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利·高華德
貝利·莫里斯·高華德(Barry Morris Goldwater,1909年1月1日-1998年5月29日)是美國政治家,共和黨人,於1953年-1965年、1969年-1987年代表亞利桑那州任參議員,1964年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高華德曾任美國空軍預備部隊的少將,後從政。身為政治家,高華德被視為是1960年代開始美國保守主義運動復甦茁壯的主要精神人物,常被譽為是美國的「保守派先生」。
貝利·高華德 | |
---|---|
原圖鏈結圖片來自Thought co. | |
亞利桑那州參議員 | |
任期 1969年1月3日-1987年1月3日 | |
前任 | 卡爾·海登 |
繼任 | 約翰·麥凱恩 |
任期 1953年1月3日-1965年1月3日 | |
前任 | 歐內斯特·麥克法蘭 |
繼任 | 保羅·范甯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909年1月2日 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
逝世 |
1998年5月29日(89歲) 亞利桑那州天堂谷 |
政黨 | 共和黨 |
配偶 |
馬格利特·詹森(1934–1985) 蘇珊·謝弗·韋克斯勒(1992–1998) |
專業 |
企業家 美國空軍預備役少將 |
宗教信仰 | 美國聖公會 |
高華德反對新政留下的制度和理念,領導保守派聯盟對抗新政聯盟。他在1964年共和黨初選中擊敗東海岸的紐約州州長納爾遜·洛克菲勒,但在總統選舉中以大幅度票數差距敗給民主黨的林登·詹森。詹森及其陣營將高華德描繪成一個反動份子,但高華德的支持者則讚揚他對於聯邦政府權力、工會、以及福利國家制度的反抗。他的敗選使美國自由派有機會展開他們的大社會計畫(Great Society),但1964年大量共和黨老政治人物的同時敗選也使得年輕一代的美國保守派得以在黨內崛起,共和黨拋棄了東海岸的自由派共和黨人,擁抱中部和南部的保守派,這成為最近一次美國政治版圖大變革。高華德的支持者在十數年後重新聚集於其精神繼承者隆納·雷根的旗下,促使雷根贏得了1980年總統大選。
在1980年代,共和黨內逐漸竄起的基督教右派勢力與高華德的自由意志主義理念開始產生衝突,他成為共和黨內的自由派,在許多議題如墮胎和同性戀權利上都對基督教右派及保守派提出強烈批評。
目錄
個人生涯
高華德在1909年生於鳳凰城,當時那裡尚未建州,仍只隸屬於亞利桑那地區。他的祖父麥可·高華德是一名來自波蘭科寧省(Konin)的猶太移民,在鳳凰城經營一間百貨公司,名為「高華德百貨」。他的祖母莎拉·南森則是來自英國倫敦,並且在英國的猶太大教堂與其祖父結婚[1]。高華德的父親巴農·高華德則在與他母親海緹·約瑟芬·威廉結婚時從猶太教改宗聖公會,高華德家的姓氏早在1860年加州舊金山的人口調查中便已從原本的「Goldwasser」換成了「Goldwater」。高華德的這些個人背景使得後來一名猶太作家哈利·戈爾登(Harry Golden)著名的評論道:「我總覺得如果一個猶太人有機會當上總統,他必然會是聖公會的信徒。」[2]
高華德家經營成功的百貨公司使得家裡的經濟狀況一直相當富裕。高華德首先從史丹頓軍事學院(Staunton Military Academy)畢業,接著在一年後開始就讀亞利桑那大學,在那裡他還加入了Sigma Chi兄弟會。
高華德在父親於1930年過世後接掌家裡的百貨生意,在支持當時「進步派」商業管理的同時也抱持反工會的立場。經營百貨生意的緊張壓力還使他在1937年和1939年接近精神崩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高華德從美國陸軍航空軍收到了參與預備部隊的徵召令,他被訓練為擔任飛行員並且被分派至「渡輪部門」,一個以遞送飛機和補給至全世界戰鬥區域為任務的新部隊。高華德在戰爭年間頻繁飛行往返美國與印度之間,航線歷經亞速群島、北非、南美洲、奈及利亞、以及中非。他同時也曾飛過喜馬拉雅山脈的頂峰以運送物資至中華民國。在戰後高華德依然留在預備部隊裡,最後以少將的軍階退伍,到退伍為止高華德已經駕駛過了超過165種不同的飛機。在二戰之後,高華德成為美國空軍學院成立的重要推手之ㄧ,之後曾任空軍學院的訪問團成員,多年後空軍學院新建的訪問團中心還以他命名。
高華德在1934年9月22日與第一任妻子馬格利特·詹森結婚,一直到她於1985年12月11日去世為止。兩人生下了四名小孩:瓊安(1936年1月1日-)、貝利(1938年7月15日-)、麥可(1940年3月15日-)、以及佩琪(1944年7月27日-)。後來在1992年2月9日高華德又以83歲高齡與比他年輕32歲的護士蘇珊·謝弗·韋克斯勒結婚。
政治生涯
高華德在1949年當選為鳳凰市的市議員,從此開始其政壇生涯。他首先在1952年當選為參議員,擊敗現任的民主黨參議員、也是民主黨團多數派領袖的歐內斯特·麥克法蘭(Ernest McFarland),他在1958年再度當選連任,但在1964年由於投入總統大選而放棄競選第三任。在1958年民主黨贏下了13個參議院席位的情況下,高華德首次角逐連任就可以成功,可說是相當傑出。
高華德很快變成為政壇上強調工會改革以及反共立場的知名人物,他積極參與國會裡的保守派聯盟。不過高華德也遠離一些反共主義運動裡的極端份子,在1956年他協助通過了極具爭議的《阿拉斯加精神健康促進法案》,儘管許多人指控該法案是一個企圖於阿拉斯加建立集中營的共產主義陰謀。在勞工法案上他推動通過了1957年國會的一項主要反工會腐敗法案,導致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AFL-CIO)在1958年的選戰中傾全力阻止他連任,但最後高華德仍成功當選。高華德在1954年表決反對了由國會譴責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的動議,但他自己則比麥卡錫在這方面還要謹慎,同時也從沒有像麥卡錫一樣指控某些人為共產主義者或蘇聯的間諜。高華德在1960年出版了《一個保守派的良心》(The Conscience of a Conservative)一書以闡述他對於共產主義散佈的反抗,這本書後來成為發展美國保守派的重要著作。
高華德支持了亞利桑納州的有色人種協會(NAACP)並且也協助廢止了亞利桑那州國民警衛隊的種族隔離政策。在全國層級上他支持了1957年的民權法案,並且也支持1960年一項禁止徵收投票稅的憲法修正案。但是他反對了1964年推出的更為複雜的民權法案,他主張那項法案是違憲延伸了聯邦政府的權力,使聯邦政府有權以「法定倫理」為由管制私人間的事務和僱主的權利。由於1964年當時反對民權法案的主要是來自南部的民主黨人,除了高華德外只有四個非南部的共和黨參議員反對這項法案,這使高華德在反對聯邦立法的南方獲得大量支持。
在1964年,經歷了一連串激烈競爭之後,高華德終於贏得共和黨的總統參選提名。當時高華德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紐約州長納爾遜·洛克菲勒,高華德在加州的初選上擊敗了他。高華德的參選被共和黨裡的自由派所反對,認為高華德的強硬外交政策只會造成美國與蘇聯的危險對立。高華德在總統大選中被總統林登·詹森以懸殊的票數差距擊敗,共和黨在全國的政治舞台上也因此遭遇嚴重的挫折,在兩院裡都失去了大量的席位。總統大選中高華德只贏下了他的老家亞利桑那州以及五個南方的州份(在那之前都還一直是民主黨的票倉)。許多共和黨人在選舉中也憤怒地反對高華德,認為高華德對共和黨的未來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除此之外高華德出生時亞利桑那州尚未建州的事實也引起了一些爭議。
高華德在亞利桑那州仍然相當受支持,在1968年的國會選舉中他再次當選參議員,取代退休的卡爾·海登(Carl Hayden)。他在1974年與1980年兩次連任選舉中都成功當選,1974年的選舉高華德贏得相當容易,儘管當年共和黨飽受水門案醜聞的負面影響。
高華德在1980年曾考慮退休,但最後決定繼續競選連任。高德華的妻子據稱曾希望他在1981年1月便從參議員職位退休,但最後高華德決定再競選一次任期。高華德於連任選舉中出乎意料之外地面臨堅強挑戰,他被許多人視為是已經不合選民胃口而且有許多弱點的角色,尤其因為他原本已打算在1981年退休,高華德很少訪問除了鳳凰城和土桑市以外的亞利桑那州區域。高華德的主要挑戰對手是前共和黨轉民主黨的富有地產開發商比爾·舒爾茨(Bill Schulz),舒爾茨以其大量資金投入選戰。同時亞利桑那州的人口結構也在逐漸改變,大量的移民湧入了亞利桑那州,但這些新的選民多是在高華德當選連任之後才移入的,對他並沒有多少認識。在選戰中高華德一直採取守勢。開票當天的初步結果顯示Schulz佔上風,但隔天最後的開票結果則由高華德勝出,主要是因為高華德贏得的大量不在場投票票數都是開票最後才被計算的[3]。高華德在1980年的苦戰出人意料之外,因為當年隆納·雷根在總統選舉中以大幅度差距擊敗了吉米·卡特,而且共和黨也重新贏回了參議院,一舉奪回12個席次。雷根在總統選舉中於亞利桑那州獲得了61%選票。
高華德在1987年退休,在最後一屆任期中曾擔任參議院裡的情報和軍事委員會主席。儘管高華德在1960年代時曾是參議院裡的積極份子,在參議院的最後幾年裡他成為了穩定議事程序的主要角色,並且也是兩黨眾人皆尊重的元老。不過高華德依然保持強硬的反共主義以及「鷹派」的外交立場。他在1970年代曾企圖抵抗巴拿馬運河條約的通過,以阻止巴拿馬運河重回巴拿馬政府的控制。他在這段期間最重要的法案或許是《zh-tw:高華德-尼可拉斯法案;zh-cn: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重构法案;》(Goldwater-Nichols Act),重新整頓了美軍上層的指揮架構。
高華德一直是威斯康辛州共和黨籍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的堅定支持者之一(只有22名參議員表決反對譴責麥卡錫)。他同時也是麻薩諸塞州參議員約翰·甘迺迪的好友,事實上高華德曾盼望會在1964年的總統選舉中與甘迺迪進行一場君子之爭,打算和他進行即時的辯論。高華德被甘迺迪的遇刺所震驚,並且也相當失望與他角逐總統的將不是甘迺迪,而是當時的副總統林登·詹森。高華德相當厭惡詹森(他曾形容詹森為「會使盡一切骯髒伎倆的傢伙」)以及理查·尼克森(他稱尼克森為「我生平中遇過最不誠實的人」)。據信,水門案爆發時便是高華德以參議員身份逼迫尼克森辭職的。後來每當國會裡有議員與其總統所屬政黨唱反調時便經常被戲稱為是「高華德運動」的成員。
參考文獻
- ↑ Roots Web, World Connect Project
- ↑ "The Taboo." Time Magazine. 22 November 1963.
- ↑ Robert Alan Goldberg, "Barry Goldwater."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chapter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