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2024年8月4日),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出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江蘇蘇州,父親李駿康是金陵大學農化系首屆畢業生。曾在江西聯合中學等校就讀,1943年入貴州浙江大學,1944年轉入西南聯合大學學習,師從吳有訓、趙忠堯、葉企孫、吳大猷等人。1946年赴美芝加哥大學留學,師從費米、狄拉克和泰勒等人。曾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李政道說:對他最初治學影響最大的三個老師是:束星北、吳大猷和王淦昌。
李政道於美國時間4日凌晨2時33分在其三藩市家中去世, 享年98歲。[1]
簡介
李政道,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26年11月24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蘇州。
李政道先生長期從事物理學研究,在粒子物理理論、原子核理論和統計物理等領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據北京大學官網介紹,李政道先生1943至1945年就讀於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入讀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生院,1950年6月獲博士學位後,先後在芝加哥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地工作。[2]
與楊振寧之合作
李政道和楊振寧兩位曾經是鄰居以及最親密的合作者,最終卻冷眼相向,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諾貝爾獎中華風雲——李政道傳》再度詳細披露了二人恩怨的始末。[3]
該書作者是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之子季承。他長期從事科研管理工作,曾任李政道主持的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顧問,二人有長達30年的緊密合作。
1956年,李政道和楊振寧一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稱不守恆理論,吳健雄實驗驗證宇稱不守恆理論後,因此理論而和楊振寧一起在1957年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1年秋,他們寫了兩篇統計力學論文,首次給出了不同熱力學函數的嚴格定義。在此基礎上他們發現不同的熱力學函數在有相變的情況下是不可解析延拓的——這個發現揭開了統計力學研究新的一頁。
李政道和楊振寧,兩位年輕中國學者的論文引起了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重視。1952年的一天,二人受邀與愛因斯坦見面。兩位年輕人在普林斯頓的合作及其卓越成果,以及他們個人和兩個家庭之間的親密關係,一時傳為佳話。
出現裂痕
李政道在普林斯頓工作,既有成就又很愉快。但此時糾紛卻發生了,源於他們合寫的兩篇論文的署名次序問題。
這兩篇論文的總標題是《狀態方程和相變的統計理論》,第一篇《凝聚理論》署名是楊振寧和李政道,第二篇《格氣和伊辛模型》署名是李政道和楊振寧。
在第一篇論文完成後,按慣例合作者的署名應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順序排列,應該是「李政道和楊振寧」。但是,楊振寧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話,他希望排在前面,因為他比李政道大四歲。李政道對這一要求很吃驚,勉強同意。
在第二篇論文署名時,李政道說服楊振寧按國際慣例改了過來。署名問題給二人帶來裂隙,李政道決定不再和楊振寧合作。之後,雖然他在普林斯頓又工作了一年半時間,但是他們沒有再合著論文。李政道決定離開普林斯頓,去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三年後,1956年,他29歲時,成為哥倫比亞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
1957年,兩人因「宇稱不守恆」的理論共同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徹底決裂
楊振寧、李政道親密關係的正式破裂,其導火索在於1962年美國《紐約客》雜誌的伯恩斯坦的文章《宇稱問題側記》。這篇文章講到兩人如何研究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問題而得到諾貝爾獎的經過。楊振寧讀過訪問的稿子,意識到對自己不利,曾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歐本海默出面制止文章刊登,但文章還是刊登了,楊李兩人終於決裂。
之後,兩人之間越行越遠。1982年,楊振寧在《論文選及註釋》裡把兩人之間的問題公之於眾,把宇稱不守恆理論的功勞更多地攬到自己身上,同時貶低李政道的為人和學術水平。
李政道則在1986年打破沉默,發表了《破缺的宇稱》和《往事回憶》,用事實給予反駁。
2002年,江才健撰寫的《楊振寧傳》出版,該書再次詆譭李政道。李政道則通過與《科學時報》記者楊虛傑的問答,對書中的言論進行了一一駁斥,稱「楊振寧的說法實在太荒謬」。[4]
視頻
謹以此片,致敬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
我的父親李政道——李政道長子李中清談父親
參考資料
- ↑ 心繫祖國人才培養 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逝世,環球網
- ↑ 圖憶|16張老照片緬懷物理學巨匠李政道,澎湃新聞
- ↑ 楊振寧與李政道「三起三落」的友情, 網易
- ↑ 《李政道傳》再曝與楊振寧恩怨. 每日頭條. 2009-12-08 [2019-02-0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