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
历史由来
中国最早的人类居民应该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前)。
当时的人类还不懂得用火,最初他们看见雷电击中树木燃起大火,十分恐惧,迅速向安全地带逃亡,有的行动迟缓,便葬身于火海之中。大火过后,他们返回去寻找同伴的尸体,发现了许多被烧死的野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于是他们便撕扯野兽的尸体进餐,这才知道熟食的鲜美。从此,他们便设法保留火种,用来烧烤食物。
到了地皇时期,“蓝田人”(距今约80万年)就已经学会了用火,他们在天然大火出现时获取火种,然后由专人保管。担当保管火种的人被称为火神。“火神”的责任很重,必须得保证火种日夜燃烧,经年不息,如果稍有疏忽就会使火种断绝。一旦火种断绝,只能以重礼向临近部落求取,否则只能等待下一次天火的出现。
这种保存火种的办法一直持续了数十万年。
到了燧人氏时期,人类居住的地区多雨,气候潮湿,火种很难保存,经常发生多个部落同时断绝火种。为了寻求火种,只好向遥远的陌生部落去求助,有时因为遭到拒绝,被迫去盗火、抢火,从而引发起部落之间的战争。在失去火种的日子里,人们只能继续吃那些腥膻的生肉,然而许多人已经吃惯了熟食,再吃生肉就闹病,因为没有火,一些野兽夜里也时常出来袭击人类,失去火种给人类带来诸多烦恼和不便。
就在这时,圣人“遂”出现了。他首先发明了“钻木取火”,结束了人类靠天取火的历史。接着他又发明了“燧石取火”,使取火变成了很轻松的事情。人们十分尊敬这位圣人,一致推举他为氏族首领,后来又被各氏族首领共同推举为氏族联盟大酋长,称他为“燧皇”[1]。
史书记载
《韩非子·五蠹》记载:“民食果蓏蜯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2]。”《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晋王嘉《拾遗记》:“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鸮,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据说燧人氏死后葬于商丘。商丘被授予“火文化之乡”称号。当地更设有一个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燧皇陵”陵园。
据《尸子》“燧人上观辰”与《路史》“察辰心而出火”之说,于立春(国历2月)清晨可见到心宿(心宿二为大火星)随太阳而升起,由岁差推断[谁?]燧人氏距今约17,500年。
视频
燧人氏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燧人氏就是火神吗?是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的吗?,趣历史,2018-01-09
- ↑ 《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蜯 蛤①,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 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可可诗词网,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