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費曼
建議将费因曼併入本條目或章節。(討論) |
理查·菲利普·費曼(英語:Richard Philip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 量子电动力学创始人之一,纳米技术之父。
- 提出费曼图 (Feynman diagram)、费曼规则(Feynman rules)和重整化(Renormalization)计算方法,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的重要工具。
- 费曼个性幽默,不拘一格,平易近人且喜爱搞怪,深受学生欢迎。费曼是少数几生动鲜活的前沿科学家之一。
- 1999年,英國雜誌《物理世界》对全球130名領先物理學家的民意調查中,他被評為有史以來10位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1]。
理查德·費曼 Richard Feynman | |
---|---|
出生 |
美国纽约皇后区 | 1918年5月11日
逝世 | 1988年2月15日 | (69歲)
国籍 | 美国 |
母校 | 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 |
机构 | 曼哈顿计划,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 |
知名于 | 费曼图 |
研究领域 | 理论物理,量子电动力学 |
奖项 |
诺贝尔物理学奖(1965) 奥斯特奖章(1972) |
目录
早年生活
高等教育
参与「曼哈頓」計劃
費曼圖
θ-τ衰变之谜(宇稱守恆之謎)
成名時期
-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费曼成为当时美国影响力最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受到许多同行的崇拜[11],与苏联的列夫·朗道并称。
- 在加州理工学院時,费曼和默里·盖尔曼曾共事,这2个人风格迥异的学界超级明星,坐镇加州理工學院,成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盖尔曼讲究衣着得体,博學廣聞,喜欢显露自己的才华,尤其喜欢纠正费曼的失误。费曼卻是着装朴素简约,不在乎外在形象的人(苏联的朗道也是不爱注意形象的人)。费曼和盖尔曼在當時形成鲜明对比,而兩人的针锋相对、彼此抬杠的轶事也廣為流传。
- 费曼跟盖尔曼一起研究弱交互作用。费曼提出了部分子的理论,但不承认自己的部分子和盖尔曼提出的夸克是同一种东西,这让希望夸克理论得到同行支持的盖尔曼非常郁闷。
- 1965年,費曼因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贡献與朱利安·施溫格、朝永振一郎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晚年
費曼的十大貢獻[12]
- 部分子模型(1968年)
- 費曼物理學講義(1965年)
- 費曼圖(1962年)
- 量子引力理論(1962年)
- 弱相互作用理論(1958年)
- 超流問題(1957年)
- 路徑積分(1948年)
- 輻射的相互作用理論(1945年)
- 「曼哈頓」計劃(1945年)
- 多學科和社會貢獻(1945年-1986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原因
著名文集作品
- 別鬧了,費曼先生!(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13]。(註:作者:費曼/著(Richard P. Feynman),譯者:吳程遠;出版社:天下文化)
- 你管別人怎麼想?(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註:作者:理查.費曼/著(Richard P. Feynman),譯者:王碧、尹萍;出版社:天下文化)(李沉简 (汉译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Perfectly Reasonable Deviations from the Beaten Track: The Letters of Richard P. Feynman),by Michelle Feynman; Carl Feynman[3]。
費曼的一生摯愛[14]
費曼的一生最愛是他的第一任妻子亞琳·格林堡(Arline Greenbaum)(1941–45,病故)。他們的故事被拍成電影「愛你一萬年」(INFINITY),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描寫對費曼性格形成影響最大的人,包括他的父親和他的初戀情人亞琳。
亞琳過世時,費曼顯得很冷靜,大約過了一個月後才哭出來。他對亞琳戀戀不忘,在她過世後兩年,費曼曾寫了一封深情的信給她:
親愛的亞琳...
妳一定會覺得我很傻,一定希望我把妳忘了,去追求幸福。但妳絕對想不到,兩年來,我還沒交過任何女朋友(除了妳,甜心)。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曾遇過許多不錯的女孩,也不想再過孤單的生活。但我和她們約會過幾次後,就覺得索然無味了。能讓我念念不忘的,只有妳一個人。
我心愛的妻子
我愛我死去的太太
PS:請原諒我沒有寄出這封信──我沒有妳的新地址
視頻
參考文獻
- ↑ The 10 best physicists
- ↑ 2.0 2.1 2.2 Richard Feynman: A Life in Science(by John Gribbin and Mary Gribbin)
- ↑ 3.0 3.1 3.2 Perfectly Reasonable Deviations from the Beaten Track:The Letters of Richard P. Feynman(by Michelle Feynman and Carl Feynman)
- ↑ 4.0 4.1 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 The Best Short Works of Richard P. Feynman
- ↑ 5.0 5.1 5.2 Feynman Rainbow(by Leonard Mlodinow)
- ↑ 原圖鏈結
- ↑ [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Rdtj5PnJjg2m-LIH3fYMieO1k4ONlPt9dL5TG6BJTH6RvcNWUD 原圖鏈結]
- ↑ [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R5j2K7gJQYZzOPAByHbgg8rRghXNDooB6bgJlA-TojMmHgmgZ4 原圖鏈結]
- ↑ 今晚报:杨振宁缅怀“中国居里夫人”
- ↑ 上帝是个左撇子?
- ↑ Stephen Hawking at 70: still the brightest star in the scientific universe
- ↑ 紀念費曼|費曼的十大貢獻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401030051/http://www.oursci.org/archive/lib/feynman/ 别闹了,费曼先生
- ↑ 愛情奈米論--物理世界之外的理查費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