五屆全國各族青年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獎,連續九次被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學校」稱號[2]

視頻

寧德民族中學 相關視頻

寧德市民族中學舉行高考出征儀式
寧德民族中學招生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