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原图链结 图片来自环境资讯中心 |
蟋蟀,又称促织、蛐蛐儿、蟋蟀欸、蟀子、𧉍(音同“唧”)、蜻蛚(音同“精列”)[1]、蹔𧉆[1],是直翅目昆虫的一科,啮食植物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身体黑色至褐色,头部有长触角,后腿粗大善跳跃,后腿极具爆发力。其雄性好争斗,两翅摩擦能发出声响。以昼伏夜出的为多,生性孤僻,通常一穴一虫,发情期,雄虫才招揽雌蟋蟀同居一穴。为了方便听到公蟋蟀的求偶鸣声,蟋蟀具有位于前脚关节略下方的耳鼓。每种蟋蟀的鸣声不尽相同。它们的叫声是代表温度[2],雌虫不发声,俗称三尾子。全世界约有蟋蟀900多种,最普通的为中华蟋蟀,体长约20毫米。年生一代。
目录
原形态
体长圆形,长13~16毫米,全身黑色并有光泽,有黄褐色微毛与褐色刚毛。头棕褐色,头顶短圆,略向前方突出,头后有6条不规则的短纵沟。复眼1对,甚大,如半球形突出,呈黑褐色。单眼3个,黄色,位于头顶的两端。触角细长,淡褐色,长于身体的半倍。前胸背板左右平行如横方形,背中线稍向下陷,黑褐色,上生不规则的刚毛和棕褐色花斑;前胸背侧片向下垂斜。翅2对,前翅棕褐色,侧部上半面黑色,下半面淡黄色,雄虫的翅长过腹部,基部有比较坚硬透明的发音器,雌的短于腹部,后翅甚长,灰黄色,卷迭呈尾状,突出腹端。足3对,淡黄色,有黑褐斑及斜线,且有棕褐色微毛;后足胫节背面有刺10个,单行排列,腿节十分膨大而向侧方呈扁状。腹部近圆筒形,背面呈黑褐色,节间有污黄色斑纹;腹面呈灰黄色。尾毛褐色,雌虫有1产卵管,几与后胫节等长。[3]
生境分布
成虫性前期喜隐居田埂、屋角及砖块堆下的缝隙中和杂草丛生处,昼伏夜出。有趋光性,飞翔力强,夜间能群集迁移。
性状
本品略呈长圆形,长1.5~2.2cm,宽4~6mm。头部正面观略呈三角形,复眼1对,触角1对,细长。背部棕褐色,胸腹部淡黄褐色,可见翅2对,足3对,尾须1对,后足股节膨大。前胸背板略呈长方形,中后胸被翅所覆盖。足、尾须及触角均易脱落。质轻而脆,易破碎。气腥,味淡。[4]
药理作用
同属的一种蟋蟀含退热成分,曾暂名为蟋蟀退热素,并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此物质的理化性质不详,只知其能溶子水及低级醇(例如正丁醇),而不溶于乙醚、丙酮、氯仿。学名来详的蟋蟀类,雄全虫含维生素B12_58毫微克,雌者含76毫微克,又含精氨酸、α-酮-δ-胍基戊酸、γ-胍基丁酸等胍基化合物。[5]
功效主治
与蝗虫、螽斯的不同
蟋蟀与蝗虫、螽斯皆为直翅目昆虫,蝈蝈是指螽斯,蛐蛐是指蟋蟀,但体态仍有不同之处:
- 蝗虫的触角最短,螽斯的触角又比蟋蟀更长。螽斯的触角长度甚至比身体更长。
- 蟋蟀和螽斯是依靠翅膀的摩擦发声。但蟋蟀右翅叠在左翅上,螽斯左翅往往叠在右翅上面。蝗虫则以其后腿摩擦翅膀发出声音。
- 蝗虫和螽斯生活于草地、草丛间,有绿色和褐色二种,蟋蟀生活于地面石砾间,颜色趋于暗褐色。
文化
中国有把蟋蟀作为宠物养在小笼子里的文化,在西班牙、葡萄牙亦然,南宋《西湖老人繁盛录》载:“促织盛出,都民好养,或以银丝为笼,或作楼台为笼,……”。更有人用蟋蟀作为其他食肉类动物的饲料。
中国最早有《诗经》“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描写。在中国等国家流行斗蟋蟀为乐,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秋兴,妃妾辈皆以小金笼贮蟋蟀,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亦效之”。顾逢《负曝杂录·禽虫善斗》条云: “父老传:斗蛩亦始于天宝间。长安富人镂象牙为笼而畜之。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啄。其来远矣。”。宋朝宰相贾似道整日和群妾蹲跪在地上斗蟋蟀,《类书纂要》曰:“贾似道于半闲堂斗蟋蟀。”更荒唐者贾还带蟋蟀上朝议政,甚至曾经发生蟋蟀自贾水袖内跳出,最后竟跳黏到皇帝胡须上闹剧;贾似道还编写了一本“促织经”[8],讲述自己养蟋蟀和斗蟋蟀的经验,《促织三拗》云:“赢叫输不叫,一也;雌上雄背,二也;过蜑有力,三也。”,昆虫学史专家邹树文称:“这个对于蟋蟀交配习性的发现不论其是宋或明,其记述之早均可称述。”[9]《促织经》也是世界研究蟋蟀的第一部专著[10]。
明朝斗蟋蟀的风气最盛,宣宗朱瞻基时家家户户皆捕养促织,斗促织场也比比皆是。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吴越浪子,有酷此戏,每赌胜负,辄数百金,至有破家者”。吕毖《明朝小史》记清秋吟蟋蟀,早闻物华两个黄鹂鸣“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偶之意,又是博物史不记其斗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等等。贾似道华博之有人”。
清朝蒲松龄所写《促织》为宣德皇帝寻蟋蟀;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一《蟋蟀相公》条称:“马士英在弘光朝,为人极似贾积壑,其声色货利无一不同。羽书仓皇,犹以斗蟋蟀为戏,一时目为‘蟋蟀相公’。”
当代熊召政的《张居正》第二十九回曾以大量的篇幅描写当时的盛况,并提到调养之法:“用篱落上断节虫,再配上扁担虫,一起烘干研和喂之,再用姜汁浓茶配以铜壶中浸过三日的童便作为饮品,如此调养七日,黑寡妇仍骁勇如初”。
还有地方将生蟋蟀当作小吃供人食用。在泰国、柬埔寨等国家,也有将蟋蟀用油炸的烹饪方式制成食品。[11][12]
中国大陆一些城市有专门的蟋蟀协会,组织斗蟋大赛。
蟋蟀书籍
参考资料
- ↑ 1.0 1.1 蒋宗孚. 神采飞扬斗“暂𧉆”. 新民晚报. 2012-09-19 [2014-08-19] (吴语上海话).
暂𧉆【she jik】。暂,《玉篇》走部才滥切:“暂,超忽而疾也。𧉆,《广韵》入声质韵资悉切:“暂𧉆,蜻蛚别名。《诗经·唐风》疏:“蟋蟀,一名蜻蛚。”
- ↑ 蟋蟀温度表 -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小学科学实验
- ↑ 原形态,中医百科
- ↑ 性状,中医百科
- ↑ 药理作用,中医世家
- ↑ 功效,中医百科
- ↑ 主治,中医百科
- ↑ 喻长霖《民国台州府志·艺文略》(卷七十三)载:“《促织经》,宋贾似道撰。似道有《奇奇集》,已著录是书。见《千顷堂书目》及倪灿《宋史·艺文略补》。”
- ↑ 《中国昆虫学史》147页
- ↑ 周琦:〈《促织经》:世界第一部关于蟋蟀研究的昆虫学专著〉
- ↑ 柬埔寨人把蟋蟀当作头等小吃(图),新浪网
- ↑ 昆虫食客 - 华尔街日报专栏文章. [2010-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5).
参考文献
- Gorochov, A.V. & Mostovski, M.B. 2008. Apterous crickets of the tribe Gryllini from South Africa and Namibia (Orthoptera: Gryllidae). ' 49 (1): 109-121.
- Lisa Gail Ryan, Berthold Laufer, Lafcadio Hearn (1996). Insect musicians & cricket champions: a cultural history of singing insects in China and Japan. China Books. ISBN 0-8351-2576-9.
- Franz Huber, Thomas Edwin Moore, Werner Loher (1989). Cricket behavior and neurobiolog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14-2272-8.
外部连结
- 台南县政府观光旅游网“新化斗蟋蟀”
- The cricket suicide
- Intro on house crickets
- Singing Insects of North America An online field guide
- house cricket on the UF / Featured Creatures Web site
- tropical house cricket on the UF / Featured Creatures Web site
- field crickets, Gryllus spp. on the UF / Featured Creatures Web site
- Web article: The recent evolution of a population of silent Hawaiian crickets WhyFiles.org
- "Tuning in to Cricket Radio", John Himmelman, Berf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