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俗稱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見。是兒童和青少年期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徵,有時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見的幷發症為病毒腦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腮腺炎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病人是傳染源,通過直接接觸、飛沫、唾液的吸入為主要傳播途徑。接觸病人後2~3周發病。流行性腮腺炎前驅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腫大,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邊緣不清,表面發熱,有觸痛。7至10天消退。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藥物,抗生素治療無效。[1]

目錄

症狀體徵

潛伏期8~30天,平均為18天。患者大多無前驅期症狀,而以耳下部腫大為首發病象,少數病例可有短暫非特異性不適(數小時至2天),可出現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倦怠、頭痛、低熱、結膜炎、咽炎等症狀。近10多年來我國流腮病情較前加重,表現為熱程長,併發症增多,住院患兒占門診患兒的比例也增高。

起病大多較急,有發熱、寒意、頭痛、咽痛、食慾不佳、噁心、嘔吐、全身疼痛等,數小時至1~2天後,腮腺即顯著腫大。發熱自38~40℃不等,症狀輕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較嚴重。腮腺腫脹最具特徵性,一側先腫脹,但也有兩側同時腫脹者;一般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發展,狀如梨形而具堅韌感,邊緣不清。當腺體腫大明顯時出現脹痛及感覺過敏,張口咀嚼及進酸性飲食時更甚。局部皮膚緊張發亮,表面灼熱,但多不紅,有輕觸痛。腮腺四周的蜂窩組織也可呈水腫,可上達顳部及顴骨弓,下至頜部及頸部,胸鎖乳突肌處也可被波及(偶爾水腫可出現於胸骨前),因而使面貌變形。

通常一側腮腺腫脹後1~4天(偶爾1周後)累及對側,雙側腫脹者約占75%。頜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時被波及,頜下腺腫大時頸部明顯腫脹,頜下可捫及柔韌而具輕觸痛的橢圓形腺體:舌下腺也可同時被累及,舌下腺腫大時可見舌及頸部腫脹,並出現吞咽困難。

腮腺管口(位於上頜第二磨牙旁的頰黏膜上)在早期常有紅腫。唾液分泌初見增加,繼因瀦留而減少,但口乾症狀一般不顯著。

腮腺腫脹大多於1~3天到達高峰,持續4~5天逐漸消退而回復正常。整個病程約10~14天。

不典型病例可無腮腺腫脹而以單純睾丸炎腦膜腦炎的症狀出現,也有僅見頜下腺或舌下腺腫脹者。

病理病因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與副流感、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屬於副黏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型,1934年自患者唾液中分離得,並成功地感染猴及「志願者」。病毒直徑為85~300nm,平均140nm。對物理和化學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1%甲酚皂溶液、70%乙醇、0.2%甲醛溶液等可於2~5 min內將其滅活,暴露於紫外線下迅速死亡。在4℃時其活力可保持2個月,37℃時可保持24h,加熱至55~60℃時經10~20min即失去活力。對低溫有相當的抵抗力。該病毒只在人類中發現,但可在猴、雞胚、羊膜和各種人和猴的組織培養中增生。猴對本病毒最易感。該病毒抗原結構穩定,只有一種血清型。但有六個基因型,即A~F。我國學者在1998年發現一個新基因型,核苷酸水平差異在0.8%~4.5%,氨基酸水平差異在3.5%~12.3%。[2]

腮腺炎病毒的核殼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具有可溶性抗原(S抗原),其外層表面含有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和一種血凝素糖蛋白(hemagglutinin glycoprotein),具有病毒抗原(V抗原)。S抗原和V抗原各有其相應的抗體。S抗體於起病後第7天即出現,並於2周內達高峰,以後逐漸降低,可保持6~12個月,可用補體結合方法測得,S抗體無保護性。

V抗體出現較晚,起病2~3周時才能測得,1~2周後達高峰,但存在時間長久,可用補體結合、血凝抑制和中和抗體法檢測,是檢測免疫反應的最好指標,V抗體有保護作用。感染腮腺炎病毒後無論發病與否都能產生免疫反應,再次感染髮病者很少見。

於病程早期,可自唾液、血液、腦脊液、尿或甲狀腺等分離出腮腺炎病毒。本病毒很少變異,各毒株間的抗原性均甚接近。

用藥治療

隔離患者使之臥床休息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潔,改食以流質、軟食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證液體攝入量。

中醫中藥治療

採用內外兼治。內服以普濟消毒飲方為主隨證加減。局部外塗可用紫金錠或青黛散醋調外塗,每日數次,也可用金黃散、芙蓉葉各30g研末,菊花9g浸汁加蜂蜜適量拌和,2次/d外塗,或用蒲公英、鴨跖草、水仙花根、馬齒莧等搗爛外敷,可減輕局部脹痛。

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藥物無效。抗病毒藥物療效不定,干擾素似有一定療效,但不縮短病程;利巴韋林等可能有抗腮腺炎病毒作用,對危重患者似可試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尚無肯定效果,對重症或並發腦膜腦炎、心肌炎或睾丸炎等時可考慮短期使用。[3]

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療流行性腮腺炎對止痛、消腫有一定的效果。高熱、頭痛、嘔吐等可給予對症治療,包括脫水劑。併發症按病情處理。

男性成人患者在本病早期應用己烯雌酚,1mg/次,3次/d,口服,可能有預防睾丸炎發生的功效。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療

  1. 生石膏50克,黃芩10克,連翹10克,夏枯草10克。生石膏先入藥鍋以文火煎煮10分鐘,接着將他藥同入藥鍋中,急火煎煮15分鐘後濾出藥液,內服。每日一次。
  2. 天花粉30克,綠豆30克,共研為細末,用雞蛋清調勻如糊狀,外敷患部。每日一次。
  3. 吳茱萸9克,虎杖5克,紫花地丁6克,膽南星3克,共研為細末,貯瓶備用。每晚取6~15克藥粉,加食醋調成糊狀,外敷雙側湧泉穴,再以塑料薄膜外敷、醫用膠布固定,次日晨起取掉。每日一次。

疾病診斷

化膿性腮腺炎

常為一側性,局部紅腫壓痛明顯,晚期有波動感,擠壓時有膿液自腮腺管流出,血象中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頸部及耳前淋巴結炎

腫大不以耳垂為中心,局限於頸部或耳前區,為核狀體,較堅硬,邊緣清楚,壓痛明顯,表淺者活動。可發現與頸部或耳前區淋巴結相關的組織有炎症,如咽峽炎、耳部瘡癤等,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症狀性腮腺腫大

在糖尿病、營養不良、慢性肝病中,或應用某些藥物如碘化物、保泰松異丙腎上腺素等可引致腮腺腫大,為對稱性,無腫痛感,觸之較軟,組織檢查主要為脂肪變性。

其他病毒所引起的腮腺炎

已知1.3型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A型柯薩奇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淋巴脈絡膜叢腦膜炎病毒巨細胞病毒均可引起腮腺腫大和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需作病原學診斷。[4]

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腫大

過敏性腮腺炎、腮腺導管阻塞,均有反覆發作史,且腫大突然,消腫迅速。單純性腮腺腫大多見於青春期男性,系因功能性分泌增多,代償性腮腺腫大,無其他症狀。

其他病毒所致的腦膜腦炎

腮腺炎腦膜腦炎可發生在腮腺腫大之前有的始終無腮腺腫大,難與其他病毒所致者相鑑別,可藉助於上述血清學檢查、病毒分離以及流行病學調查來確診。

實驗室檢查檢查方法

外周血象

白細胞計數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細胞相對增多。有併發症時白細胞計數可增高,偶有類白血病反應。

血清和尿澱粉酶測定

90%患者的血清澱粉酶有輕至中度增高,尿中澱粉酶也增高,有助診斷。澱粉酶增高程度往往與腮腺腫脹程度成正比,但其增高也可能與胰腺和小腸漿液造酶腺病變有關。

血清學檢查

  1. 中和抗體試驗:低滴度如1∶2即提示現症感染。近年來應用凝膠溶血試驗(gel hemolysis test),與中和試驗基本一致,而比中和抗體的檢測簡便迅速,但方法上還需進一步改進。
  2. 補體結合試驗:對可疑病例有輔助診斷價值,雙份血清(病程早期及第2~3周)效價有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次血清效價達1∶64者有診斷意義。如條件許可,宜同時測定S抗體和V抗體。S抗體增高表明新近感染,V抗體增高而S抗體不增高時僅表示以往曾受過感染。
  3. 血凝抑制試驗:受病毒感染的雞胚,其羊水及尿囊液可使雞的紅細胞凝集,腮腺炎患者的恢復期血清有強大抑制凝集作用,而早期血清的抑制作用則較弱,如兩次測定效價相差4倍以上,即屬陽性。

病毒分離

早期病例,唾液、尿、血、腦脊液以及腦、甲狀腺等其他組織中可分離出腮腺炎病毒。手續較繁,目前無條件普遍開展。

尿腎臟受累時尿中可出現蛋白尿紅白細胞等,甚至類似腎炎的尿的改變。

其他輔助檢查

合併心肌炎時心電圖示:心律不齊T波低平ST段壓低

併發症

流行性腮腺炎實際上是全身性感染,病毒經常累及中樞神經系統或其他腺體或器官而產生相應的症狀。甚至某些併發症不僅常見而且可不伴有腮腺腫大而單獨出現。

神經系統併發症

  1. 無菌性腦膜炎、腦膜腦炎、腦炎:為常見的併發症,上海醫科大學兒科醫院流行性腮腺炎報道的各種併發症中腦膜腦炎占94.08%。尤多見於兒童患者,男孩多於女孩。腮腺炎時腦炎的發病率約0.3%~8.2%。由於不能對所有的腮腺炎患者進行腦脊液檢查,以及有的病例始終未見腮腺腫大,因此難以計算其確切的發病率。有謂無併發症的腮腺炎中30%~50%,甚至65%腦脊液中白細胞數增高,系因病毒直接侵入中樞神經系統所引起。腦膜腦炎症狀可早在腮腺腫前6天或腫後2周內出現,一般多在腫後1周內出現。腦脊液和症狀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仿,頭痛、嘔吐等急性腦水腫表現較明顯。腦電圖可有改變但不似其他病毒性腦炎明顯,以腦膜受累為主,預後多良好,個別腦炎病例也可導致死亡。25%~50%可無腮腺腫大。國內已有血清學證實的腮腺炎腦炎病例,自始至終無腮腺腫痛者。
  2. 多發性神經炎、脊髓灰質炎等:偶有腮腺炎後1~3周出現多發性神經炎、脊髓灰質炎,預後多良好。腫大的腮腺可能壓迫面神經引起暫時性面神經麻痹。有時出現平衡失調、三叉神經炎、偏癱、截癱、上升性麻痹等。偶有腮腺炎後因導水管狹窄而並發腦積水者。
  3. 耳聾:為聽神經受累所致。發病率雖不高(約1/15000),但可成為永久性和完全性耳聾,所幸75%為單側性,故影響較小些。

生殖系統併發症

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體,故多見於青春期後期以後的患者,小兒少見。

睾丸炎

發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的14%~35%,有報告9歲患兒並發此症者。一般13~14歲以後發病率明顯增高。常發生在腮腺腫大1周左右開始消退時,突發高熱、寒戰、睾丸脹痛,伴劇烈觸痛,症狀輕重不一,一般約10天消退。陰囊皮膚水腫也顯著,鞘膜腔內可有黃色積液。病變大多侵犯一側,約1/3~1/2的病例發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縮,由於病變常為單側,即使雙側也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引致不育症。附睾炎常合併發生。

卵巢炎

約占成人女性患者的5%~7%。症狀較輕,不影響受孕,偶可引起提前閉經。卵巢炎症狀有下腰部酸痛,下腹部輕按痛,月經周期失調,嚴重者可捫及腫大的卵巢伴壓痛。迄今尚未見因此導致不育的報告。

胰腺炎

約見於5%成人患者,兒童中少見。常發生於腮腺腫脹後3~4天至1周,以中上腹劇痛和觸痛為主要症狀。伴嘔吐、發熱、腹脹、腹瀉或便秘等,有時可捫及腫大的胰腺。胰腺炎症狀多在1周內消失。血中澱粉酶不宜作診斷依據。血清脂肪酶值超過25.01μmol·s-1/L(1500 U/L)[正常參考值為3.33~11.67 μmol·s-1/(200~700 U/L)],提示最近發生過胰腺炎。脂肪酶通常在發病後72 h升高,故早期診斷價值不大。近年來隨着兒童患者病情越來越重,胰腺炎的併發症也隨之增高。上海醫科大學附屬兒科醫院1982~1991年因併發症住院的1312例流腮患兒中,並發胰腺炎者35例,占第2位,僅次於腦膜腦炎。

腎炎

早期病例尿中絕大多數可分離出腮腺炎病毒,故認為該病毒可直接損害腎臟,輕者尿中有少量蛋白質,重者尿常規及臨床表現與腎炎相仿,個別嚴重者可發生急性腎衰竭而死亡。但大多數預後良好。

心肌炎

約4%~5%患者並發心肌炎。多見於病程第5天至第10天,可與腮腺腫同時或恢復期發生。表現為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或減慢,心音低鈍,心律不齊,暫時性心臟擴大,收縮期雜音。心電圖可見竇性停搏、房室傳導阻滯、ST段壓低、T波低平或倒置、期前收縮等。嚴重者可致死。大多數僅有心電圖改變(3%~115%)而無明顯臨床症狀,偶有心包炎。

其他

乳腺炎(15歲以上女性患者31%並發此症)、骨髓炎肝炎肺炎前列腺炎前庭大腺炎甲狀腺炎胸腺炎、血小板減少、蕁麻疹、急性濾泡性結膜炎等均少見。關節炎發病率約為0.44%,主要累及肘、膝等大關節,可持續2天至3個月不等,能完全恢復。多發生於腮腺腫後1~2周內,也有無腮腺腫者。

發病機制

多認為病毒首先侵入口腔黏膜和鼻黏膜,在上皮組織中大量增生後進入血液循環第1次病毒血症,經血流累及腮腺及一些組織,並在其中增生。再次進入血液循環(第2次病毒血症),並侵犯上次未受波及的一些臟器。病程早期時,從口腔、呼吸道分泌物、血、尿、乳汁、腦脊液及其他組織中,可分離到腮腺炎病毒。有人分別從胎盤和胎兒體內分離出本病毒。根據本病患者在病程中可始終無腮腺腫脹,而腦膜腦炎、睾丸炎等可出現於腮腺腫脹之前等事實,也證明腮腺炎病毒首先侵入口鼻黏膜經血流累及各種器官組織的觀點。也有人認為病毒對腮腺有特殊親和性,因此進入口腔後即經腮腺導管而侵入腮腺,在腺體內增生後再進入血液循環,形成病毒血症累及其他組織。

各種腺組織如睾丸、卵巢、胰腺、小腸漿液造酶腺、胸腺、甲狀腺等均有受侵的機會,腦、腦膜、肝及心肌也常被累及,因此流行性腮腺炎的臨床表現變化多端。腦膜腦炎是病毒直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後果,自腦脊液中有可能分離出病原體。雙側視神經也見累及,但視力可康復。

腮腺的非化膿性炎症為本病的主要病變,腺體呈腫脹發紅,有滲出物,出血性病灶和白細胞浸潤。腮腺導管有卡他性炎症,導管周圍及腺體間質中有漿液纖維蛋白性滲出及淋巴細胞浸潤,管內充塞破碎細胞殘餘及少量中性粒細胞。腺上皮水腫、壞死,腺泡間血管有充血現象。腮腺四周顯著水腫,附近淋巴結充血腫脹。唾液成分的改變不多,但分泌量則較正常減少。

由於腮腺導管的部分阻塞,使唾液的排出受到阻礙,故攝食酸性飲食時可因唾液分泌增加,唾液瀦留而感脹痛。唾液中含有澱粉酶可經淋巴系統而進入血液循環,導致血中澱粉酶增高,並從尿中排出。胰腺和小腸漿液造酶腺也分泌澱粉酶,受累時也可影響血和尿中的澱粉酶含量。本病病毒易侵犯成熟的睾丸,幼年患者很少發生睾丸炎。睾丸曲精管的上皮顯著充血,有出血斑點及淋巴細胞浸潤,在間質中出現水腫及漿液纖維蛋白性滲出物。胰腺呈充血、水腫,胰島有輕度退化及脂肪性壞死。

飲食保健

流行性腮腺炎食療

【涼拌黃花菜】

配方: 黃花菜30克,海帶絲30克。

製法: 先用溫水將黃花菜浸泡,洗淨後與海帶絲同煮熟,瀝去水,放涼,加調料拌勻。

功效: 清熱消腫散結。

用法: 佐餐服食。

【綠豆黃豆湯】

配方: 綠豆100克,黃豆50克,白糖30克。

製法: 將綠豆、黃豆加水適量,煮至爛熟,加入白糖攪勻。

預防護理

及早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完全消退為止。接觸者一般不一定檢疫,但在集體兒童機構包括醫院、學校、部隊等應留驗3周。對可疑患者,應立即暫時隔離。

流行性腮腺炎減毒活疫苗:雞胚細胞培養減毒活疫苗,國外自1966年開始大量使用,其預防感染的效果小兒可達97%,成人中可達93%,腮腺炎活疫苗與麻疹、風疹疫苗同時聯合使用,結果滿意,三者之間互不干擾。免疫後腮腺炎病毒的中和抗體至少可保持9.5年。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除皮內注射、皮下注射外,還可採用噴鼻或氣霧吸入(在氣霧室內進行)效果也良好。

我國材料證明,免疫半年後兒童免疫組發病率(7.4%)明顯低於相應的對照組(78.5%),成人免疫組的發病率(0.33%)也低於相應的對照組(4.6%),均無不良反應。針對我國本病發病率高、病情重的情況,應有計劃地安排腮腺炎疫苗的使用(包括成人)。普遍免疫可明顯減少發病。

腮腺炎活疫苗不能用於孕婦以防病毒經胎盤感染胎兒造成不良後果,先天或獲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對雞蛋蛋白過敏者因此活疫苗系從雞胚中所得。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盤球蛋白均無預防本病的作用。恢復期患者的血液及其免疫球蛋白或特異性高價免疫球蛋白可能有用,但來源困難,不易獲得,且用後保護時間短,僅2~3周,故使用不多。

預後

多良好。個別伴有嚴重併發症。如重型腦膜腦炎心肌炎腎炎等必須慎重處理,積極搶救。

視頻

流行性腮腺炎

視頻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治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