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塘街道
历史沿革
段塘早在汉之前先祖们就在此繁衍生息。明代属宁波府鄞县清道乡横山里五十一都,清初及清乾隆朝属清道乡横山里五十一都三图,民国十九年(1930)段塘设置为里,属鄞县第一区。1949年5月25日鄞县解放,划鄞县为五区四十九乡,段塘属古林区清道乡,1950年为适应剿匪和土改需要,段塘先后隶属布政乡、塘西乡和建设乡直到1955年,1956年至1958年属鄞县古林公社(卫星公社),1959年至1962年属古林区布政公社,段塘时为农业生产大队建置辖有范家、大漕、小漕、堰头、俞家、苏家、尹家共分七个生产小队,因段塘历来农居混住当时成立有段塘居民会,但互不统属,1963年古林区撤销,段塘划归鄞江区石碶公社("文化大革命"时称石碶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宁波地区,以市领县,恢复乡镇人民政府,段塘以行政村建置属宁波市鄞县鄞江区石碶乡辖,其下辖不变。1984年2月经国务院批转建立段塘镇,属宁波市海曙区辖,镇所辖由鄞县石碶乡划入段塘、丁家两行政村,由甬江公社划入粮丰村,后又从石碶乡划入吴家村,在原段塘居委会基础上,将辖区内居民,分别分属先后建立的雄镇、小漕、堰头、范家、洞桥、吴王、雅园七个居委会,至此,镇共辖四个行政村、七个居委会。2002年5月20日,根据海曙区人民政府海政(2002)15号文件,撤销段塘镇建制,建立段塘街道办事处,辖有七个社区居委会、四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至2005年6月,街道总人户数25994户,人口73478人。其中暂住人口13529户,40589人,占总人口55.2%,性别比,男性47440人,占64.57%,女性26038人,占35.43%。2004年尚有农业人口3806人,占总人口5%,街道计划生育率达99.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308人,辖区内有壮族、布依、侗族、土家、白族、水族六个少数民族,人口107人,汉族人口占99.85%。
地理环境
地理坐标为北纬29.5度,东经121.3度,处宁绍平原四明水系,地势由西南缓缓向东北倾斜,形成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河网交叉沃土连片。段塘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一月份平均气温5℃,最低气温-6℃,七月份平均气温28.5℃,最高气温39.5℃,年平均气温16.48℃,全年无霜期约为260天,春夏之交是梅雨季节雨水较多,夏秋时节受台风影响常伴有强降雨和大风天气,年平均降水量约1350-1400毫米。段塘街道位于海曙区西南端,以环城西路和环城南路之交汇点南苑立交桥为中心:东面奉化江突缘江岸和南塘河相组成的滨江地区与鄞州中心区隔江相望;西至通达路与古林镇接壤,以宁波市客运中心划界而治;南与石碶街道为邻,沿杭甬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启运路分界;北同白云街道、望春街道、南门街道唇齿相连,地形南北略长间距约三公里。东西稍狭约二公里,总面积5.97平方公里,是市核心区通向市西南各市、县、区,全省乃至全国的要隘,素有市区西南门户和璀璨明珠之美称。
社会事业
段塘经济,除原沿奉化江、鄞奉路两侧的市、鄞县所辖工业企业外其主体还是农业经济,建镇后大力发展的镇、村企业,经过体制改革后,全部转制成为民营企业,随着街道的建立,迅速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必须开辟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局面,适时发展、引进商贸、现代服务业和成熟型企业是改变街道二、三产业结构的关键所在,但随着土地等优势逐步消失,如何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成为新焦点。街道刚由城乡结合部脱胎出来,由于历史原因和现状,行政管理、街道自身建设虽取得长足发展,但尚需一个成熟期,因此,更需大胆探索,扎实工作,与时俱进,迎接新挑战。历史上勤劳智慧的段塘人民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热爱家乡、乐于奉献,谱写了段塘辉煌的发展史。社会在前进,改革在深入,段塘面貌日新月异,是的,他们将在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用他们勤劳和智慧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蔼的新段塘而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