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縮時攝影

縮時攝影

圖片來自videostudiopro

縮時攝影(英語:Time-lapse photography)是連續定時拍攝同一個場景或物件,再將相片順序串連製作成影片所營造出來的快鏡效果,目的是將景物緩慢變化的過程壓縮在一段較短的時間內,以呈現時光流轉的效果。

目录

概述

縮時攝影,Time Lapse,也稱曠時攝影、微速度攝影或者間隔攝影。縮時攝影的方法通常有2種方式:一、拍攝大量單張的連續照片,透過軟體編輯而成連續影像,以及二、使用錄影的方式,經由快轉而造成時間濃縮。[1]

感受時光流逝的視覺

縮時攝影是一種將畫面拍攝頻率設定在遠低於一般觀看連續畫面所需頻率的攝影技術。以此技術拍攝變化緩慢、難以察覺的題材,會產生一種流暢的視覺感受。若用以拍攝變化快速的題材,則會呈現出猛烈變化的效果。針對人眼所能捕捉的微妙過程,例如太陽的移動、空中的繁等等,透過縮時攝影能夠清楚、完整地呈現。縮時攝影可說是電影藝術技巧中減速攝影的極致版。

拍攝速率可任意調整

對一個變動中的景象以每秒一張的速度進行連續拍攝,之後以每秒30張的速度播放,那麼便會呈現出加速30倍的視覺效果。縮時攝影可被視為與高速攝影或慢動作攝影相對的攝影技術。縮時攝影的拍攝速率可以任意調整,從接近一般正常的拍攝速率(介於每秒24張至每秒30張),到一天僅拍攝一張,甚至一週或者更長的間隔,取決於拍攝的主題。當在正常速度下播放時,便會感覺到時間經過得較快速,而產生一種流逝感。

專業術語

縮時這個詞也可以用在指涉影片中每個影像曝光時,相機快門打開的時間。在電影中,根據所使用相機系統的精細程度,兩種縮時攝影的手法可以一起運用,拍攝夜晚星星隨著地球自轉而移動的畫面便需要此二種形式,因為每一個影像皆需要有長時間的曝光以使微弱的星光能夠清楚呈現。

當縮時攝影的拍攝速率接近正常拍攝速率時,這種形式的縮時攝影有時被簡單稱做快動作或快轉。這種邊界型態的縮時攝影類似於VCR的快轉模式。透過此種拍攝手法,一個騎著單車穿越城市街道的男人,會呈現出如賽車般的速度,且因為每一個獨立影像的曝光時間較長,其部的運動將出現模糊感或殘影,更加強了此一畫面給人的速度錯覺。

運用

常用的縮時攝影拍攝的題材包括:天空的變化、植物生長及花卉開水果腐敗、建築物的建造過程、城市中的人們、縮時攝影常被用於拍攝人群、交通狀況等。對初接觸縮時攝影的新手,可以嘗試拍攝鬧市中輛的流動或天空、雲朵變化等題材。

發展歷史

19世紀生物紀錄片

法國的喬治·梅里愛於1897年首先將縮時攝影用於拍攝影片《家樂福歌劇院》(Carrefour De L'Opera)。而自1909年起,尚·柯曼登(Jean Comandon)與百代電影公司合作將縮時攝影運用在生物現象的紀錄片上。1920年代,縮時攝影進一步被阿諾德·弗朗克運用於一系列被稱做Bergfilms的影片中。

電視電影

在電影和電視節目中,使用快動作可達到幾種目的。其中一個受歡迎的使用目的是為了達到喜劇效果。一個鬧劇式的場景可以搭配音樂以快動作手法呈現,這樣的特殊效果經常使用於早期的默劇之中。

另外一個使用快動作手法的目的,是在於使電視節目中的慢速片段能夠加速完成,以免占用節目太多的時間。舉例而言,一個居家裝潢節目中需要呈現家具搬動或替換的漫長鏡頭,若透過縮時攝影的快動作手法,便能將此過程壓縮到一個較短的時間,但卻仍然能夠讓觀眾看到整個過程。

《探索頻譜》

1929年到1931年,羅伊爾·萊夫透過結合縮時攝影與高放大倍率的顯微照相驚艷了當時的新聞界。但提到對縮時攝影的宣傳與普級化,則無能與約翰·歐特博士相提並論,他投入其畢生精力於拍攝《探索頻譜》(Exploring the Spectrum)這部影片。

歐特原本的工作是從事銀行業,以縮時攝影拍攝植物則是他的業餘愛好。1930年起,歐特購入並建立越來越多的縮時攝影相關設備,最後他建造了一個充滿植物與相機的大型溫室,當中還包含了他自己研發的自動電子控制系統,用以移動相機來追蹤生長中的植物。他以縮時攝影記錄了整個溫室中的植物以及工作中的相機,堪稱是一首縮時攝影的交響樂章,他的作品後來在1950年代的電視節目《You Asked For It》中被製作成影片播出。

迪士尼《Secrets of Life》

歐特發現改變給予植物的量,以及溫室中光線的色溫,便能夠操縱植物的運動。某些顏色的光可以使植物開花,而其他顏色的光則使植物結果,歐特甚至發現僅只是調整光源的色溫,就能夠改變植物的性別。歐特以縮時攝影記錄花開的畫面,後來出現在迪士尼的《Secrets of Life》影片中,可說是將縮時攝影運用於現代電影及電視的先驅。歐特寫了許多本關於他的縮時攝影歷程的書,例如《My Ivory Cellar》、《Health and Light》,以及紀錄片《探索頻譜》。

貢獻

牛津科學電影研究所技術改良

英國的牛津科學電影研究所(Oxford Scientific Film Institute)是後來對縮時攝影技術進行改良與發展的主要貢獻者,該機構專精於縮時攝影及慢動作拍攝,並發展出能夠進入、穿過極小地方的攝影系統。

第一部應用縮時攝影技術所拍攝的電影是《失衡生活》。那是由高佛雷·雷吉奧所執導的一部非敘事電影中,包含了大量由電影攝影師朗·弗里克以縮時攝影拍攝的雲、人群以及都市。幾年後,他執行了一個名為「Chronos」的獨立計畫,使用IMAX相機拍攝,目前仍於Discovery HD上頻繁播出。近期一部完全以縮時攝影手法拍攝的影片是Nate North的Silicon Valley Timelapse。

三大變數

快門、相隔時間、播放速度

影響縮時攝影影片的三大重要變數,分別是「單張照片快門速度」「照片前後相隔時間」以及「每秒播放照片速度 FPS」。 1.單張照片快門速度:每一張照片所採用的「快門速度」,將影響一張照片的「凝結程度」。決定好一張照片「快門、光圈以及感光度」的曝光控制,來完成一張照片基本的曝光需求。 2.照片前後相隔時間:拍完一張「隨即拍攝下一張」,照片量將會非常大,好處是可以細細分解,畫面中每一個動作與變化;如果張與張照片相隔一段時間,照片量少,節省所需記憶卡、硬碟空間,缺點就是無法很細膩的呈現畫面中的變化表現。如果拍攝「畫面變化不快、不大」的主題,可以設為每 5-10 秒拍攝一張,就能記錄非常多的細節變化。 3.每秒播放照片速度 FPS:FPS 一般我們稱為「幀率」,全名為 Frame Per Second 每秒播放張數,若是 90 張照片,採用 30FPS ,影片則為 90/30 = 3 秒,若是 60 FPS,影片長度則是 90/60 = 1.5 秒,以此類推。幀率 FPS 越多的話,影片速度越快、越流暢、越急促的效果,反之採用幀率 FPS ,影片速度越慢,將會有「跳躍、斷格」的效果。[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