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
近體詩,又名格律詩、今體詩,它是和古體詩對立的。唐代以後,大概因為科舉的關係,詩的形式逐漸趨於劃一,對於平仄、對仗和詩篇的字數,都有很嚴格的規定。今體詩因其嚴密格式和規律,猶如法律、紀律一樣,所以後人也稱其為律體詩。這種依照嚴格的規律寫出來的詩,是唐以前所未有的,所以後世叫做近體詩。近體詩大致分為三種:律詩、排律、絕句。興起於唐代,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
目錄
近體詩發展
近體詩發展,由南朝發端,劉宋時鮑照、顏延之、謝靈運等人嘗試調節平仄,彰顯韻律,是為「元嘉體」。蕭齊時,格律逐漸嚴格,蕭衍、沈約、謝朓、任昉等「竟陵八友」為其代表[1],稱為「永明體」,至初唐時,近體詩形式方才大致告成。
據現今流傳「詩格」等作品,初唐格律與後代認知尚有差距,有許多不同音律調節的嘗試,也未定型。到沈佺期、宋之問二人,律詩格律才算完成。沈佺期擅長七律,宋之問則長於五律,而後對押韻、平仄及對仗樣式討論,已漸趨一致。初唐文風華靡唯美,仍有六朝遺風。陳子昂、張九齡力轉流行,逐漸建立唐人詩風。
初唐時期,格律與風格都逐漸形成新體,進入盛唐時期,轉化為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期。所謂黃金時期,乃專就形式美感與抒情風格而言,這也是許多論者所以為唐詩的特色。盛唐時期,田園、邊塞等風格、題材極盛,王維、孟浩然為田園自然詩風代表;岑參、高適、王之渙、王昌齡為邊塞詩風的代表。
絕句簡介
絕句,為近體詩體裁之一,一篇四句,有五言、七言之分,亦有少數六言作品。唐代近體詩形成以前,即有五言絕句的形式產生,入唐以後稱為「古絕」,原稱為「短句」、「斷句」、「截句」等,名稱最早可見於六朝。「古絕」形式較為自由,並無嚴格的格律限制,常有押仄聲韻的作品。至於格律化的絕句,又稱「律絕」,須依守近體詩格式。
五、七言絕句應起源於古詩,隨詩歌格律發展,而成為絕句,唐代達到極盛,宮廷、梨園、邊塞、旗亭無不傳唱。王昌齡、王之渙、李白、杜牧、李賀、李商隱都是絕句的名家。宋朝以後,王安石、蘇軾、陸游同樣擅長絕句。
律詩簡介
永明音律與六朝駢文對近體詩的對仗形式影響深遠,永明時期之後,工穩的對仗詩篇已逐漸產生,到隋煬帝《江都宮樂歌》,初步建立七律的形式。
律詩最後成形於唐初,宰相上官儀為其代表,其作品「綺錯婉媚」,風行當時,稱為「上官體」[2],他提出所謂「六對」,歸納六朝以來的對仗形式。而杜審言詩作聲律工整,有諸多五言排律作品,建立五言律詩的法度模範。至沈佺期、宋之問手中,律詩終告成熟,格律成為定式,當時並稱為「沈宋」,民間律詩以杜甫、李商隱最為突出。 範例:
“ |
泬寥空色遠,芸黃淒序變。 |
” |
— 上官儀,《奉和潁川公秋夜》上官體 |
“ | 白石岩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
” |
— 李商隱,《重過聖女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