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鎮
白沙鎮隸屬於重慶市江津區,地處江津區西南部,是萬里長江上游的國家級第一深水良港、黔北地區及江津西部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
白沙鎮幅員面積238平方公里,素有「天府名鎮」「川東文化重鎮」之美稱和「小香港」之盛譽[1],曾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榮譽稱號。
目錄
歷史沿革
白沙鎮歷史悠久,早在東漢末年,就有人口聚居,形成村落,唐朝時期曾在此興建大聖寺,此後,宋、元、明、清朝代,均在此設建制鎮,民國時期在此設江津縣第三區署。解放後,這裡曾6年作為江津縣人民政府所在地,1980年至今,設白沙鎮人民政府,現為區級鎮。
在《蜀中廣記》、《太平廣記》等卷中考證在唐代時期白沙就因大聖寺而聲名遠播,由此可見當時的白沙也有相當程度的繁榮。也成城鎮也說不定,但建於何年,規模,格局如何,今也失考,據《巴國通錄》苟洲半島是千古能臣文種的故鄉,文種故里每年遊客絡繹不絕,都想瞻仰這位2000多年前成就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成就霸業的著名人物,由他而引發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歷史精典典故,看着這尊歷經風雨的雕塑,讓後世為之扼腕嘆息,讓人遐思當年與伍子胥伯嚭鬥法時的智慧場景,都為他未聽陶朱公范蠡忠告而惋惜不止。
典籍可籍的建鎮年代在北宋前期。由曾肇、李德昌等根據原修於宋真宗趙恆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的《九域圖》於宋神宗趙項寧年間(1068——1077年)所重修的《元豐九域志》。在卷八記載「雍熙四年,南平縣併入江津。江津,(渝)州南一百二十里,有漢東、伏市、白沙、長沙、聖鍾、石羊、玉欄、靈感、石鼓、沙溪、仙池、平灘、石洞、三槌十四鎮」據之可判定,白沙建鎮早則在雍熙四年,即公元987年。距今已有千年之久的歷史。
元朝同設建置鎮,元末明玉珍據蜀,以重慶為都建立大夏政權,把江津改為畿甸邑,白沙鎮隨之而第一次成為」畿甸」之地。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明玉珍之子明升歸順朱元璋,明王朝將白沙鎮改為白沙里。明神宗萬曆九年(1581年),在白沙水驛設置水驛,《明會典》和《讀史方輿紀要》都將白沙水驛與僰溪水驛,漢東水驛,白渡水驛並稱為江津的四大水驛。
清代設巡檢司,設建置鎮。發展到清代中後期以後,它憑仗水驛之利日益凸顯出了區域性的物資集散樞紐作用,不僅成為川東,川南一大水路要津,而且是川黔滇驛道上的一個重要集鎮。
民國時期設鎮公所,白沙為江津縣第三公署,白沙更是憑藉長江水道上興旺的商貿運輸,造就了繁榮的城鎮格局[2]。
1949年11月29日,白沙宣告和平解放。當年12月,即建立江津縣第五區委員會、第五區人民政府,下轄白沙、三口、几子、塘河、永興等五個鄉鎮,區黨委和區政府都設在白沙鎮。
1951年4月,江津縣人民政府也移置於白沙鎮,白沙鎮充當了縣治所在地,是江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直到1956年7月縣政府遷回城關鎮(即幾江鎮),方恢復到原先地位。縣政府遷出次月,白沙撤區設鎮。
1957年設白沙鎮人民委員會。1970年成立白沙鎮革命委員會。1980年至今,設白沙鎮人民政府,為縣級鎮。
著名愛國詩人吳芳吉,地方史學家鄧少琴,國畫家張采芹,愛國將領抗日軍長夏仲實,書法家周浩然,油畫家陳可之,作曲家王錫仁,前國家女排主教練鄧若曾,原國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將,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士周光召,當代科技創造發明家張朝吟等,都曾在這塊沃土上生活、學習或工作。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獨秀、原國民政府軍委副委員長馮玉祥將軍、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等都曾在白沙留下了動人的故事和大量文化財富。
視頻
白沙鎮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白沙鎮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就是這麼厲害!!!,搜狐,2017-07-31
- ↑ 江津有個絕美古鎮,被稱為「東方好萊塢」 ,搜狐,2019-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