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爪哇島印度尼西亞的島嶼,位於赤道南方,面積13.8萬平方公里,人口1.45億,島嶼西部有首都——雅加達

目錄

簡介

爪哇島(印尼語:Jawa、英語:Java),印度尼西亞的第五大島,南臨印度洋,北面爪哇海。爪哇島是印尼經濟、政治和文化最發達的地區,首都雅加達位於爪哇島西北。爪哇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全島面積126700㎞²,人口1.39億 (2014年),密度高達每平方千米1117人。擁有全國約2.2億人口中的一半。[1]

東西長約970千米,南北最寬處160千米,成狹長形。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全島最高峰——塞梅魯火山海拔3676米,位於島的東南部。山間多寬廣盆地,許多盆地為印度尼西亞古代王國發祥地,現仍為發達的農耕地帶及城鎮中心。北部沿海為沖積平原,多人工港;南岸陡峭,有丘陵。地震海嘯頻繁。河流眾多,北岸入海河流較大,主要有芝利翁河芝馬努河梭羅河芝塔龍河布蘭塔斯河等。島上土壤肥沃,自然條件良好,森林覆被率23%。

火山眾多,有100多座,海拔1800米以上的火山峰有58座,其中3000米以上的有14座。前不久活動劇烈,有爆發跡象的默拉皮火山就是其中的一座。默拉皮火山海拔2968米,是印尼眾多活火山中最為活躍的一座。

四面環海的爪哇島,屬熱帶雨林氣候,沒有寒暑季節的更迭,氣候炎熱,年平均氣溫為25-27℃。雨量充沛,西部全年高溫多雨,東部有乾季。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少數地區不足1000毫米,山區最多可超過4000毫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島上熱帶植物叢生密布,草木終年常青,咖啡、茶葉、煙草、橡膠、甘蔗、椰子等物產豐富。土地墾殖率70%,為全國之冠。礦藏有石油等。水稻玉米茶葉花生蔗糖木棉金雞納霜柚木等產量占全國產量的60%-90%,還產橡膠咖啡油棕椰子可可工業煉油造船機械冶金橡膠紡織化工造紙等。交通發達,擁有全國60%-70%的公路和鐵路里程。

爪哇在行政上由萬丹、西爪哇、中爪哇、東爪哇四個省和大雅加達首都、日惹(Yogyakarta)兩個特區組成。特區在行政上屬省級。萬丹省原屬西爪哇省,位於爪哇島最西端,2000年分出。

爪哇島上風光旖旎,每年都吸引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觀光旅遊。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名勝古蹟都坐落在這個島上。印尼首都雅加達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位於爪哇島西北海岸,人口830多萬人。萬隆位於爪哇島西部海拔700多米的萬隆盆地中,是印尼西爪哇省首府,這裡四面群山環繞、植物繁茂、環境優美。印尼的古都日惹是中爪哇的中心城市,世界聞名的婆羅浮屠古蹟就位於日惹城北部。

人文地理

歷史時期

爪哇島同時也以爪哇猿人而著名,直立人於約公元前100萬年到達爪哇,在爪哇東部的布蘭塔斯河附近的特里尼爾(Trinil)以1891年發現直立人,或稱「爪哇人」的化石而著名。兩百萬年之前,在巽他和迪古爾(Digul)高原充沛的降雨,使得大量熱帶植物生長繁茂,為很多史前文化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至少早在80萬年以前爪哇島已成為人類活動的場所。爪哇的移民顯然來自東南亞大陸。早在西元前2500年爪哇已有家庭農業。

印度教和佛教時期

約在公元1世紀印度商人來到爪哇,其後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的勢力得到發展,8世紀,當時的馬打藍(Mataram)王國處於繁榮時期。馬打藍王國以爪哇中南部為其中心,由沙倫答臘(Shailendra)王朝統治。儘管

最初是濕婆印度教的信徒,馬打藍王朝的後來諸王接受了大乘佛教。公元9世紀末和10世紀初,爪哇的婆羅浮屠(Borobudur)、梅都(Mendut)和其他許多地方均建立了巨大的佛教紀念物。

爪哇文化、語言,在很大程上受到了南亞次大陸語言文化的影響,很多歷史遺蹟都證明了這一觀點,例如佛教聖殿遺址婆羅浮屠,和布蘭班南印度教神廟(Prambanan)。

馬打藍的勢力衰落後,爪哇島上有三個國家:塔魯納國在西部,馬打蘭在中部,諫義里在東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東爪哇國王穆羅茶(Dharmvamca)遣使朝貢。當時穆羅茶王已統一爪哇島,勢力擴展到巴哩島、渤林邦、並和蘇門答臘島上的三佛齊國交戰。但東爪哇-三佛齊戰爭結果,東爪哇國在1006年被擊敗,國王穆羅茶(Dharmvamca)被殺。三佛齊勢力擴展入爪哇島。

東爪哇國王愛爾朗卡(Erlangga,1019-1049年在位)設法重振這個國家,使之恢復元氣。當他在位期間,文學藝術欣欣向榮,印度史詩首次從梵文譯成爪哇文。由此開創了將印度教思想灌輸到普通人民的道路。愛爾朗卡將其王國平分給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兒子是諫義里(沿布蘭塔斯〔Brantas〕河)的統治者,較為強大。這一地區一直是爪哇文化的中心,直到13世紀(當時西爪哇仍由室利佛逝統治)。諫義里王國成為香料貿易的貿易中心。印度的穆斯林商人及中國商人都曾來到這裡的各個港口作短期逗留。

後來爪哇的政治中心轉移到東爪哇瑪琅(Malang)高地的新柯沙里(Singhasari)王國。格爾達納卡拉(克塔納伽拉,Kertanagara,1268-1292年在位)是這個王國最偉大的國王,他於1290年將三佛齊逐出爪哇,統一了爪哇,並將其權力擴張到婆羅洲南部、巴厘島及其他東部島嶼,隨後信訶沙里國王克塔納伽拉被叛將賈亞卡特望(Jayakatwang)殺害。

隨着格爾達納卡拉的早逝,他的王國也就瓦解了。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一千艘戰艦組成的海軍,從福建泉州渡海,登陸爪哇,聯合滿者伯夷王克塔拉亞薩攻打信訶沙里國叛將賈亞卡特望,滅信訶沙里國。滿者伯夷國王克塔拉亞薩隨後反戈,打退元軍,統一爪哇。元史稱滿者伯夷為「麻偌巴歇」,是爪哇國的國都。

麻喏巴歇(Majapahit)帝國於1293年建立,被稱為最顯赫的印度教王國。滿者伯夷這個名字來源於印度教奉為神的Majapahit桔樹。該帝國控制了印度尼西亞群島的絕大部分,甚至包括在蘇門答臘的前室利佛逝的領土。這一強大帝國的締造者是首相加查瑪達(GajahMada,1331-1364年在位)。14世紀末期麻喏巴歇王朝開始衰落,很可能是在16世紀初消亡的,此時伊斯蘭教徒摧毀了印度-爪哇統治的最後殘餘,滿者伯夷的許多印度教菁英逃往巴厘島。

穆斯林王國的興起

最早的伊斯蘭教傳教者被稱為「九位使節」(WaliSongo),他們其中的幾個來自中國,並被認為與當時鄭和遠洋貿易在馬六甲海峽的影響力有很大關係,其中很多傳教者的墓葬當今保存完好。伊斯蘭教被接受的同時,其教義也被融入了當地人長久以來的一些信仰,所以爪哇島的伊斯蘭教帶有明顯的本地特色。

若干世紀以來,穆斯林商人都曾訪問過印度尼西亞群島,但只是在15世紀時麻喏巴歇王國才感受到穆斯林商人的競爭所產生的嚴重影響。當穆斯林國際貿易網在這一地區不斷發展時,沿海的爪哇人面臨兩種選擇∶與穆斯林戰鬥或聯合。最後許多爪哇人與穆斯林聯合。16世紀初東爪哇的許多港口完全與垂死的麻喏巴歇帝國脫離關係。在中爪哇和西爪哇也建立了幾個穆斯林王國,部分原因是西爪哇的巽他人(Sundanese)在較早的時期受印度殖民的影響較少,因而能較快地適應伊斯蘭教。16世紀時,帕姜(Padjang)、馬打藍、勃良安(Preanger)、切里博(Cheribon)、萬丹(Bantam)都成為在爪哇的獨立的穆斯林國家。其中,馬打藍在1580年代曾控制東爪哇和中爪哇,是最後一個大爪哇王國。

荷蘭殖民時期

1596年荷蘭船隻首次訪問爪哇,荷屬東印度公司迅速在沿海建立若干貿易港口,並在巴達維亞(雅加達)市設立總部。該市於1619年被荷蘭控制。1628年-1629年,馬打藍軍隊兩度圍攻巴達維亞,都遭失敗(巴達維亞戰役)。

從1670年代起,荷屬東印度公司開始宣稱它控制了爪哇的各個穆斯林王國。17世紀的最後25年中,西爪哇的一些穆斯林王國承認該公司的統治權,1743年爪哇中央北部和東北部地區也照樣行事。1755年,馬打藍王國的剩餘部分被劃分為兩個荷蘭的屬國∶蘇拉卡爾塔(Surakarta)及日惹。在荷蘭人對當地的貴族施行強迫交付制度下,爪哇農民種植水稻、槐蘭、糖類、胡椒、咖啡等作物。荷蘭人殘酷的殖民統治激起了爪哇人民前赴後繼的反抗。

1799年荷屬東印度公司關閉,荷蘭政府接管爪哇的行政權。1811年-1816年爪哇曾短期受英國統治,後仍由荷蘭管轄。1825年-1830年發生了蒂博尼哥羅領導的的爪哇人大起義,荷蘭付出很大代價才將這次反抗鎮壓下去。1830年荷蘭統治者開始實行所謂「耕種制」(荷蘭語cultuurstelselencultuurprocenten)的變相奴役制度,導致了大範圍的饑荒和貧困。隨即發生了各種政治和社會反抗運動,其中一位名叫Multatuli的荷蘭作家寫了一本名叫《Max Havelaar》的小說,以抗議當時的社會狀況。

整個19世紀,在全部荷屬東印度群島中,爪哇得到最集中的發展和受到最嚴密的統治。因而在20世紀初期爪哇很自然地成為印度尼西亞民族主義的中心。迫於各種反抗運動此起彼伏,1901年荷蘭國會通過倫理政策(Etnisch beleid),客觀上使一部份爪哇人接觸到荷蘭式教育,在這些人中,出現了很多傑出的印尼民族主義者,並且在二戰後的印尼獨立運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從1903年開始,爪哇人在地方政府中供職的日益增多。1925年,印度尼西亞人在人民議會中占多數席位。

荷蘭殖民時期,清朝稱爪哇為「噶羅巴」。清俞正燮《癸巳類稿·澳門紀略跋》:「聖祖仁皇帝康熙五十五年十月辛亥聖訓云:朕訪聞海外有呂宋、噶羅巴兩處地方。噶羅巴乃紅毛泊船之所,呂宋乃西洋泊船之所,彼處藏匿盜賊甚多。」徐繼畲在《瀛寰志略》中提到一本書,名《海島逸志》,乾隆五十六年撰成,作者是王大海。王大海,漳州府龍溪縣人,應試不第,泛海至爪哇,徐繼畲說他「居噶羅巴十年,贅於甲必丹某之家」。「噶羅巴」泛指爪窪島:「甲必丹」,為Kapitan之音譯,荷語為Kapitein,漢語之意是上尉。

日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2-1945年,爪哇為日本人所占。

獨立

1950年爪哇成為新近獨立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一部分。

居民

爪哇的居民屬於蒙古人種的海洋支系(或南方支系)。島上住有3個主要的種族集團,即占優勢的爪哇人巽他人馬都拉人,還有兩個較小的種族集團:滕格爾人巴杜伊人。爪哇人占爪哇人口的近70%,主要住在島的中部和東部。巽他人主要住在西部,馬都拉人住在爪哇東部和馬都拉島。這3個主要的種族集團都講馬來語,絕大多數人是穆斯林。 另外還有約200萬-300萬華人。

爪哇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島上平均每平方公里770人。爪哇島的面積僅為全國土地的7%,而其人口占印度尼西亞人口的大多數。爪哇的人口成長率一直很高;1815年人口約500萬,21世紀初則增長到約1億人。絕大部分人口仍在農村,但爪哇的城市已迅速增長。主要城市是雅加達、萬隆(Bandung)、三寶壟(Semarang)、泗水(Surabaya)、蘇拉卡爾塔(梭羅)和日惹。在中南平原和北部平原地區,農村人口密度最高。

經濟

島上2/3以上的土地都已開墾,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幾百年來形成的一個由運河、水壩、溝渠、水庫組成的精密的灌溉網,大有助於島上水稻生產。其他作物有玉蜀黍、木薯、花生、大豆和甘薯,絕大部分種植在低地地區,由農民在小塊土地上經營。開成梯田的山坡和灌溉後的水稻田是農村景象中最常見的特色。生產木棉、芝麻、蔬菜、香蕉、芒果、榴連果、柑橘和植物油供當地消費。出口茶葉、咖啡、煙草、橡膠、金雞納(奎寧的原料,種植在西爪哇高地)、甘蔗、木棉(種植在島的東部)和椰子。這些專供銷售的作物中,有幾種曾一度通常在大的家庭種植園中種植。飼養牲畜,特別是水牛,主要作為拉畜。輸入鹹魚和乾魚,但在中爪哇和西爪哇的池塘和稻田中也養魚。爪哇生產的奎寧占世界奎寧產量的絕大部分。

西北海岸外的阿周那(Arjuna)油田是印度尼西亞石油的主要來源。有一條天然氣管道將這些油田和芝勒貢(Cilegon)連接起來。在芝拉札(Cilacap)、札普(Jepu)和泗水均有煉油廠。島上也開採少量的硫磺磷酸鹽。小規模的製造業包括蠟染印花、鑄鐵、銀器加工、農具、鞣革、瓷磚及其他陶瓷製品的生產。較大的工業包括紡織、橡膠製品、汽車裝配、釀酒,以及生產鞋、紙張、肥皂水泥香煙的工廠。

普哇加達(Purwakarta)附近的賈蒂盧胡(Jatiluhur)水壩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水壩。一個發達的鐵路和公路網連接各主要城市。雅加達有國家無線電網總部,還有一個國際機場。泗水和雅加達附近的丹戎不碌(Tanjungpriuk)是主要港口。

文化遺產

西元3-16世紀的印度-爪哇式建築包括婆羅浮屠的大型窣堵波(stupa,建於800年左右)和梅都廟;塞烏(Sewu)佛廟(建於9世紀);壯觀的濕婆廟普蘭巴南(Prambanan,建於9世紀);聖浴池賈拉通達(Jalatunda,建於10世紀末)和巴拉漢(Belahan,建於11世紀中葉);及圓形的印度廟加邦(Jabung,約建於10世紀)。

婆羅浮屠佛塔

在爪哇島中部的日惹市,西北約40千米處,有一群大約建於公元778年的婆羅浮屠佛塔,被稱為與金字塔吳哥窟萬里長城泰姬陵比薩斜塔等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這些建在丘陵上的石刻藝術,歷經戰亂、地震、火山爆發和宗教紛爭等等天災人禍,在漫長的歲月中,熱帶樹木繁茂的枝葉與根基,不僅裂開了浮屠的岩石,也掩蓋了這座丘陵上的寺廟。

所謂婆羅浮屠,按印尼土語解釋,它即指「丘陵上的寺廟」之意,通常「浮屠」是指佛塔。婆羅浮屠的建築結構與式樣不同於一般的佛教寺院,據說從空中往下看,整座建築形成一個幾何形的曼陀羅,也就是下寬上窄階層式的塔形狀。在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確認後,從1973-1983年才開始大規模全面發掘、修復。

普蘭巴南

在建造婆羅浮屠相同的時代,印度教徒也不甘示弱。在位於日惹東北方約16千米的地方,建造了一個擁有237座大大小小的神廟的龐大神廟群,命名為「普蘭巴南」。然而,普蘭巴南因為與吳哥窟建築如出一轍,其規模又遠遠小於吳哥窟,因此,知名度要遜於婆羅浮屠。

城市

泗水雅加達萬隆三寶壟等。

在印度尼西亞13700多個島嶼中,面積僅占國土7%的爪哇島當屬首善之島。這裡集中了首都雅加達、第二大城市泗水、第三大城市萬隆、第三大港口三寶壟以及著名歷史名城日惹、茂物等全國的主要工商業、旅遊城市。從交通上看,爪哇島的鐵路長度占全國的75%,由此不難看出爪哇島在印度尼西亞的重要位置。

風俗習慣

爪哇島上流行着一種有趣的婚俗。當新郎到新娘家迎親時,新娘家的人要在他面前擺一隻銀盤。盤中放一個生雞蛋,新郎要當眾赤着腳踩破它。這是表示新郎永遠愛新娘,哪怕粉身碎骨也不變心。隨後,新娘面帶笑容,取水跪地,為新郎洗腳,以表示感激和服從。[2]

華僑

爪哇島上約有200-300萬華人華僑。回顧歷史,早在公元前已有中國人漂洋過海到爪哇島了。在爪哇島上發現了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的雕像、陶器和薄綠釉龍勺。荷蘭考古學家德·弗玲斯研究印尼出土的中國陶磁器得出結論,認為遠在2000年前中國人已漂洋過海踏上印尼國土,有的可能已在西爪哇的萬丹定居下來。 東晉時代高僧法顯自陸路去印度取經,在取海道歸國途中曾於晉安帝義熙七年(公元411年)漂泊至耶婆提(即爪哇島)。法顯是我國史籍上提到的最早到過爪哇島的中國人。

唐朝末年(9世紀),中國東南沿海的部分居民因黃巢起義而逃至三佛齊的巨港。南宋(公元12-13世紀)印尼華人社會初步形成。元末明初(14世紀中葉至15世紀初)印尼華人社會已十分繁榮。

15世紀跟隨鄭和下西洋的馬歡撰《瀛涯勝覽》爪哇條載:「滿者伯夷……國有三等人,……一等唐人,皆是廣東漳泉等處人竄居此地……多有從回回教門受戒持齋者。」這說明在鄭和抵爪哇之前,那裡已有一些華人,部分是華人穆斯林。 而清朝末年的「下南洋」則使華人數量急劇增長。最多可能達到3000萬以上。

長期以來,華人與當地人民一起,辛勤勞動,友好相處。16世紀末以後,印尼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不斷遭到殖民者的干擾和破壞。從那時候起,尤其是近百年來,兩國人民在反抗殖民主義和外來侵略的鬥爭中,患難與共,互相支持。在反抗殖民主義的鬥爭中,他們並肩戰鬥。1740年巴達維亞華人反荷起義(紅溪事件)就是一個光輝的例子。1945年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成立後,華人也為維護印尼獨立和發展經濟作出了貢獻。1956年蘇加諾總統訪問廣州時,對當年支持過印尼人民鬥爭的華僑領袖黃潔說:「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你們的幫助,讓我們再次表示感謝。」 在長期的文化和貿易交往中,華人起了重要的橋樑作用。1955年印尼總理沙斯特羅阿米佐約指出:「遠在我們兩國第一次通航有海上貿易以來,印尼便和中國一直是友好鄰邦。中國的航船不僅帶來了貨物,隨之而來的還有許多中國商人、工人和手工業者,他們在我國定居下來,帶來了中國的技術和古老的文化,直到當代,我國許多島嶼上還保留着這些文化的精華。」不過,自從1960年代印尼軍人執政開始,印尼政權便開始大規模地排華。他們以「清共」為名,屠殺了50多萬華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遂與其斷交。到1998年,印尼排華騷亂又起,上千華人遇難,而爪哇島上的華人往往首當其衝。

自然地理

地勢

爪哇島的地形是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間間隔盆地,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地質活躍,多地震和火山。爪哇東西長1064千米,中部寬約100千米,兩端寬約160千米。島上有一東西走向的縱向山脈,山脊有許多火山,兩側是石灰岩山嶺和低地。爪哇是火山活動較多的地區,不過嚴重的噴發次數極少;共有112座火山,其中只有35座是活火山。島西部火山聚集,中部和東部則較為分散。最高的火山是塞梅魯(Semeru)火山,海拔3676米。火山帶南面有一系列不相連的高地,海拔約300米。

河流

爪哇島河流短小且急促,絕大多數河流向北流,因為形成河流分水嶺的中央山脈距南部海岸比距北部海岸稍近一些。不過,也有若干河流是向南流的。島上最大的河流是位於爪哇東部的梭羅河和布蘭塔斯河。這兩條河以及許多較小的河都可用於灌溉,但只能在雨季通航,而且只有小船可以航行。

氣候

爪哇的氣候類型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熱而潮濕。一年之中大約有二百二十天能聽到雷聲,打雷次數達一千四百多次,是世界上打雷最多的地區。沿北部海岸的平原地帶溫度最高,山區則涼爽得多。高濕度常常形成使人衰弱的氣候。從11月到第二年3月為西北季風期,多雨多雲;從4-10月為東南季風期,晴天多而雨量少。雅加達平均年降雨量約1760毫米。雅加達平均日最高氣溫為30℃,最低為23℃。在內地高地的托薩里(Tosari,海拔1735米,平均氣溫8-22℃。因為火山灰周期性地對土地加肥,所以爪哇的土壤非常肥沃。

物種

爪哇的植被屬南亞型,但與澳大利亞型有親緣關係;已知的植物有5000多種。在潮濕的山坡上盛產茂密的雨區森林,爪哇西部產濃密的竹林。島上的果樹有香蕉、芒果和各種各樣的亞洲品種。島上的動物群有獨角犀牛、爪哇虎、野牛,昆蟲。

資源

農業資源

火山灰周期性地對土地加肥,爪哇的土壤非常肥沃,自然條件優越,咖啡茶葉煙葉橡膠甘蔗椰子等物產豐富。

農作物:玉蜀黍木薯花生大豆甘薯

經濟作物:木棉芝麻香蕉芒果榴蓮柑橘植物油供當地消費。

茶葉、咖啡、煙草、橡膠、金雞納(奎寧的原料,種植在西爪哇高地)、甘蔗、木棉(種植在島的東部)和椰子等出口量大。

礦產資源

礦藏有石油、煤、錳、鐵、金、銀、磷、硫、碘等。[3]

動物資源

物種資源豐富,有獨角犀牛老虎野牛,不過這些動物現僅在一些較偏遠的地區活動。島上還有猴子野豬鱷魚;約400種鳥類;100種蛇類;500種蝴蝶及多種昆蟲。

森林資源

森林地帶有柚木、竹、西谷椰子樹榕樹以及高蕈樹木黃麻樹。柚木是爪哇的主要出口物資之一。

景觀

吃人樹

關於爪哇「吃人樹」的最早的消息來源於一名叫卡爾·李奇的德國探險家,

1903年,卡爾·李奇在前往爪哇島探險五年後回到了德國。他告訴人們說,自己曾親眼見到一種會吃人的樹,當地居民把它奉為神樹。有一位當地土著婦女因為違反了部族的戒律,被驅趕着爬上神樹,結果樹上數片帶有硬刺的葉子把她緊緊包裹起來,幾天後,樹葉重新打開時就只剩下了一堆白骨。於是,爪哇島上存在吃人植物的傳聞便四下傳開了。

婆羅摩火山

婆羅摩火山(bromo)是東爪哇地區集自然風光和獨特民族風情於一體的著名旅遊景點,也是爪哇島最有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深受國內外遊客喜愛。它在泗水西南,相距大約150千米,山高2393米,位於婆羅摩-登格爾-斯摩魯山區國家公園內,是登格爾山上3座活火山之一。遊人可從不同方向到達這裡,但外國遊客通常都是泗水-帕羅靈果城-恩牙迪沙利村這一旅遊線路。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尼地處「太平洋火環」(太平洋盆地,遍布的火山和海底斷層的一弧形板塊。)地帶,正面臨一系列的地質劇變。婆羅摩火山是火山群中最著名的活火山旅遊地。

婆羅摩火山位於登格爾山山巔上,欲登婆羅摩火山必須先攀登格爾山。猶如一個被削去尖頂的園錐體,在頂部形成一個邊緣高而中部低的大台地,南北寬9千米,東西長10千米,台地內是一片過去由登格爾火山爆發而形成的沙海。沙海中矗立着三座活火山,其中之一便是婆羅摩火山。婆羅摩本身是一個巨大火山口內的另一個火山口,直徑10千米,邊沿為直立、350米高的石壁。婆羅摩和兩個火山錐,如小島般矗立在砂礫地上。站在山頂,附近Tengger的高地景色秀麗,不斷冒煙的火山錐和大峽谷、嚴寒湖泊、瀑布、洞穴及高山森林,比比皆是。再加上涼風撲面,四周白雲繚繞,猶如置身仙境。 婆羅摩火山最富魅力的景色是日出之時。遊客如要觀賞日出美景,可在前一天晚上下塌山下旅館,當繁星點點、夜霧仍濃的凌時,便需早起摸黑向聖山的天頂前進,遊人一般步行或騎馬登山。凌晨四時許,婆羅摩山頂已被樑上一片金黃。冉冉升起的紅日與四周景色交織,形成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不過這裡的氣溫很特別,白天氣溫在30-35℃之間,而夜間氣溫幾乎降至0℃,遊客夜間登山時必須備足衣裳。[4]

普蘭巴南寺廟群

普蘭巴南寺廟群是現今印度尼西亞境內最大、最美麗的印度教廟宇,

是記錄印度尼西亞人祖先燦爛文化的載體。普蘭巴南寺廟群由240座廟宇組成,大部分已經淪為一堆瓦礫,但一些主要的廟宇在經歷了天災人禍的滄桑變遷後,在人們的努力下得以重建,又煥發出昔日的風采。它位於印度尼西亞日惹城以東17千米處,普蘭巴南寺廟群的名字由其所在的村莊而命名,這個地方在公元8-10世紀時可能是當時爪哇時代的古王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普蘭巴南寺廟共有8個聖殿,其中三個主殿分別祭祀着濕婆、毗濕奴和羅摩這三位印度教中的主神。中心院落里有三個主殿。濕婆殿高為46.5米,裡面是濕婆的妻子杜爾加的神像,也是最高的神殿。濕婆殿的北側是維斯奴廟,南側是婆羅吸摩廟,前面是楠迪廟。在毗濕奴和婆羅吸摩廟的前面是瓦哈諾廟,阿皮特廟位於北側,其南側與廟宇相接。在主廣場每一個大門前面的東西兩側有四個克利爾廟;而在主廣場的四個角上均各有一個小廟宇。

普蘭巴南寺廟群的創建基本上是模仿了神話中描述的眾神居住的馬哈穆羅山,因此各種雕刻和裝潢都是按照神仙境界模樣完成的。例如,裝飾的圖案取材于山川、蓮花、奇異的動物和人物、仙女等,葉片和枝條彎曲纏繞於各種圖案之間,整個圖案營造出一個夢幻般的神仙世界。在每一個廟宇中都有雕像,例如大殿上面向東方的濕婆·馬哈德瓦雕像、杜爾加雕像和許多在印度教義上知名人物的雕像。在寺廟群的牆壁上地雕刻着羅摩衍那羅摩傳中的有關印度教的神話故事,每到傍晚時分,在普蘭巴南寺廟後院的露頭舞台上,這些著名的神話故事就會以聲勢浩大的傳統芭蕾舞的形式上演。普蘭巴南寺廟群傳說,

這就是廣為流傳的拉臘·瓊河格蘭的故事,說的是在一天夜裡同時修建了上千座廟宇,到了第二天早晨,僅僅有999座完工,其中就包括普蘭巴南寺廟群。人們根據普蘭巴南寺廟奢侈的建築及其裝飾風格,推測其大約為公元10世紀左右爪哇中部的建築風格的後期產物。但直到當代,人們還沒有找到能夠揭示這些建築是誰、在什麼時候建造的精確證據。根據已經發現的碑銘,人們推測這些廟宇是由公元8-9世紀的拉卡伊·皮卡丹王朝修建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