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區
越秀區是廣東省廣州市轄區,也是廣州市的老中心城區,位於廣東省中部,東起廣州大道,與天河區接壤;南臨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與荔灣區毗鄰;北面白雲山與白雲區、天河區相鄰。其下轄18條行政街道,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廣州市人民政府駐地。
目錄
歷史沿革
歷史建制秦統一中國後,設南海郡,郡尉任囂選中了白雲山於珠江之間一塊負山阻海的地域(在今越秀區域內)作郡治,於前214年築起番禺城(番禺城的遺址就在越秀區內)。此後,滄海桑田,珠江江岸南移,內湖湮沒,河涌淤塞,沖積平原不斷增大,番禺城在其後不斷各個歷史朝代亦不斷擴展,如漢朝西拓其城,宋朝多次擴城(築子城、東、西翼城河雁翅城),明初合宋朝三城牆跨越秀山而過、建十三門,清朝臨江砌新城等等。
在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裡,廣州城的發展變化主要都是在越秀區域內進行。
越秀區之名始於1950年6月24日(由原西山、德宣和小北3個區合併而成,其範圍相當今越秀北部),因區內有羊城名勝越秀山(越秀公園)而得名。
建國以後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同年12月,廣州劃為28個區並分別成立區人民政府,今越秀區範圍有如下7區:西山區、德福區、靖海區、小北區(大部分)、太平區(部分)和永漢區(部分)。
1950年6月廣州28個區合併為16個區,今越秀區範圍含當時德越秀區(今越秀區北部)、惠福區、太平區(部分)和永漢區(部分)。
1952年9月,廣州重新劃分城、郊各區,市統轄東、南、西、北、中、郊和珠江7個區,今越秀區範圍,是當時的北區(絕大部分)和中區(一部分)。
1960年7月,中區的8個街道(太平、德成、大新、詩書、一德、解放南、大南、泰康)併入北區,北區改稱為越秀。後把永漢南、珠光、德政南、大塘、芳草5個街道劃歸東山區管轄。
1952年9月24日越秀區與永漢區(部分)、惠福區(部分)合併,稱為北區(其範圍相當今越秀區的惠福東、西路以北和東山區西南部)。
1960年7月北區與中區的東部合併,統稱為越秀區,次年8月,越秀區的東南部劃入東山區後,越秀區的轄區沿襲至2005年初。
行政區劃
1999年7月1日始,越秀區從原來的19個街道調整為流花、東風、洪橋、六榕、廣衛、光塔、詩書、北京、大新、人民10個街道;共設居委會223個。
2002年至2004年,越秀區轄10個街道(洪橋、廣衛、北京、六榕、流花、東風、光塔、詩書、大新、人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越秀區轄22個街道(洪橋、廣衛、北京、六榕、流花、東風、光塔、詩書、大新、人民、東湖、農林、大東、大塘、珠光、白雲、建設、華樂、梅花村、黃花崗、礦泉、登峰)。
2005年4月28日,撤銷廣州市東山區;將原東山區的行政區域,白雲區的礦泉街道,天河區的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楊箕和中山一2個居委會、沙東街道部分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越秀區人民政府駐越華路。對新組建的越秀區和荔灣區的部分邊界線進行了調整。
2005年9月30日起,越秀區下轄流花、東風、洪橋、六榕、廣衛、光塔、詩書、北京、大新、人民、東湖、農林、黃花崗、大東、大塘、白雲、珠光、建設、華樂、梅花村、礦泉、登峰22條行政街道 。
2010年12月27日,越秀區宣布東湖街道更名為東山街道。
2013年1月23日,越秀區宣布對部分街道進行合併 。合併之後新成立的4條街道於2013年3月15日掛牌。具體如下:
將原東風街道與原六榕街道合併成新六榕街道,面積為2.04平方公里,總人口10.12萬人;
將原詩書街道、原大新街道大德路以北的慶福里、象牙北、魁巷等3個社區與原光塔街道合併成新光塔街道,面積為1.07平方公里,總人口10.58萬人;
將原大新街道的石將軍、大德中、大新中、南華園、玉帶濠、濠畔中、三府前、和寧里、大新西、狀元坊、一德西等11個社區與原人民街道合併成新人民街道,面積為1.51平方公里,總人口10.45萬人;
將原廣衛街道與原北京街道合併成新北京街道,面積為1.27平方公里,總人口9.06萬人。
2013年3月15日起,越秀區下轄洪橋街道、北京街道、六榕街道、流花街道、光塔街道、人民街道、東山街道、農林街道、大東街道、大塘街道、珠光街道、白雲街道、建設街道、華樂街道、梅花村街道、黃花崗街道、礦泉街道、登峰街道等18條行政街道。
人口
越秀區的光塔街、紙行街、詩書街、解放南街的範圍是乾隆二十一年(1795)以來,分批從北京、天津調粵駐防的八旗兵及其後代世居的範圍。懷聖寺一帶古籍稱為「番坊」,居住着不少唐宋時期來華貿易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後裔。明代以來,從北方南下的回、滿族居民也多集中居住在原小東營寺、南勝寺、濠畔寺一帶,故此,越秀區成為廣州市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城區。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越秀區轄10個街道的總人口341422人,各街道人口:人民街道34394、大新街道44760、詩書街道39090 、光塔街道32665 、六榕街道39785、東風街道36421、洪橋街道36166、廣衛街道32265、北京街道26869、流花街道19007。
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越秀區除漢族以外,還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少數民族共4277人,占廣州市區內少數民族總人數的3.08%,占全區人口的1.25%。
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越秀區有常住人口1157277人,人口密度為34239人/平方公里,屬於廣州市人口最稠密地區。
交通運輸
主幹道:中山路、中山大道、先烈路、環市路、沿江路、天河路、白雲大道、廣州大道、東風路、人民路、解放路等。
橋樑:海珠橋、廣州大橋、江灣大橋、海印大橋、解放大橋、人民路高架路、東濠涌高架等。
地鐵:越秀區內有廣州地鐵1號線、2號線和5號線經過。區內1號線的地鐵車站有楊箕站、東山口站、烈士陵園站、農講所站、公園前站、西門口站,2號線的地鐵車站有廣州火車站、越秀公園站、紀念堂站、公園前站、海珠廣場站。5號線的地鐵站有小北站、淘金站、區莊站、動物園站、五羊邨站。
經濟發展
商業文化是嶺南文化的突出表徵,越秀區是廣州商業文化極其發達的縮影。廣州近代4個商業中心,有3個在越秀區內,即北京路、中山五路、解放中四牌樓、長提—人民南路。1957年以來,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均在越秀區轄內舉行(廣州新國際會展中心投入使用後仍有部分項目在舊址舉行),更是萬商雲集,名聞天下,成交額占中國每年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的1/3,被視為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廣州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最早最大的外貿港口之一,也是中國最早設海關官員(唐代的市舶使)合第一個設海關(市舶司)的城市,頻繁的對外貿易造就了廣州的商業繁榮,唐代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來華貿易,僑居在今越秀光塔路一帶,稱為番坊。宋代「雙門底」以南(今北京路段)發展成為商業鬧市,城西南的南濠口、西澳(今詩書街、省中醫院一帶)是廣州最大的外貿碼頭、市舶司駐地,有「百貨之肆、五都之市」之稱。廣州近代4個商業中心,有3個在越秀區內,即北京路,中山五路、解放中四牌樓、長提——人民南路。1957年以來,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均在越秀區轄內舉行 。
改革開放以來,轄內多條各具特色的商業街先後形成。北京路、中山五路一帶已成為廣州市最繁華的一個商貿中心和古城文化旅遊區;環市東國際中央商務區內寫字樓雲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高度密集,形成具有特色的「總部經濟」,成為華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流花區域、海印商業區也成為廣州市新的商業繁華地帶 。越秀區商貿網點約占全市的19%以上,形成了數條知名的特色商業街、如聞名海內外材料匯集的泰康路、大南路、惠福路、副食品批發市場一德路,紙張、油墨一條街天成路等等,以及一批具有一定規模、一定知名度的商業名店和專業市場,如廣州百貨大廈、新大新公司 、北京路商業步行街、流花服裝市場等;北京路、中山五路一帶逐步成為廣州市最繁華的一個商貿中心河古城文化旅遊區;流花地方也成為廣州市新的商業繁華地帶。越秀區因此也享有「購物天堂」的美譽。
2000多年來,廣州一直是南中國最大的商業城市和對外貿易城市,也是中國最早設海關官員和第一個設海關的城市,頻繁的對外貿易造就了廣州的商業繁榮。連通廣州與東西方沿海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其起點和基地在越秀。南越國時期,這裡已成為象牙、翡翠、珠璣等奇珍異寶的集散地;唐宋元代,在越秀光塔路一帶形成的「藩坊」,聚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世界各地的商客達12萬;宋代「雙門底」以南(今北京路段)發展成為商業鬧市,城西南有「百貨之肆、五都之市」之稱;明、清時期的濠畔街一帶(當時是城濠),秦樓楚館、商鋪林立,堪似南京的秦淮河。紙行街、米市路、高第街、狀元坊是商業與文化交相輝映的例證。
2005年,越秀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89.38億元,占全市總量17%以上,居各區之首。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54.67億元,占全市總量近1/3,居全市各區龍頭地位;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4.70億元,二、三產業比例為3.90:96.10。全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2.79億元,占全市總量近1/5;實現商品銷售總額2139.67億元,占全市總量近1/3,兩項總量指標均居位全市各區首位。其中,銷售超億元商貿企業達192家,實現銷售額1242.41億元,占全區總量的一半以上,占全市總量的1/6;其中銷售超5億元的商貿企業達59家,實現銷售額930.51億元,占全區銷售總量近2/5,占全市總量的一成多,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汽、煤、柴油等石油製品以及紡織品、服裝等行業 。
在「十一五」期間,有67家世界500強企業在越秀區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2010年成功引進香港大昌行、英皇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區認定總部企業339家,實現增加值735.39億元,比2005年增長72.12%,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44.85%。
「十一五」期間,區財政共投入科技經費3.6億元,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勵成果330項;實現專利申請10085件、授權量7360件,分別比「十五」期間增長53.15%和83.45%。創意產業蓬勃發展,2010年實現營業額720.88億元,比2005年增長83.47%;黃花崗科技園實現技工貿總收入230.39億元,比2005年增長98.29%。[1]
社會事業
醫療衛生
越秀區具有醫療資源高度集聚的優勢。至2012年,越秀區擁有中山醫科大學、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群、廣東省人民醫院等20家三級醫院,衛生技術人員占全市的30.33%,床位數占30.16%,總診療人次數占28.82%,總收入占41.71%。同時,擁有3名中科院院士、50多名國家級傑出學者、110多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上千名博導、碩導,匯聚了華南地區大量高層次醫療人才。而醫療資源又以東山口片區3平方公里為核心區域 。
教育事業
三國時虞翻開堂講學,魏晉南北朝大批海外高僧來華,譯經傳教皆在光孝寺。唐代開科取仕以來,廣州成為省內讀書人學習進修之地,至今,越秀區內還保留着眾多古老地學宮、書院、學堂地遺蹟遺址,如南海學宮、粵秀書院、越華書院、應元書院、西湖書院、廬江書院等 。
小學:盤福路小學、東風西路小學、惠福西路小學、朝天小學、農林下路小學、黃花小學、廣州華僑外國語學校小學部(前身為廣州華僑小學,創辦於1955年)、雅荷塘小學、小北路小學、淨慧路小學、大南路小學、廣中路小學、吉祥路小學、滿族小學(建於晚清洋務運動期間,校名「滿族小學」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是由溥傑所題)、東川路小學、環市路小學、建設大馬路小學、建設六馬路小學、東川路小學、署前路小學、東山培正小學、紅火炬小學、越秀區回民小學、中山三路小學,鐵四小學等。
中學:廣東實驗中學、執信中學、廣州市第二中學、廣州市第三中學、廣州華僑外國語學校中學部(前身為廣州華僑小學,創辦於1955年)、廣州市第七中學(前身為培道學校,創立於1888年)、廣州市培正中學、廣州市沙東中學、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廣州大學實驗中學、廣州市第十三中學、廣州市第八十二中學、廣州市東環中學、廣州市知用中學、廣州市流花中學、廣州市第十六中學、廣州市第十七中學、廣州市第二十四中學、廣州市第四中學、廣州市第十中學、廣州市育才中學、廣州市第二十一中學、廣州市越秀外國語學校(原廣州市第二十七中學)、廣州市鐵一中學,廣州市鐵二中學等。
旅遊景區
名勝古蹟由于越秀區基本為廣州舊城,所以,廣州的 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蹟多聚集在區內。據1997年底統計,越秀區內的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的有5處(7個):光孝寺、懷聖光塔、聖心教堂、廣州公社舊址和秦代造船工場遺址、鎮海樓、五仙觀及嶺南第一樓、明代古城牆、「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和中山紀念堂紀念碑;市級的有22處;粵王井、三元宮、大佛寺、濠畔清真寺、城隍廟、紹武君臣冢、王興將軍墓、廬江書院(何家祠)、海員亭、光復紀念亭、黃埔軍校校辦事處舊址、廣東省財政廳大樓、永安堂、愛群大酒店、東亞酒店、中央銀行大樓、解放軍進城式檢閱台舊址(市府合署)、廣州解放紀念雕像合簡氏祖祠,越秀山的五羊石像、水塔、四方炮台遺址。此外,還有一批內部控制文物保護單位共有155處,而其中約四分之一分布在越秀區9.16平方公里域內 。
北京路(Beijing Road)地處廣州市 中心,是廣州城建之始所在地,是歷史上最繁華的商業集散地。根據史料和專家考證,北京路、教育路和西湖路周邊區域已有或已建成及挖出的歷史文化遺地有:秦番禺城遺址、秦漢造船工地遺址、西漢南越國宮署遺址、唐清海軍樓遺址、南漢御花園、明大佛寺、明城隍廟、明清大南門遺址、清廬江書院、廣州起義紀念館等十多個朝代的十多個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文物古蹟 。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1983年發現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是嶺南地區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萬餘件,其中「文帝行璽」金印、玉角杯、錯金銘文虎節、印花銅板模、平板玻璃銅牌飾等文物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反映了兩千年前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南越王墓是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大考古發現之一,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鎮海樓在越秀山小蟠龍崗上。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鎮守廣州的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的東、西、中三城合而為一,並開拓北城800餘丈,城牆橫跨越秀山,又在城牆最高處建樓一座,樓高5層,俗稱五層樓。民國十七年(1928)重修時,把原來樓內的木結構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磚石砌築的外牆基本上為明代舊物。
鎮海樓被譽為「嶺南第一勝概」,先後以「鎮海層樓」和「越秀層樓」列為清代和現代的羊城八景之一。廣州博物院民國十八年(1929)成立時以該樓為院址,今稱廣州博物館。1989年6月廣東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藥洲遺址位於廣州市教育路南方戲院北側。又名九曜園。原是一座南漢御苑。南漢乾亨三年(919),南漢王劉岩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帶,利用原來的天然池沼罰罪民鑿長湖五百丈(約合今1600米),史稱西湖或仙湖。湖區狹長,北至中山五路,南達惠福東路。湖中建洲,在此煉丹求仙藥,故稱藥洲。湖中有瑰奇怪石多塊,美稱為九曜石。沿湖有亭、樓、館、榭,風景甚美。米芾、翁心存、翁方綱、阮元、蘇東坡、陳澧等名士曾煮茶景濂堂,泛舟九曜池,為九曜石題詩賦詞,刻石立碑,留下了寶貴的石刻。明代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
明城牆遺址位于越秀山上。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廣州東、西、中三城合為一,並向北擴展,跨越到越秀山,史稱舊城。據明黃佐《廣東通志》載,當時廣州城「周長三千七百九十六丈、高二丈八尺」。有城門、城樓、敵樓、警鋪等。「崇禎十三年(1640年)增筑北城,將城牆培高七尺,增厚牆基,並且每隔二十丈置有台階,以便在城牆上落」。越秀山明代城牆現存總長度為1137米,除鎮海樓外,只剩下高度不等的殘垣,其他有關建築已蕩然無存。1987年,鎮海樓後面連同東、西兩側的城牆已修繕復原,共長180米,雉堞嚴整,恢復舊觀。此遺址於1989年6月廣東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越王井又名九眼井,井身全部石砌,直徑2.1米,九孔。井蓋殘石及「九眼古井」石碑尚存,但井底已淤積深達7米。據屈大均《廣東新語》稱,九眼井「相傳尉佗(趙佗)所鑿。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志稱佗飲斯水,肌體潤澤,年百餘歲,視聽不衰。」丘逢甲有詩詠曰:「鑿井秦人老塞煙,抱孫雄踞海南天,江山不改遺民盡,獨坐秋風自品泉。」《通典》謂南海(廣州)有天井門,天井即越王井,門是石門。南漢主劉岩曾獨占此井,稱玉龍泉。宋番禺縣令丁伯桂加九孔石井蓋,可同時從各孔汲水,不相牴觸。至清初,平南王府霸占此井達10年,並在井四周建圍牆,派兵把守,出告示曰「有私汲井水者鞭笞四十」 。
中央銀行舊址在沿江中路193號,是民國十三年(1924年)8月15日孫中山親手創辦的中央銀行。中央銀行直屬國家財政部領導,屬下分支機構先後在廣州市內設立3個兌換發行處,在廣東省內有11個分行。
1993年廣州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廣東省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榮譽記錄
2018年6月,越秀區入選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城市排名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越秀區排第9名。
越秀區,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中部,東起廣州大道,與天河區接壤;南臨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與荔灣區毗鄰;北面到白雲山山腳,與白雲區相鄰。
越秀區下轄18個街道(2014年),總戶籍人口115.84萬(六普),人口密度為34735人/平方公里。2005年越秀區成為廣州市區域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區。
越秀區是廣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區,自秦朝在越秀區境內設南海郡治起,西漢南越王趙陀建南越國宮署,南漢國劉龔建廣營宮室。自東吳設廣州起,歷朝所設軍事、行政中心均在越秀區域內。
越秀區匯聚了8個朝代2000多年的文物古蹟,五羊石像、鎮海樓、千年古道北京路、中山紀念堂、五仙觀、六榕寺、光孝寺、石室聖心大教堂、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等均在該區。
越秀區作為廣州行政、商貿、金融、文化中心,形成了以第三產業為主體,特色經濟為帶動,商貿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格局。中山五路一帶是廣州最繁華商貿中心和古城文化旅遊區,有北京路、海印地區、英雄廣場、一德路等一批知名商貿區,有環市東國際中央商務、東風路現代服務、流花會展等商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