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绿松石象牙杯
嵌绿松石象牙杯是商朝晚期牙雕,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嵌绿松石象牙杯高30.5厘米,口径11.2厘米,口壁厚0.1厘米。牙质作米黄色。上部敞口唇薄,中部微有收敛,腹腔下部安有圆形底,底部比口部稍小,杯身嵌有绿松石。
商嵌绿松石象牙杯显示了古代匠人的工艺才能,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增添了新的光辉,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1]
目录
历史
以象牙作为雕刻材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曾发现过象牙阴刻双鸟朝阳饰件、象牙雕圆形器和象牙雕鸟首饰器。
如今,象牙贸易已在中国被禁止,牙雕技艺也在寻求以其他材质替代的传承与发展。那些历经岁月而保留至今的象牙制品,也就成了不可复制的孤品。
商嵌绿松石象牙杯,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更被誉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巾帼将军。根据甲骨文中记载,妇好不但参与朝政,还主持祭祀,是武丁的得力助手。武丁是商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代雄主,他能征善战,继承王位 之后,立志复兴商朝。通过一连串的战争,他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其东征西讨的将军正是他的王后妇好,她曾打败了周围20多个独立的小国。[2] 妇好墓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能与甲骨文相印证,断定墓主人明确身份与墓葬相对年代,并未被盗掘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墓中出土的陪葬物十分丰富,发现了几千件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和近7000枚的贝壳货币,表明妇好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
嵌绿松石象牙杯共出土2件,分别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两件形制基本相同,分别高30.5厘米、30.3厘米。[3]
形制
嵌绿松石象牙杯牙质作米黄色。杯身似觚,圆口薄唇,中腰微束,底较小,装鋬处有上下相对的小孔,口、颈、腹、足各饰兽面纹三组,在兽面纹的眼、眉、鼻或尾上各镶嵌有绿松石片,均以雷纹为地。鋬作夔龙形,龙头向上,眼睛镶嵌绿松石。宽尾,尾垂至杯底,同样以雷纹为地。在龙背中部雕一突出的兽头,双角竖起,眼睛和眉毛均镶嵌绿松石。
整个象牙杯通体饰满饕餮纹以及兽面纹。这与商代象牙器皿纹饰多模仿青铜器纹饰的时代特点十分相符。杯身图案结构清晰,统一中又有变化。上下两边口为素地宽边。中间则由绿松石的条带分为四段,每段分别刻有饕餮纹和夔纹等纹饰,绿松石镶嵌于饕餮和夔的眼、眉、鼻等位置。其中有一大三角纹刻于杯身,也以绿松石镶嵌,使纹饰更加醒目。鋬上有上下相对的小圆榫,插入杯身,制作精致,纹饰繁缛。
这件象牙酒器,工匠们因才制器,极费心思。先是雕好杯身及手柄,然后将杯内外打磨平整光滑,再描绘好纹饰,接著用刻刀雕出各组纹饰,最后用配制好的绿松石镶嵌于表面。[4]
文物价值
嵌绿松石象牙杯,综合了立体、线刻、浮雕、镶嵌等多种工艺,表现了巧妙的艺术构思,为商代象牙雕刻中最为名贵的精品,也是上古时期非常罕见的牙制艺术品。
嵌绿松石象牙杯器体高大,图案富丽,工艺精巧,体现了商代象牙雕刻工艺的卓越技巧。它显示了古代匠人的工艺才能,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增添了新的光辉。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将商嵌绿松石象牙杯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5]
参考文献
- ↑ 商嵌绿松石象牙杯,百度百科
- ↑ 女战神妇好的酒器:嵌绿松石象牙杯,知乎
- ↑ 嵌绿松石象牙杯 封存进历史的国宝!,今日头条,2018-10-05
- ↑ 嵌绿松石象牙杯 封存进历史的国宝!,今日头条,2018-10-05
- ↑ 商嵌绿松石象牙杯,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