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君
武夷君也作为道教中阴间土地所有权的持有之神,陆鸿渐《武夷山记》:“武夷君,地官也。”古时凡建造阴宅或阳宅,都会向武夷君祈祷,焚烧纸钱,刻划一砖作契约,埋在屋角,世称“砖契”,与台湾民间信仰中的地基主有关。 武夷君,又称武夷王、武夷显道真君,是中国福建武夷山的山神、乡土神。武夷山因此神而得名。古时,凡福建人,入武夷山之前多半会先向武夷君祭祷。[1]
福建武夷山市传说,武夷君原先是闽越当地的一个贵族,为了离开政治斗争的纷扰,率领军民来到武夷山隐居开拓,为民所重,人称为“武夷王”。后用心修道,颇显灵迹,物化之后,民人缅怀而祀香火。[2]
目录
简介
地基神祇研究》认为,武夷君是武夷山地方的居民对盘古的尊称,并视为本地的境主神、山神,有时称为“盘古武夷大王”,因为盘古开天辟地,故所有土地皆是盘古所拥有,自然包括武夷山,也被认为掌控了所有阴间土地的所有权。
南宋理学家朱熹《武夷图序》:“武夷之名著自汉世。祀以干鱼,不知果何神也。今建宁府崇安县南二十余里,有山名武夷,相传即神所宅。”朱熹引用《史记》记载,汉武帝曾以干鱼祭祀武夷君。朱熹认为武夷君应该也是一个隐士,“盖亦避世之士,生为众所臣服,没而传以为仙也”。
本地传说,武夷君原先是闽越当地的一个贵族,为了离开政治斗争的纷扰,率领军民以武克夷,来到武夷山开拓,为民所重,人称为“武夷王”。后用心修道,颇显灵迹,物化之后,民人缅怀而祀香火。与朱熹说法大致相同。
《武夷山志》说法,彭祖长子彭武、次子彭夷到武夷山开垦,彭武与彭夷打败了妖怪,招安了当地的夷人,于是不分华、番都顺服他们,于是治理该地井井有条。彭武、彭夷殁后,民众合建一祠:曰“武夷祠”,祭祀彭武、彭夷,二人被合称为“武夷二真君”,简称“武夷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