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戰
《安戰》取義於「固守不動」,其要旨是闡述防禦作戰如何固守待敵的指 導原則問題。它認為,對於遠來氣銳而又急欲決戰的進攻之敵,只有採取「安守勿應,以待 其敝」的方針,才能最後戰勝敵人。戰爭實踐的經驗表明,面對強敵進攻,在自己尚不具體速戰取勝條件的時候,採取「安守勿應,以待其敝」的防禦作戰方針,無疑是穩妥而正確的決策。
目錄
原文
凡敵人遠來氣銳,利於速戰;我深溝高壘,安守勿應,以待其敝。若彼以事撓我求戰, 亦不可動。法曰:「安則靜。」① 三國蜀將諸葛亮率眾十餘萬出斜谷,壘於渭水之南。魏遣大將司馬懿拒之,諸將欲往渭北以待之,懿曰:「百姓積聚皆在渭南,此必爭之地也。」遂率軍而濟,背水為壘。因謂諸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②,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③,則諸軍無事矣。」亮果上五丈原。會有長星墜亮之壘,懿知其必敗。時朝廷以亮率軍遠入,利在急戰,每命懿持重,以俟其變。亮數挑戰,懿不出,因遺懿以巾幗婦人之飾。懿終不出。懿弟孚書問軍事,懿復曰;「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持兵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與之對壘百餘日,會亮病卒,諸將燒營遁走,百姓奔告,懿出兵追之。亮長史楊儀反旗鳴鼓,若將向懿者。懿以歸師不之迫,於是楊儀結陣而去。經日,行其營壘,觀其遺事,獲其圖書、糧食甚眾。懿審其必死,曰:「天才奇才也!」辛毗⑤以為尚未可知。懿曰:「軍家 所重,軍書密計、兵馬糧食,今皆棄之,豈有人損五臟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關中多蒺 藜⑥,懿使軍士二千人⑦着軟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著屐,然後馬步俱進。追到赤岸⑧,乃知亮已死。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懿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
注釋
①安則靜:語出《孫子兵法·勢篇》。
②武功:漢置縣。故址在今陝西武功西。
③五丈原:古地名。位於今陝西寶雞東南之斜谷口西側,渭水經其北自西向東流。
④楊儀: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字威公。諸葛亮以其為長史,協助處理軍務和籌劃糧秣。亮死後,自恃其誅殺魏延功高,因職低不滿,與尚書令蔣琬爭權而獲罪入獄自殺身死。
⑤辛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字佐治。初從袁紹,後歸曹操,任丞相長史。魏文帝時任侍中,明帝時封穎鄉侯。
⑥蒺黎:一種果被帶刺的草本植物,部隊經此叢生之地,影響行軍作戰。
⑦二千人:馬本及諸本皆誤作「三千人」,今據史校改。
⑧赤岸:馬本及唐本皆誤作「亦岸」,今從王本。赤岸,位於今陝西留壩東北。 ⑨本篇史例出自《晉書·宣帝紀》。
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與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明初詩文三大家[3]」。
作品介紹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明代軍事著作,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4]而問世,這無論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並一再刊行,廣為流傳。明弘治十七年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李贊,稱該書是「極用兵之妙」,在兵家視之。
《百戰奇法》是中國古代分條論述戰法的兵書。約成書於北宋末。明崇禎本《韜略世法》稱該書為南宋末謝枋得編輯,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後被更名為《百戰奇略》,題明劉基撰,實系清人偽托。現有明刻本存世,10卷,3萬餘字[5]。
視頻
安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百戰奇略》簡介,快照頁 - 搜狗百科,2019-11-05
- ↑ 悲劇性結局,朱元璋第一謀臣劉基為何被毒死,人民網,2006-11-10
- ↑ 明初詩文三大家,中華典藏
- ↑ 在歷史長河中,世界上有哪些經典軍事理論和著作?,網易,2019-03-22
- ↑ 百戰奇法,豆丁網,200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