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光
張汝光(1914~2000),原名張汝秀,河南省澠池縣張村鎮荊村人。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30年入伍到馮玉祥部隊當看護兵,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目錄
人生經歷
1930年到馮玉祥部隊當看護兵。「中原大戰」後被南京政府收編,編入孫連仲的第26路軍,1931年3月調往江西「剿共」,12月,參加「寧都起義」[1],後被分配至紅3軍9師軍醫處工作。
1932年1月,張汝光入中央紅軍軍醫學校學習,1933年3月留校工作。之後,先後調總衛生部工作、中央紅色醫院工作。不久,任衛生學校附屬醫院二所所長兼主治醫生。是年秋,中央紅軍一部入閩作戰,張汝光奉命到福建寧化後方醫院二所幫助工作。在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負責傷病員救治工作。
1934年10月,張汝光任紅星醫院第三所所長,帶領100餘人,用擔架抬着60餘名傷病員隨中央紅軍長征。
1935年6月,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任紅軍總司令部衛生所所長。
193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9月任紅32軍衛生部長,10月同紅一方面軍會師並率領醫護人員參加了甘肅環縣山城堡戰役的衛生醫療工作。
1937年春夏,部隊暴發流感,張汝光組織醫護人員全力治療並在部隊開展衛生運動,對保護部隊戰鬥力、提高醫護人員業務水平,起到很大作用。抗日戰爭爆發後,張汝光任八路軍120師醫務主任。
1938年12月隨部隊赴冀中地區堅持抗日游擊戰,協助著名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大夫製作被命名為「盧溝橋」的手術醫療用品馱架。使用這種馱架,僅用三四頭牲口,就能載完為100名傷員做手術的全套醫療設備,提高了戰地救治效率[2]。針對平原地區游擊戰地救護工作特點,採取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辦法,有效開展傷員救治工作。率領醫療隊先後參加平西、陳莊以及反擊山西頑軍等戰役。
1942年9月任晉綏軍區衛生部副部長兼醫務主任。
1944年,擔負黃河以東晉綏軍區首長和直屬隊的醫療衛生保健工作。同時在興縣政府的幫助下,把各地有名的中醫請來組成3個中西醫聯合診所,並興辦民眾醫院,還在蔡家崖建立初步分科的醫療門診部。抗日戰爭勝利後,張汝光率30多名衛生幹部,隨同從延安赴東北的1000餘名幹部,到達瀋陽,被任命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後為東北民主聯軍)衛生部副部長、西滿軍區衛生部部長。
1946年7月秀水河子戰鬥時,正值數九寒天,為了不讓傷員受凍挨餓,張汝光動員和組織群眾力量,及時解決幾百名傷員的食宿問題,後又動員、組織留用的日本醫護人員和地方醫護人員為傷病員治療,開創了西滿地區衛生工作新局面。
1948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西線衛生部部長、第四野戰軍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參加了遼瀋戰役的醫療保障工作。在錦州作戰中張汝光發出「村村設醫院,家家做病房,人人當看護」的號召,除急需手術的重傷員留在基地醫院外,其餘大批傷員有計劃地分類後送,使上萬名傷病員得到及時治療和妥善安置。參與了平津戰役和渡江戰役的衛生醫療的組織領導工作。
1949年6月兼任華中軍區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新中國成立後,張汝光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衛生部副部長兼中南軍區武漢陸軍醫院院長,後任中南軍區衛生部部長。
1952年,率中國衛生代表團赴蘇聯,進行了逾半年的醫學研究、醫療保健、衛生防疫、幹部培訓以及藥材管理考察,學習有益經驗,為全國全軍的衛生事業建設起到一定作用。
1953年任廣州軍區衛生部部長。
1955年10月任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並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66年3月任總後勤部衛生部部長。「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反革命集團的迫害。
1973年恢復工作,任總後勤部副部長。
1975年8月至1978年7月,兼任總後勤部衛生部部長。積極撥亂反正,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恢復了幾所軍醫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率領軍事醫學代表團到蘇聯、羅馬尼亞、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考察訪問。
1983年初離開一線工作崗位,還兼任國家愛衛會委員、全軍科技裝備組副組長等職務,繼續為部隊和地方的衛生事業工作。
1989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視頻
張汝光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寧都起義,西陸網
- ↑ 白衣戰士 開國將軍——畢生奮戰在部隊衛生戰線的老紅軍張汝光少將,看點快報,20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