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橫 (歷史學家)
本文介紹的是台灣歷史學家。關於先秦時代張儀提倡的外交手段,請見「連橫 (外交策略)」。
連橫 | |||||
---|---|---|---|---|---|
字 | 天縱、雅堂 | ||||
號 | 慕陶、劍花 | ||||
本名 | 重送 | ||||
出生 |
大清福建省台灣府台灣縣 | 1878年2月17日||||
逝世 |
1936年6月28日 大清上海市 | (58歲)||||
死因 | 肝癌 | ||||
墓地 |
新北市泰山區明志路一段274號[1] 121.432°E 25.05979°N | ||||
紀念建築 | 「連雅堂先生暨夫人墓」 | ||||
國籍 |
大清 大日本帝國 中華民國 | ||||
別名 | 連雅堂 | ||||
民族 | 漢族 | ||||
語言 | 臺灣閩南語、華語 | ||||
教育程度 | 私塾 | ||||
職業 | 學者、作家 | ||||
僱主 | 芳蘭號連得政、華南銀行林熊徵、雅堂書局創辦人之一 | ||||
組織 |
南社 櫟社 | ||||
機構 |
福建日日新聞 台南新報 台灣新聞 | ||||
知名作品 |
《臺灣通史》 《臺灣語典》 《臺灣詩乘》 《鴉片有益論》 | ||||
家鄉 | 台灣台南 | ||||
配偶 | 沈璈(沈筱雲) | ||||
兒女 | 連夏甸(女)、連春臺(女)、連震東(男)、連秋漢(女) | ||||
父母 | 連得政、劉妙娘 | ||||
親屬 | 兄連城璧、兄連重國、弟連重廷 | ||||
漢語名稱 | |||||
簡化字 | 连横 | ||||
繁體字 | 連橫 | ||||
|
連橫(1878年2月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譜名重送,小字神送,表字天縱、一字雅堂[2],號武公、慕陶、劍花[3]。福建省台灣府台灣縣(今台南市)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今漳州龍海)[4],台灣日治時期的詩人、台語文學者、台灣歷史學家。1920年,著作《臺灣通史》完成並出版,是台灣人第一部冠以「臺灣通史」名稱的版本。另著有《臺灣語典》、《臺灣詩乘》、《劍花室詩集》等。
1930年,收了日本人的伍佰元稿費,發表〈鴉片有益論〉,大力誇揚臺灣總督府重新開放的鴉片政策,使他受盡林獻堂等臺灣仕紳的鄙夷,被迫移居中國大陸。
1936年6月28日,連橫因肝癌病逝於上海,後遷葬臺北縣泰山鄉(今日新北市泰山區)。其獨子連震東(1960年曾任內政部長)及其兩代單傳後代連戰(1996年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為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 其外孫女為文學家林文月。
目錄
生平
連家郡望山西上黨,明代時連佛保赴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萬松關馬崎社(今福建省龍海市榜山鎮長州村)發展,稱為「馬崎連氏」開基祖。清康熙年間,連佛保的十世孫連興位,從漳州渡過臺灣海峽,定居臺灣府臺灣縣寧南坊馬兵營(今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原臺南地方法院附近)。
1878年2月17日,連橫出生於馬兵營,幼名允斌,譜名重送[5],連橫以連雅堂為名字著書,為世人較熟悉的稱號。
連橫出身於商人世家,父親是連得政,連橫有兄連城璧、連春臺及一個弟弟連秋漢。由於道光、咸豐年間,連橫祖父連長瑞在漳州府府城枋橋頭經營芳蘭號煙鋪,販賣鴉片,收入頗豐。光緒十九年(1893年) ,連家開始踏入樟腦煉製,每年產量可達數萬擔,獲利達數十萬兩白銀,連家為當時漳州與台南兩地的巨富,惟因日治時期被日本人沒收資產,家境中落[6]。
早年經歷(1878年-1902年)
連橫早年家境富裕,入私塾就學,1891年(13歲),父親教他讀《臺灣府志》並告誡他:「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
1895年,依照馬關條約,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地方官民創臺灣民主國,與大日本帝國爆發乙未戰爭。同年8月,連橫父親連得政病逝,當時連橫僅17歲。
1897年,19歲的連橫娶沈鴻傑(沈德墨)的24歲的女兒沈筱雲(另稱沈少雲、沈璈)。沈鴻傑是連橫著《台灣通史》「貨殖列傳」上列名的人物,和有錢世家結為親家,對連家的經濟發跡有著很大影響,或許正因為有這樣的家業作為支撐,連橫才可以畢生讀書文史風流的生涯,和台灣當時的文士階級詩酒唱酬。
1899年,連橫21歲,為臺南《台澎日報》記者,為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作歌頌詩〈歡迎兒玉督憲南巡頌德詩〉[7][8]。
來往於中國和日治台灣之間(1902年-1914年)
1902年,24歲的連橫曾赴福建參加科舉。當時連橫先去廈門,以銀錢捐得監生功名,取得應考資格,再到福州應鄉試,但沒有錄取。
1904年4月23日,連橫在台南生下其獨子連震東(1904年4月23日-1986年12月1日)。
1905年(27歲),連橫再一次離開臺灣,在福建廈門創辦《福建日日新聞》,可是《福建日日新聞》於同年即關閉,關閉的原因,有不同的說法:
- 連橫兒子連震東認為,該報「鼓吹排滿。當時在南洋的同盟會同志閱報大喜,派閩人林竹癡先生來廈門,商討改組為同盟會機關報。嗣以清廷忌先生之言論,飭吏向駐廈日本領事館抗議,遂遭封閉。」[9]:1052
- 連橫的朋友林申生認為,該報關門的原因為,「緣該報社之組織不健全,非清吏向日人抗議之結果;日人特聽其自生自滅耳」[10]。
- 和連橫親近的門生張振樑認為,「乃其時台局粗定,日人招徠台人故」[10]。
1905年,《福建日日新聞》關閉後,連橫又於同年回到日本統治的台灣,在由《台澎日報》改版而成的《台南新報》內任職。
1906年(28歲),連橫因酷愛吟詩,與友人趙雲石、謝籟軒等十餘人在台南創南社(不同於1909年辛亥革命時期創立的的同名文學團體南社)。
1908年(30歲),連橫舉家遷到台中,任職於台中發行的《台灣新聞》漢文部。同年,連橫開始撰寫《台灣通史》。
1909年(31歲),連橫與友人林癡仙、賴紹堯、林幼春等人創櫟社,以道德文章相切磋[9][11]。(註:依據傅錫祺櫟社沿革誌略,櫟社係於1902年由霧峰林癡仙(俊堂)、林南強(幼春)、燕霧大莊賴悔之(紹堯)三子始結詩社,名之曰「櫟」,連橫係1911年初加盟為櫟社社友[12];1930年連橫3月2日之《鴉片有益論》引發林獻堂等人大怒,4月2日,櫟社總會不以《鴉片有益論》破門,而以「十六回開會未出席」,技巧性地把連橫退社[13]。
連橫34歲時(1912年),經由日本再度赴中國旅遊,先抵達上海,與女弟子王香禪見面[14],再遊南京、杭州等地。
連橫35歲時(1913年),前往北京參加華僑選舉國會議員,不中。同年秋天,又轉往奉天、吉林,入新吉林報社工作[9][11]。
連橫36歲時(1914年春),再度回到北京,「時趙次珊先生掌清史館,延先生入館共事,因得盡閱館中所藏有關臺灣建省檔案,而經其收入臺灣通史」[9]:1052。據2005年5月1日臺北《中國時報》報導,連橫曾於1914年1月31日,「呈請北京政府恢復其中國國籍」、「這份原始檔案材料仍存於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5]
同年冬天,連橫回到台灣台南,繼續在《台南新報》任職[11]。
中年經歷(1914年-1931年)
1914年冬至1919年,連橫一方面繼續在《臺南新報》工作,另一方面也利用公餘之暇持續《臺灣通史》的著述工作,經過了前後十年的時間,終於在完成。
1919年,連橫移居台北,受僱於華南銀行的發起人林熊徵,幫忙處理與南洋華僑股東往返的文牘。1923年,連橫與夫人一起同遊日本。連橫46歲時(1924年2月),在台北創立發行的漢語古典雜誌「台灣詩薈」,一直到1925年10月赴浙江西湖養病停刊止,共發行22期。同年,日本「常磐生命保險株式會社」給予特許經營權台北代理店,專營兒童保險,並曾於自己創辦的「台灣詩薈」雜誌上刊登廣告。1926年,連橫又舉家移居杭州一年,理由是養病。1927年回到台北[11],與友人黃潘萬合開了一家書店,店名叫做雅堂書局。該書店標榜不賣日文書籍文具,但卻又代理台灣總督府採購有關南方資料的漢文書籍業務,而成為御用書店[16]:8。該書店在兩年後就因經營不善而關閉[11]。
1930年3月2日,連橫在日本人御用報紙《台灣日日新報》上發表〈新阿片政策謳歌論〉(民間俗稱《阿片有益論》或《鴉片有益論》)辯稱鴉片有益的意見書,其中的言論有:「台灣人之吸食阿片,為勤勞也,非懶散也……我先民之得盡力開墾,前茅後勁,再接再厲,以造成今日之基礎者,非受阿片之效乎?」論稱「鴉片不僅無害,甚至還被稱為長壽膏,是有益的」。
此文章一經發表後,「全台輿論譁然,蓋當時台胞方藉鴉片特許問題,義正辭嚴,以與日本統治當局奮戰,驟見此文為虎作倀,都怒不可遏。連橫頓成眾矢之的」[16]:12。連橫如此媚日之舉,連當時的社會運動領袖林獻堂都看不下去了。因此,台中詩社櫟社隨即集會開除他的會籍,使他連帶和兒子連震東遭林獻堂一派人士疏離,父子兩人只好先後到《昭和新報》任職。陳明道也為,「此種鴉片有益論,成為連雅堂一生的污點。」[17]
晚年寓居於台南(1931年-1933年)
由於在台北幾乎已經沒有人願意再和連橫交往,他於1931年返回台南,借寓別人家中,「不復與北人士相聞問」。1931-1932年,連橫擔任臺灣總督府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會委員。
連橫既自覺在臺人中無立足之地,乃有意轉進國府治區。他著連震東先行,給他幾塊敲門磚,其中之一是用心修一書給舊日有意結下的文字交、如今國民黨的黨國大員張繼(張溥泉),該年4月,連震東即帶著連雅堂的八行書,前往中國投靠民國初的參議院議長張繼[10](鄭喜夫,1992:166;連橫,1992a:8)同年6月18日,連震東在南京西華門吳鐵城(1888-1953)處謁見張繼。張繼看了連橫的信,覺其「真摯沈痛,大義凜然,深為感動,歷久難釋,於是攜震東至北平,促其學習國語。」(鄭喜夫,1992:167)
連橫知道兒子連震東得到張繼的愛護後,很高興,在1931年7月26日給連震東的家書中,明講這是卅年來的計畫,教兒子「汝當在〔溥泉〕先生左右,供其使命,學習事務,忍苦耐勞。」(連橫,1992a:6)這一兩年內,他不斷利用家書教連震東。比如,連震東在北平時,教他要「多識東北要人,可為將來同事之助」;張繼可能要赴粵時,教他「汝當在其左右,如欲赴粵,可請隨行,以資閱歷」;抗日戰爭爆發、國府遷移之後,則是「張先生如入豫辦事,汝可請之隨行,蓋因政府初移,人員必少,汝於此時如能得一位置,且在艱危之中,將來較有厚望。」後來連震東隨張繼到西安,連橫又告訴連震東「汝在西安,位置甚好,勤謹辦事,以資閱歷,將來〔溥泉〕先生如任行政院長,必能調來中央,則可著著進行。」甚至教他要臨魏碑,蓋「欲與人士相往來,尺牘之書,必求精美,而後不致貽笑也。」
連橫寫給連震東的家書中說:「台灣實不可居」、「余居此間視之甚厭,四百萬人中幾無一可談」、「吾不欲汝〔連震東〕為臺灣人」,訓誡連震東「切不可與此間朋友通訊」,甚至明示兒子:「此間朋友有詢汝住所者,余皆不言」,也訓誡已嫁在上海的長女夏甸不可回臺灣。
1933年7月11日 ,連橫舉家移居上海[10]。
逝世(1936年)
1936年6月28日,連橫因肝癌病逝於上海,得年58歲,留下 32 歲獨子連震東。此期間連震東乃跟隨著張繼到西安,任職西京籌備委員會,住在西安新城北門外,同年8月27日獨子連戰於西安出生。連橫死前彌留時寫給兒子連震東這麼一段話:「今寇焰迫人,中日終必一戰,光復台灣即其時也。汝其勉之!」[18]。死後遷葬返臺,墓園位於今新北市泰山區第一公墓。
1939年3月1日,連橫之妻沈筱雲逝世於西安,葬於西安,當時連戰還不滿3歲。
論述與著作
連橫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台灣通史》
全書共36卷,體裁則略仿司馬遷的《史記》,分為紀、志、傳三部分。總共包括了4紀、24志、60傳,總計約60萬字。記錄則起自隋大業三年(607年),迄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凡約1290年的歷史(見連橫,1962)。
這本書的初版共分成3冊,由連橫自己籌設的台灣通史社出版。上冊於1920年11月出版,中冊於同年12月初版,下冊則於1921年4月出版[11]。這本書後來有種種不同的版本,不過,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於1962年以「台灣文獻叢刊」第128號為名出版的版本(共6冊),在學術界最常被採用3。
正面評論
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所長黃富三這樣評價這本著作:「《台灣通史》可以說是第一部把台灣當作一個個體來處理的史學著作,具有先鋒性的角色。如果說台灣史之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問的話,無疑的《台灣通史》的貢獻是很大的。」[19]
負面評論
也有台灣史的研究者對於《台灣通史》這本書的品質不敢恭維,比如說,在翁佳音等人關於台灣通史類著作的分析檔,他們就認為:事實上,連氏之歷史敘述多有誤謬,甚至有人言連氏為「三流史家」,每頁皆有錯處……。而一本錯誤百出的「通史」書籍,能得國、共兩黨長期的垂青,也可見政治力量如何干預通史著作了[20]。楊雲萍指出〈朱一貴起事檄〉為連橫杜撰[21]。有說法認為連橫依據江日昇《臺灣外記》所記鄭成功遣使的說辭,基於原文「此地非爾所有,乃前太師練兵之所。今藩主前來,是復其故土。」創造出〈與荷蘭守將書〉「然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22]吳密察則認為〈與荷蘭守將書〉同樣也是連橫杜撰,因之前1919年從無文獻有此文[21],與荷蘭所記書信也不相同[23]。
連橫在《臺灣通史》曾說自身家族有德性,為民族尊嚴而不參加清廷科舉[24]。不過,連橫的兄長連城璧就是秀才,他自己24歲時(1902年)也曾赴福建參加科舉。當時連橫先去廈門,以銀錢捐得監生功名,取得應考資格,再到福州應鄉試,但不第。對於這件事情,他的兒子連震東解釋,連橫「非不知以其思想之新,獲雋至難,特借應試之便,赴閩調養身體也。」[10]
鴉片有益論
在完成《台灣通史》這本著作以後,連橫於1919年移居台北,受僱於華南銀行的發起人,板橋林家的林熊徵,幫忙處理與南洋華僑股東往返的文牘[16]:7。1923年,連橫與夫人一起同遊日本。1926年,連橫又舉家移居杭州一年,1927年回到台灣[11]。
連橫在回到台北以後,與友人黃潘萬合開了一家書店,店名叫做雅堂書局。該書店標榜不賣日文書籍文具,但卻又代理台灣總督府採購有關南方資料的漢文書籍業務,而成為御用書店[16]:8。該書店在兩年後就因經營不善而關閉[11]。
在台灣日治時期中期,由於台灣人民的自覺,抵制阿片(即鴉片)逐漸有成,吸食者顯著減少,因此阿片的專賣的收入也就跟著減少。當時台灣阿片的進口是由三井物產所株式會社獨佔。由於吸食者減少,台灣總督府在1929年1月頒布「改正鴉片令(按:當為「改正阿片令」)」。[17]
這項法令頒布之後,引起全台有識之士的憤怒。然而,連橫卻於1930年3月2日,在日本人御用報紙《台灣日日新報》上發表〈臺灣阿片特許問題〉(民間俗稱《新阿片政策謳歌論》、《阿片有益論》或《鴉片有益論》)辯稱鴉片有益的意見書,其中有:「台灣人之吸食阿片,為勤勞也,非懶散也 …… 我先民之得盡力開墾,前茅後勁,再接再厲,以造成今日之基礎者,非受阿片之效乎?」
此篇文章一經發表後,「全台輿論譁然,蓋當時台胞方藉鴉片特許問題,義正辭嚴,以與日本統治當局奮戰,驟見此文為虎作倀,都怒不可遏。連橫頓成眾矢之的」[16]:12。連橫的這種舉動,也遭到當時的民族運動領袖林獻堂的批評。3月6日,林獻堂在日記上這樣寫著:
“ | 3日(按:應是2日)連雅堂曾在《台日》報上發表一篇,說荷蘭時代阿片即入台灣,當時我先民移殖於台灣也,台灣有一種瘴癘之氣,觸者輒死,若吸阿片者則不死,台灣得以開闢至於今日之盛,皆阿片之力也。故吸阿片者為勤勞也,非懶惰也;為進取也,非退步也。末云僅發給新特許二萬五千人,又何議論沸騰若是?昨日槐庭來書,痛罵其無恥、無氣節,一味巴結趨媚,請余與幼春、錫祺商量,將他除櫟社社員之名義。余四時餘往商之幼春,他亦表贊成。[25] | ” |
因此,台中詩社櫟社隨即集會開除連雅堂會籍,使他連帶和兒子連震東遭林獻堂一派人士疏離,父子兩人只好先後到《昭和新報》任職。陳明道也認為,「此種鴉片有益論,成為連雅堂一生的污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