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宜兰五谷庙

宜兰五谷庙
图片来自lanyangnet

宜兰五谷庙,旧称先农坛,是位于台湾宜兰县宜兰市神农里的神农庙。旧庙身被列为宜兰县文化资产

目录

历史沿革

宜兰设厅纳入清朝版图后,嘉庆十七年(1812年),通判翟淦依照大清体制,奉建先农坛于宜兰城南门外,坐北向南,即今中山路与旧城南路的交会口。位在宜兰市神农里,近旧宜兰监狱。

道光五年(1825年),升倅吕志恒安设牌位,加以修葺。咸丰二年(1852年),先农坛因为不堪道光二十八、二十九年间风雨侵袭,全部倒塌,神像暂移供于宜兰武庙内。咸丰八年(1858年),通判富谦认为近年来雨水不畅,田禾经常受损,是因旧坛址“砂水坐向不相朝”,所以改变方向坐东面西,并立重建先农坛碑,以资记念。护龙、门屋及围墙为同治年间所作。

日人曾强占庙地为日本宪兵队营区,直至1913年12月11日宪兵队撤出。正殿于1920年曾由阿元师(陈荣元)及阿枝师重修屋顶及泥水部分。庙曾由日僧接管,安奉石观音。原先铺红瓦的硬山式屋顶护龙,少数在这时期置换为水泥瓦,因而正脊出现日式鬼瓦以为收头。

战后时期,僧侣归还五谷庙,信徒清除佛堂设施,恢复其昔日庙观,但护龙为他人占用。1962年,正殿受损于欧珀台风,于1964年依原貌重修。正殿除正面排楼面、两侧斗砌山墙及所有石珠为原物外,原有明间桁檩腐蚀处削锯后,改用于左右次间,其馀构件不足处才购买新的桧木补足。庙貌仅存两侧护龙、门屋及围墙为前清时期所建,其馀均曾整修或改建,如戏台、山门以及破坏正殿外观的遮雨棚均为战后改建或增筑。

1985年,内政部宣布解除重建先农坛碑的古迹列管。后来,由于白蚁蛀蚀严重、庙宇活动空间不足,庙方规划拆除庙宇重建,引起文保人士关切。

2016年11月27日,宜兰县政府文化局举行文资审查会议,决议将五谷庙登录为历史建筑。文化局会马上启动紧急加固,并向中央申请调查研究计画。五谷庙管理委员会副主委尤赞辉获知,表示反对登录历史建筑,表示一定要重建。

经过庙方和文化局多次协调,终于达成共识。原本的旧庙以新台币总经费为两百三十四万元拆解,每一个建筑元件编号保存,再依照原先建筑结构重组,改旋转90度坐南朝北,重立于新庙右侧龙边。旧庙会规划成神农文物馆,让庙方的农机具可以入馆保存陈设,展现神农信仰和农业文化。

2017年9月7日,启动旧庙解体。原址要盖的新庙预计两层楼高,需要一亿元经费,工期三年。第六届主委林明昌计画增建地下停车场,来增加庙方收入及以疏解周边停车问题。

祭祀活动

在清治时期,先农坛左方另有五谷神祠,凡是耕耤、迎春、常雩都在此祭拜。另因五谷神祠主祀神农大帝,自创设以来即有米商及医药商成立神明会,如由中药商成立的振兴会、药商会,由米商成立的大有社、同丰会等。因日本人曾禁止庙内庆典活动,故此庙有庙外炉主承接制。

五谷庙供奉有六名清朝官员的长生牌位,分别是台湾府知府陈蒸、噶玛兰通判翟淦仝卜年董正官王文棨台湾兵备道熊一本。熊一本并未真正在宜兰任职,但是推断是某一举措泽被噶玛兰,为此获得供奉长生禄位。宜兰史教授陈进传表示这六位官吏长生禄位,过去应该是现在宜兰市度小月餐厅附近在祭拜杨廷理的杨公祠内,可能由于宜兰设学建立考棚等,杨公祠没落无踪,形成了现在杨廷理牌位在吴沙祠,其馀六官吏的禄位由五谷庙供奉。

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庙方会以竹纸编制春牛一头,置于庙埕供信徒摸耳、头、尾等。至元宵夜,庙方将春牛游街后,回至庙埕后由地方首长鞭打春牛三下,以示新年已过,表示牛须下田工作。之后烧春牛,其灰屑由信徒取回撒在田园或置于店铺,以求五谷丰收、市井满银。

寺庙

东亚传统宗教供奉神灵神话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统称为庙宇[1]

一般包括道观佛寺庙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祠堂家庙,但一些圣贤的家庙亦受宗族以外的信众参拜,故这些家庙同时事实上有著祭祀以及让信众祈求庇佑用的性质。道教宫观可称宫庙,佛教寺院可称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称祖庙宗庙,皇家太庙明堂则合称为庙堂

由于东亚传统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响、习合的情况,如佛道双修、三教合流神佛习合等,加上与民间信仰巫觋宗教合流,因此庙宇的名称、性质多变,甚至同一间庙宇同时具备多种性质。

建筑

除了一些单体式且不设前院的庙宇外,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为入口,如神道坊(庙宇牌坊)、山门鸟居等,也代表进入庙宇结界范围。入门之后为神道,可通往参拜之处。

庙宇主体建筑称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后来也指供奉仙真圣贤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宝殿,有些则称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规模较大的寺庙常有多个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庙宇周围会有镇守の森,有守护庙宇的神圣意义,也有些是作为风水林

类型与名称

“观”,原指宫殿的高大门,后因历代帝王常请方士或道士夜观星象、制定历法于“观”,后来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观,也作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筑物名称,如玄妙观白云观。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会以“宫”命名,两者又合称“宫观”。

民间信仰中的寺庙命名多元,传统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为帝、后、妃或王爷级的寺庙才会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宫”命名。例如妈祖曾先后在元代清代皇帝册封为天妃、天后,于是部分妈祖庙命名为天妃宫、天后宫;关羽被尊为协天大帝,于是一些关帝庙也命名为协天宫;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庙宇也会称为“宫”,如香港、澳门一些由民间释教信徒开设的观音庙名为水月宫。今日多数神庙都称“宫”。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为高阶神明的庙宇,供奉三清的庙宇名称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名称包含北极殿、真武殿等。

寺庙原指“寺院”“寺”原系朝廷办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为官廨别称。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曾将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中居住,因几个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中某某院也逐渐成为僧人居所代称。故后世称为寺或院,佛教僧侣修行、礼佛与居住的道场,如中国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与香港“三大古刹”之一“青山禅院”,并随著汉传佛教传播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琉球伊斯兰教之礼拜堂称之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来是指结草为屋,后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专指仅有女性出家众(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场所如新北市石碇区莲池庵。也有一些民间释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庙宇命名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庙宇也有命名为“庵”如福州白龙庵

”本来指位于山窟或依山崖处据险而筑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也常命名为清水岩

“洞”系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后来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因为民间释教与民间信仰合流,而成为庙的代名词之一。

儒教的寺庙包括祭祀孔子孔庙,以及祭祀圣贤、烈士、祖先的“”,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贤的祠又被民众视为祈福消灾的神明,遂与民间信仰结合变成民间寺庙,例如祭祀诸葛亮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庙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处,部份庙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岁代天府、奉祀池府千岁海埔池王府、奉祀张李莫府三千岁的五条港安西府、奉祀张天师天师府或广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审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厅,作为庙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湾斋教扶乩之场所亦常称为“堂”,例如壹善堂劝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菩提讲堂一贯道场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圣堂”等。

“坛”是举行祭祀的高台,在古代东亚常与政府祭祀相关,如天坛地坛先农坛、厉坛等,其中天坛、天公坛也成为常见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名称,如新竹天公坛台湾首庙天坛。另外,一般私人设立的神坛也常称“某某坛”。

“庙”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为祭祀场所名称,如武庙文昌庙文武庙妈祖庙王爷庙城隍庙义民庙、祭祀后羿三嵕(zōng)庙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庙称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对于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称为神宫,小型的神社则称为“”,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传统信仰中的寺庙,除了与中国相同的类型外,村社里还有一种称为“亭 (越南)|Đình”的寺庙,供奉村社保护神。

琉球神道的祭祀场所称为“御岳”,其中一些属于寺庙形式。

参考文献

  1. 道教宫庙组织或管理章程范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