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饕餮紋,又稱獸面紋,中國的一種傳統紋飾,有濃厚的神秘色彩。是突出動物面部的抽象化圖像,形態猙獰可怖,盛行於史前、商代和西周初期。
「饕餮紋」一詞乃後世約定俗成,並非商周時代的原名。戰國末年《呂氏春秋·先識》提到:「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據此,北宋時的古器物圖錄將青銅器上突出動物頭部的紋飾,稱為「饕餮」。如呂大臨《考古圖》記癸鼎說:「中有獸面,蓋饕餮之象。[1]」自此流行饕餮紋一詞,也有學者主張改稱為獸面紋。
圖像
饕餮紋的典型特徵是,有一個正面的獸頭,有對稱的雙角、雙眉、雙耳,以及鼻、口、頷等,有的在兩側有長條狀的軀幹、肢、爪和尾等。餘下空間多填以雲雷紋。饕餮上有類似水牛的角、老虎的鼻和鳥的羽毛。布局一般為:以鼻樑為中線,兩側作對稱排列,成獸面形象,大眼、有鼻、雙角,通常沒有下唇。也有使用兩個夔紋對稱排列,組成饕餮形象的例子。
學者把商代和周代的饕餮紋分為4型:「獨立獸面紋」、「歧尾獸面紋」、「連體獸面紋」與「分解獸面紋」。獨立獸面紋無體無尾,而分解獸面紋是到殷墟二期才興起的,軀體和尾變化為線條,足、爪則已消失。
饕餮紋這種將左右對稱的側面,組合成正面的圖案的手法,人類學家稱作「分割再現」或「分割描寫」。在古代美洲,運用類似手法的怪獸圖案也很常見,有的與饕餮紋酷似。
來源
有些學者認為,饕餮紋是以動物,如龍、老虎、水牛、羊為原型。有些學者則認為,饕餮紋源自幫助巫師溝通人神的神獸。也有學者認為,饕餮紋源自史前的太陽神圖像,加繪面部及野生動物的器官而成。
發展
饕餮紋最早見於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良渚文化的玉器上,但沒有角、軀幹和尾。山東龍山文化也有在玉器上刻上饕餮紋[2],但實例只有一個。二里頭文化中,有一種特有的青銅牌飾,上亦有饕餮紋。
商代青銅器,尤其是尊、卣、鼎、罍之上,大部分都有饕餮紋,而且占器物的最主要部分。與商朝同期的四川三星堆文化,在青銅器尊、罍上也使用饕餮紋,圖像與商代的稍異。周初仍然流行饕餮紋,到西周中期歸於衰落。
饕餮紋後世仍偶有使用,如第五套人民幣20元紙幣正面印有饕餮紋。
意義
「殷人重鬼」,商代饕餮紋有其宗教意義,但具體意義何在,學者眾說紛紜。有些學者認為,饕餮紋上的神獸,幫助巫師溝通天地人神,是巫師的助手。也有學者認為,這些神獸是氏族所祭祀的自然神或遠祖神,是受神之命,降雨並帶來豐收的神祇。也有學者主張,這些神獸就是神本身,饕餮紋就是神的臉。
視頻
饕餮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考古圖<子部,譜錄類,器物之屬,考古圖,卷一>:中有獸面葢饕餮之象呂氏春秋曰周鼎着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國學大師
- ↑ 齊魯瑰寶推選大賽之山東文物21號: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獸面紋玉圭,齊魯網,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