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河
水系概況
衛河發源於山西境內的太行山南端與河南省輝縣蘇門山百泉,衛河上游有三源:淇水、湯水、洹水。三源在輝縣合河村匯流後稱衛河。向東流經豫、冀、魯三省14個市縣,主要流經河南,幾條支流如淇河、安陽河流入衛河,最後和漳河會合,形成河北和山東的分界線,進入南運河,最終匯入海河。現在由於上游用水量增加很快,目前南運河接納的水很有限,除汛期外少有衛河的水能流入海河幹流。
治理歷史
-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時黃河在宿胥口改道東行,宿胥口大河絕。宿胥口大河以西的湯水、淇水(今淇河)等河道穿越宿胥故道,東流匯入白溝,經內黃、館陶、臨清、武城、故城、東光縣、南皮境內入宿胥故道。白溝行跡與今衛河近似。
- 漢代年間,黃河與白溝分流,此時黃河北瀆屢決,分出屯氏河。屯氏河、張甲河均匯流於白溝。衛河前身是漢代白溝。白溝原就是黃河故道,根據《三國志.魏書》中記載,東漢末,「魏武帝」曹操為統一北方,征戰袁尚,於「建安九年(204年)春正月,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當時利漕渠即是利用黃河故道開鑿成的一條運渠。
- 隋煬帝為了鞏固北方政權,北征高麗,於「大業四年(608年)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上起河南武陟縣沁水東岸,北達今北京城西南,連接黃河、海河兩大水系,長約1000公里,水面寬達10餘丈,全河可通行龍舟,即是今河南汲縣至天津一段,利用清水下接白溝、屯氏河和清河。永濟渠建成後出現「運漕商旅,往來不絕」的繁忙景象。隋煬帝尋歡作樂,曾多次乘御樓船巡遊永濟渠,因以巡幸,賜名「御河」。
- 衛河是在古永濟渠的基礎上,歷經改造利用形成的。史載,「魏州(治所在今大名城東北大街鎮大街村一帶)貴鄉縣「有西渠,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刺史盧暉徙永濟渠,自石灰窠引流至城西,注魏橋,以通江、淮之貨。
- 宋代,黃河北流,與衛河長期合流,泥沙淤積,衛河多次發生變化。宋慶曆八年(1048年),黃河在澶州商胡(今河南省濮陽市東)決口,向北流經大名入永濟渠,永濟渠名漸廢,廣稱御河。宋建炎二年(1128年),杜充決黃河東流,由泗入淮,黃河離開御河,改向東流。
- 明代,受漳河南遷的影響,衛河曾多次由北向南遷徙。據正德《大名府志》和魏縣地名辦公室考證,明代衛河曾由魏縣回隆鎮東流,從泊口折向東北,經雙井村東,河南村村北,從曹夾河、王夾河兩村中穿過,又東北流經牛莊、馮擺渡等村入大名境,再輾轉北流入館陶境;明代對御河曾相繼修浚,並易稱衛河。
- 清代,據乾隆年間崔述《大名水道記》記載,當時衛河又南徙,自內黃縣界菜園村東流,在張二莊村南入魏縣境後東北流,在旦疃村附近入大名境,循明代御河經由大名艾家口鎮附近北流入館陶。
- 民國期間,衛河再次南遷,由內黃縣楚旺鎮東北流入魏縣境,過第六店村南,向北過北留固村南,又東北過英封,東入南樂縣境,入大名境(約在今大名城西南七公裏白水澶村北)。
- 1946年3月1日,冀南區在臨清建立衛運河河務局,確定徐萬倉以上的衛河仍稱衛河,徐萬倉以下至四女寺為衛運河,四女寺至天津稱南運河。
治理工程
參考文獻
- ↑ 大運河衛河(永濟渠)濬縣段,news.artron雅昌新聞,201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