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雙林寺
新加坡雙林寺 |
中文名稱;新加坡雙林寺 地理位置;新加坡大巴窯(ToaPayoh)區 修建時間;1908年 修建目的;紀念佛陀釋迦牟尼的誕辰和涅盤 |
島國的中部屬郊區,也就是今日的大巴窯(Toa Payoh)區一帶,百年前繫着一段奇特因緣,蓮山雙林寺在這裡創建了。寺院佇立在一片清幽福地上,地帶後方隆起,逐漸向前方略微傾斜,前端是低洼的灘地,兩側是青綠的樹叢,遠遠望去,那隆起的丘坡就像一朵清新脫俗的蓮花,浮在翠綠的荷葉上,"蓮山"即因此得名。而"雙林"一詞,據經典記載,佛陀在拘尼那城,外的娑羅樹下涅盤時邊的同根雙樹各一枯一榮,遂有大乘涅盤"常樂我"之比喻,藉此警句,提示大家謹記佛陀的教誨。[1]
目錄
大事記
1858年
中國正值列強入侵、社會動盪不安的時代,在東南沿海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的貧困農村裡有一位二十餘歲的年輕人,為了謀生,滿懷憧憬,隻身南渡,來到新加坡。他秉着華族的刻苦耐勞精神,從小本生意做起,在營藥方面很有心得,創立了知名的"萬山號"藥鋪;隨後他又設立錢莊--"福南號",提供薄利貸款,開創星洲華資銀行的先河。這位聰慧勤奮,有灼見的華裔企業家就是劉金榜。他在星洲商界及僑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個人也潛心學佛,熱心公益。
雙林寺的創建與劉金榜之間,有一段不可思議的因緣。
1898年
某夜,劉氏與其子啟祥,不約而同夢見海邊金光燦爛,一片祥瑞之兆。翌日前往一探究竟,正好遇上賢慧禪師等一行人自緬甸弘法後渡船抵達,劉金榜恭請諸位法師回家,四事供養,唯恐眾師回中國福建,慷慨地獻出50英畝土地,並籌募興建雙林寺。
劉氏倡議創建雙林寺的計劃,在當時的華人社會中,得到廣泛的支持,對於離鄉背井在異地謀生的華人來說,寺廟和會館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是鄉親們的聯繫情誼的地方,也是社群組織的核心處所,因此創寺事宜,令人鼓舞,海內外的華人,發起大心,慷慨捐輸。倡建人劉金榜出錢出力,是成就雙林寺興建大業的最大功臣,大有佛陀時代舍衛國城的須達多長者獻地布金的風範。
雙林寺開山住持禪師,祖籍中國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清末光緒年間出生於富裕之家,俗姓蕭;母親劉氏,夜夢龍女送花後妊娠,全家發願茹素。賢慧和弟弟性慧,天賦聰穎,深具善根,精研佛法;後來決心以佛法為依歸,懇請父母讓他們出家,父母欣然首肯,並將巨萬家資,創建清音寺和清德庵,男女分住二座寺庵。
1887年
神州怡山西禪寺住持微妙和尚路經惠安,游於清音寺,見賢慧禪師父子兄弟矢志修行,便為他們全家開示佛法,並舉行皈依儀式,禮微妙和尚為師。
1892年
賢慧禪師一行12人先往印度朝聖,再到錫蘭島上的欏伽山,見那裡山水奇秀,是用功辦道之處,就結茅廬,男女分棲,前後6年時間精進不歇。
光緒廿三年冬,緬甸仰光紳士高萬邦,得悉賢慧禪師在錫蘭楞伽山修行,專程恭請禪師們出山到緬甸弘法。
1898年
禪師們從緬甸經檳城、馬六甲海峽、取道新加坡返回中國,巧遇劉金榜,受其挽留,共謀興建雙林寺,禮請禪師為開山住持。最初興建的殿堂是後院的大法堂樓,下為附立的珠琳庵,是供其母慈妙法師、妹禪慧法師及表妹月光法師居住共修處。當時的工匠及石料均源於中國福建,木料則小部分運自中國,大部分採購南洋一帶。
1900年
劉金榜再獻土地12英畝。禪師回國為父傳戒,又再回到雙林寺。次年賢慧禪師便告示寂,雙林寺工程尚在進行中,其弟性慧禪師接任住持。
1902年
性慧禪師歸真;其母慈妙比丘尼因二子賢慧、性慧均已示寂,將寺務交託明光禪師後,帶領禪慧、月光法師返回中國福建。臨行時立一石碑,撰刻《蓮山雙林禪寺緣起》,將創寺的經過及其出身,告知後人。明光禪師為第三住持。
段延續法脈
1903年,劉金榜及諸董事在《叻報》刊登《續建雙林禪寺布啟》,正式向大眾募緣,建寺計劃得到海內外華人的熱烈支持,共襄義舉。
1904年興建大雄寶殿。敬亮禪師接管寺務,為第四任住持。是年為光緒甲辰年,宰官林國清於荔月敬書《長者堂》匾額。
1905年,興建天王殿各其它各殿堂。
1906年,匾額《天王殿》為劉金榜所立,其上志明"丙午年蒲月"。
1907年,大雄寶殿落成,其餘殿堂如鐘樓、鼓樓、山門、廊廡、廂房、善客堂、伽藍殿、祖師殿、方丈室、禪堂等也相繼完工。
1908年,興輝禪師接管寺務,為第五任住持,寺院建築大部分完工。
1909年,興輝禪師示寂,同年劉金榜去世,續由福慧禪師統理寺務,為第六任住持。雙林寺自1898年創建,歷時十一載竣工,耗資近50萬叻元,成為新加坡最宏偉的叢林寺院;根據閩海邱菽園所撰《募建蓮山雙林寺碑記》中的記載,"嗣君啟祥勉焉勤述,惜仍未舉落成之典",可見大檀越劉金榜逝世之時,還沒有舉行落成典禮。
福慧禪師,福建劉姓人氏,出家於護國禪寺,受微妙禪師剃度為第一徒子,並得其法。禪師初號牧庵,晚號幻庵,博覽古籍,兼通儒家言,禪誦至勤,兼修頭陀苦行。嘗慕近儒王懋宏老屋三間,破書萬卷,吾願足矣之語,見之歌詩。性篤孝,雖皈心禪寺,每念親恩難報,與人談及先親,輒流涕不已。光緒十八年,住持西禪寺,前後六年,重興山門。後駐錫南洋,寂於雙林寺。師能通《般若經》,好為詩偈,與石叻名士相唱和,著有《幻安詩草》。
1911年,證明禪師接任第七任方丈。
1912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成功後,立國之初,民困財貧,新加坡中華商務總會(現為中華總商會)發動"中華民國捐",由"南洋佛教社"主辦的雜技演出,就是響應"中華民國捐"的號召,籌助接濟中國社會和遠在家鄉的人民,"南洋佛教社"發起者是新馬七大廟宇,雙林寺便是其中之一。
1913 年,碧輝禪師接任為第八任住持。
1915 年,增慧禪師接任為第九任住持。
兩次重修
第一次整修
1917年,普亮法師接任為第十任住持。
法師俗姓蕭,惠安頭北三蕭鄉人,剃度於福州怡山西禪寺,受戒於興輝法師。民國元年(1912年)偕蕭田沙彌恩輝(時年十三)南航至星,卓錫於雙林寺。民國六年(1917年),繼方丈增慧為住持,共27年,建樹頗多。
1918年,雙林寺創建已廿載,棟樑蛀腐,殿堂已有傾塌之象,樓閣亭基周圍破損,普亮法師建議重修,得到劉金榜之子啟祥與諸善信的支持,於3月開始進行第一次整修事宜,募工修葺。
1919年,整修工程逾一年半告竣,大體維修初建原貌。
1920年,紀念寺院整修完成,勒石《重修蓮山雙林禪寺碑記》以志其事,並由新加坡名士邱菽園撰《募建蓮山雙林禪寺碑記》,記述雙林寺的創建因緣和建寺之艱辛歷程,暨簡介歷任住持、施主、殿堂概況。
第二次維修
1935年,第二次維修,殿堂略做修葺及重新粉漆。
1939年,南洋華僑機工抗日回國,本地的"南僑總會"號召僑人到滇緬公路去服務,雙林寺為其報名處之一,普亮法師於寺中為機工進行集體訓練。
1942年,日軍攻陷星洲,改名昭南島,初捕殺市民之有抗日嫌疑者,繼偵及方外。
1944年,日軍捕法師去,遂不復返。後由松輝法師接任雙林寺,為第十一任住持。
精醫通武
1948年,松輝法師示寂,高參禪師為第十二任住持。
高參禪師,俗姓林,名亞鴻,一名天豹,惠安北門外嶺頭海樓鄉人,生於光緒十三年(1887),少孤,依其兄嫂。兄弟四人,排行第二。年十三,投武師曹彪門下,習武術輕功,歷三年四月而學成,於是回去與家人團聚。與其兄林亞尖南渡至叻,操大船業。三年後,其兄不幸,以船覆罹難,乃感身世落寞而返惠安。年十八,剃度於惠安清音寺,拜行亮上人為師,法號寬性,字高參,繼赴莆田梅峰光孝寺,受戒於方丈微嘉禪師。梅峰寺者,乃怡山西禪寺直系叢林也。
高參禪師從行亮禪師學文,又拜慧精大師習武。慧精卓錫浙江南海普濟寺,為少林正宗四十八傳弟子,平生只收徒三人,而入室者僅高參一人而已。慧精亦擅歧黃堪輿之術,高參盡得其秘。
光緒卅三年(1907年)南渡爪哇,卓錫三寶壠三寶洞一年,於是返回福州怡山西禪長慶寺。年二十有八,發願雲遊,海內足跡已遍五嶽,並南渡宏法,宣揚武術,住持棉蘭日裡民禮鎮元宮二十一年。其設帳授徒,則在五旬之後矣。日軍南侵,上人惕然心驚,矢志授徒,以備萬一,於是遂成少林第四十九傳南授衣缽之第一人。所收弟子五人:釋法禪、釋成雄、莊慶錦、莊順來、林金聚,是皆少林五十傳弟子,薪火再傳,已逾數萬。
戰後新加坡主持蓮山雙林寺松輝方丈,年已高邁。高參禪師乃遵怡山西禪之命,於1947年前來主持雙林寺。目睹一座古香古色的大叢林,戰亂年久失修,破漏不堪,滿目蒼夷,令人大有先賢創業艱難,後人守成不易之慨。憑他的毅力和智慧,廣結善緣,深蒙黃奕歡居士,作將伯之呼,獲得四方善信熱烈響應支持。經三次重修雙林寺,使這座旅遊名勝莊嚴的大古剎,遂煥然一新,巍然尚存,暮鼓晨鐘,端賴佛光普照,廣施恩澤所賜。
高參禪師的三次重修雙林,金碧輝煌,佛山增色,厥功至偉。又遵怡山西禪之意,在1954年,晉任新加坡蓮山雙林寺為方丈,談禪法師為監院,舉行榮任儀式,並慶祝雙林寺三次重修成功,為諸佛暨諸羅漢開光大典。同時又致力發揚國術,諭示其門生組織少華山、少雄山等國術健身社。1955年,親往檳城籌建雙慶寺。1956年,再創設檳城少林國術健身社,啟發一般青年,修身養性,樹立良好品德,作有益身心康樂活動,為社會人群服務。
1957年,為紀念屈原逝世二千三百年紀念,30多位本地詩人,連同兩位來自香港的詩人,在端午節舉行"詩人節雅集",並以積極的態度籌組新加坡"新社",藉以作為"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團結。
1958年農曆4月浴佛節,適值雙林寺慶祝六十周年紀念,高參禪師親自主持傳戒,復得越南證亮師叔偕清禪師侄遠道來助,三壇大戒,受戒與寄戒者,虔誠皈依弟子,計有五百餘人。這是新加坡佛教界有史以來的首次傳戒大典,讓佛燈傳之無盡,非常殊勝莊嚴。同年,高參禪師於雙林寺創辦"南洋少林國術總會"。
1960年 高參禪師示寂,其染徒永禪法師協助襄理寺務。
古剎待修
1975年談禪和尚接任第十三任住持。印尼棉蘭關帝廟住持成雄和尚,也是雙林寺信託委員之一,見法堂牆瓦脫落,恐怕殿宇坍塌,慷慨支付重建法堂和增建地下層普同塔的建築費,希望保留法堂原有風貌,以便昌隆正法。可惜當時無法聘得中國福州的工匠,在考慮安全問題上,重建之事不宜拖延。於是由本地建築承包商承接重建法堂之工程,談禪和尚負責監督,同時也維修鐘樓、鼓樓。
1980年,新加坡古蹟保存局宣布雙林寺為第十九個國家古蹟,是唯一被列為國家古蹟的佛教寺院。
多年來數度維修,原福建式建築風貌已逐漸消失,外觀上起了些變化。1987年發現木構建築受到白蟻嚴重蛀蝕,呈現中空,殿堂結構已接近腐朽邊緣,岌岌可危。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賀友直與新加坡雙林寺 , 新浪網 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