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功能不全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何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左心衰竭最常见。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在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出现右心衰竭时,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1]
目录
慢性心力衰竭简介
慢性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有心功能不全综合征或心力衰竭综合征之。在早期,通过代偿调节,尚能使心室每搏排血量(心搏量)和每分排血量(心排血量),满足休息和活动时组织代谢的需要;在后期,即使通过充分代偿调节已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搏量和心排血量。前者称为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的代偿期,亦称潜在性、代偿性或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后者称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期,亦称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由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期大多有各器官阻性充血(或瘀血)的表现,因而通常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亦称有症状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症状体征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何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
左心衰竭
- 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主要由于急性或慢性肺瘀血和肺活量减低所引起,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一种表现,病人常在熟睡中憋醒,有窒息感,被迫坐起,咳嗽频繁,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 咳嗽,咳痰,咯血,是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若支气管粘膜下形成的扩张的血管破裂,则可引起大咯血。
- 其它:可有疲乏无力,失眠,心悸,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等。
右心衰竭
- 上腹部胀满:是右心衰竭较早的症状,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上腹部胀痛。
- 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竭的一个较明显征象。
- 水肿:心衰性水肿多先见于下肢,呈凹陷性水肿,重症者可波及全身,下肢水肿多于傍晚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减轻或消失。
- 紫绀:右心衰竭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紫绀。
- 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神经过敏,失眠,嗜睡等症状。
- 心脏体征:主要为原有心脏病表现。
全心衰竭
是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当右心衰竭出现之后,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有所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等表现为左右心室同时衰竭者,肺淤血征往往不很严重,左心衰竭的表现主要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慢性心力衰竭病因
成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和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其它较常见的病因有心肌炎、肾炎和先天性心脏病。较少见的易被忽视的病因有心包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退、贫血、脚气病、动静脉瘘、心房粘液瘤和其他心脏肿瘤、结缔组织疾病、高原病及少见的内分泌病等。上述心力衰竭的基本原因,可通过下列机理影响心功能,引起心力衰竭。
- 原发性心肌收缩力受损 包括心肌梗塞、心肌炎症、变性或坏死如风湿性或病毒性心肌炎、白喉性心肌坏死、心肌缺氧或纤维化如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等、心肌的代谢、中毒性改变等,都使心肌收缩力减弱而导致心力衰竭。
- 心室的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 肺及体循环高压,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或肺动脉瓣狭窄等,均能使心室收缩时阻力增高、后负荷加重,引起继发性心肌舒缩功能减弱而导致心力衰竭。
- 心室的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瓣膜关闭不全、心内或大血管间左至右分流等,使心室舒张期容量增加,前负荷加重,也可引起继发性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力衰竭。
- 高动力性循环状态 主要发生于贫血、体循环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脚气性心脏病等,由于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排血量增多,也能引起心室容量负荷加重,导致心力衰竭。
心室前负荷不足 二尖瓣狭窄,心脏压塞和限制型心肌病等,引起心室充盈受限,体、肺循环充血。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因如下:
- 感染 呼吸道感染为最多,其次为风湿热。在儿童风湿热则占首位。女性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亦常见。亚急性感染性心膜炎也常因损害心瓣和心肌而诱发心力衰竭。
- 过度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 钠盐摄入过多。
- 心律失常 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
- 妊娠和分娩。
- 输液,特别是含钠盐的液体、输血过快和或过多。
- 洋地黄过量或不足。
- 药物作用 ①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体内儿茶酚胺的消耗药物如利血平类,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如胍乙啶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维拉帕米等;②水钠潴留,激素和药物的应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造成水钠潴留。[2]
- 其它 出血和贫血、肺栓塞、室壁膨胀瘤、心肌收缩不协调、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
一、心力衰竭的治疗:
1.休息。
2.控制钠盐摄入:减少钠盐的摄入,可减少体内水潴留,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
3.利尿剂的应用。常用利尿剂:
- 噻嗪类:双氢克尿塞、氯噻酮等。
- 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钠,丁苯氧酸。
- 保钾利尿剂:安替舒通,氨苯喋啶。
- 碳酸酐酶抑制剂:醋氮酰胺。
4.血管扩张剂的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减轻前或(和)后负荷来改善心脏功能。可为分;
- 静脉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和硝酸盐类等;
- 小动脉扩张剂,如肼苯哒嗪、敏乐啶等;
- 小动脉和静脉扩张剂,如硝普钠、酚妥拉明、哌唑嗪、巯甲丙脯酸等。静脉扩张剂可减轻后负荷。
加强心肌收缩力
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常用制剂:如毒毛旋花子甙K、G、西地兰、地高辛、洋地黄叶、洋地黄毒甙等。
其他治疗
1、有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
2、并发症及其治疗:心力衰竭时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治疗如下:
- 呼吸道感染:较常见。
- 血栓形成和栓塞。
- 电解质紊乱。
二、积极防治病因及诱因
慢性心力衰竭饮食保健
慢性心衰竭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低热量、低盐、富含维生素、易于消化、不易产气的食物。如果缺钾可食用含钾高的海带、紫菜、瘦肉、橘子等。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有利于保护心肌。
慢性心衰竭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少吃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不吃腌制食品,最好不吃用碱或小苏打制作的食品
慢性心力衰竭预防护理
主要有三方面:
- 积极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 避免各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防治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避免过劳,控制心律失常,限制钠盐,避免应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对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已有心功能不全者应节制生育。[3]
- 积极防治影响心功能的合并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等。
对于以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应注意进行以下的预防措施:
预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适量活动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饮食宜清淡少盐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充血,其次是周围组织灌注不足。临床上习惯于按心力衰竭开始发生于哪一侧和充血主要表现的部位,将心力衰竭分为左侧心力衰竭、右侧心力衰竭和全心衰竭。心力衰竭开始发生在左侧心脏和以肺充血为主的称为左侧心力衰竭;开始发生在右侧心脏并以肝、肾等器官和周围静脉淤血为主的,称为右侧心力衰竭。两者同时存在的称全心衰竭。以左侧心力衰竭开始的情况较多见,大多经过一定时期发展为肺动脉高压而引起右侧心力衰竭。单独的右侧心力衰竭较少见。
左侧心力衰竭
可分为左心室衰竭和左心房衰竭两种。左心室衰竭多见于高心病、冠心病、主动脉瓣病变和二尖瓣关闭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心脏炎是儿童和少年患者左心室衰竭的常见病因。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压力明显增高,也有肺充血表现,但非左心室衰竭引起,因而称为左心房衰竭。
一,症状
- 呼吸困难 是左侧心力衰竭最主要的症状。肺充血时肺组织水肿,气道阻力增加,肺泡弹性降低,吸入少量气体就使肺泡壁张力增高到引起反射性呼气开始的水平。这就造成呼吸困难,且浅而快。不同情况下肺充血的程度有差异,呼吸困难的表现有下列不同形式: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及急性肺水肿。
- 倦怠、乏力 可能为心排血量低下的表现。
- 陈-施呼吸(Cheyne-Stokes respirATion) 见于严重心力衰竭,预后不良。呼吸有节律地由暂停逐渐增快、加深,再逐渐减慢、变浅,直到再停,约半至一分钟后呼吸再起,如此周而复始。发生机理是心力衰竭时脑部缺血和缺氧,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呼吸减弱,二氧化碳储留到一定量时方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增快、加深。随二氧化碳的排出,呼吸中枢又逐渐转入抑制状态,呼吸又减弱直至暂停。脑缺氧严重的患者还可伴有嗜睡、烦躁、神志错乱等精神症状。
二,体征
- 原有心脏病的体征。
- 左心室增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率增快,心尖区有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其中舒张期奔马律最有诊断价值,在患者心率增快或左侧卧位并作深呼气时更容易听到。左室扩大还可形成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产生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 交替脉 脉搏强弱交替。轻度交替脉仅能在测血压时发现。
- 肺部罗音 虽然部分左侧心力衰竭患者肺间质水肿阶段可无肺部罗音,肺充血只能通过X线检查发现,但两侧肺底细湿罗音至今仍被认为是左侧心力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阵发性呼吸困难或急性肺水肿时可有粗大湿罗音,满布两肺,并可伴有哮鸣音。
- 胸水 左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25%有胸水。胸水可局限于肺叶间,也可呈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胸水蛋白含量高,心力衰竭好转后逍退。
三,早期X线检查
肺静脉充盈期左侧心力衰竭在X线检查时仅见肺上叶静脉扩张、下叶静脉较细,肺门血管阴影清晰。在肺间质水肿期可见肺门血管影增粗、模糊不清,肺血管分支扩张增粗,或肺叶间淋巴管扩张。在肺泡水肿阶段,开始可见密度增高的粟粒状阴影,继而发展为云雾状阴影。急性肺水肿时可见自肺门伸向肺野中部及周围的扇形云雾状阴影。此外,左侧心力衰竭有时还可见到局限性肺叶间、单侧或双侧胸水;慢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还可有叶间胸膜增厚,心影可增大(左心室增大)。
右侧心力衰竭
多由左侧心力衰竭引起。出现右侧心力衰竭后,由于右心室排血量减少,肺充血现象常有所减轻,呼吸困难亦随之减轻。单纯右侧心力衰竭多由急性或慢性肺心病引起。
一,症状
主要由慢性持续淤血引起各脏器功能改变所致,如长期消化道淤血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肾脏淤血引起尿量减少、夜尿多、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肝淤血引起上腹饱胀、甚至剧烈腹痛,长期肝淤血可引起黄疸、心原性肝硬化。
二,体征
- 原有心脏病的体征。
- 心脏增大 以右心室增大为主者可伴有心前区抬举性搏动胸骨左缘心脏搏动有力且持久。心率增快,部分患者可在胸骨左缘相当于右心室表面处听到舒张早期奔马律。右心室明显扩大可形成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产生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吸气时杂音增强。
- 静脉充盈 颈外静脉充盈为右侧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半卧位或坐位时在锁骨上方见到颈外静脉充盈,或颈外静脉充盈最高点距离胸骨角水平10cm以上,都表示静脉压增高,常在右侧较明显。严重右侧心力衰竭静脉压显著升高时,手背静脉和其它表浅静脉也充盈,并可见静脉搏动。
- 肝肿大和压痛 出现也较早,大多发生于皮下水肿之前。肝肿大剑突下较肋缘下明显,质地较软,具有充实饱满感,边缘有时扪不清,叩诊剑突下有浊音区,且有压痛。压迫肝脏(或剑突下浊音区)时可见颈静脉充盈加剧(肝颈静脉返流现象)。
- 下垂性水肿 早期右侧心力衰竭水肿常不明显,多在颈静脉充盈和肝肿大较明显后才出现。先有皮下组织水分积聚,体重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才引起凹陷性水肿。水肿最早出现在身体的下垂部位,起床活动者以脚、踝内侧和胫前较明显,仰卧者骶部水肿;侧卧者卧侧肢体水肿显著。病情严重者可发展到全身水肿。
- 胸水和腹水 胸膜静脉回流至上腔静脉、支气管静脉和肺静脉,右侧心力衰竭时静脉压增高,可有双侧或单侧胸水。双侧胸水时,右侧量常较多,单侧胸水也以右侧为多见,其原因不明。
- 心包积液 少量心包积液在右侧心力衰竭或全心衰竭时不少见。常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时发现,并不引起心脏压塞症状。
- 紫绀 长期右侧心力衰竭患者大多有紫绀,可表现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青紫和色素沉着。紫绀是血供不足时组织摄取血氧相对增多,静脉血氧低下所致。
- 晚期患者可有明显营养不良、消瘦甚至恶病质。
实验室检查
- 静脉压增高 肘静脉压超过1.4kPa(14cmH2O)或重压肝脏1/2~1min后上升0.1~0.2kPa(1~2cmH2O)以上的,提示有右侧心力衰竭中国1425例正常成年人测定正常范围0.3~1.4kPa(3~14cmH2O),平均0.99kPa(9.9cmH2O)。
- 血清胆红质和谷丙转氨酶可略增高。
- 尿的改变 可有轻度蛋白尿、尿中有少量透明或颗粒管型和少量红细胞,可有轻度氮质血症。
- X线检查 示心影增大,上腔静脉增宽,右房、右室增大,可伴有双侧或单侧胸水。
应该怎样预防
- 休息 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而定。心功能互级,患者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心功能H级,应增加休息,但能起床活动。心功能Ill级,限制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心功能IV级,绝对卧床休息,原则上以不出现症状为限。
- 饮食 以高维生素、低热量、少盐、少油、富有钾、镁及适量纤维素的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对少尿患者应根据血钾水平决定食物中含钾量。
- 吸氧 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 排泄 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 皮肤及口腔重度水肿患者,应定时翻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呼吸困难者易发生口干和口臭,应加强口腔护理。
- 心理护理按本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视频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