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沟建德宫
过沟建德宫,是位于台湾嘉义县布袋镇北端的过沟地区,是一座奉祀五府千岁的王爷庙,为当地民众的信仰中心。庙口常有许多摊贩,庙旁的建德市场是居民买卖蔬果、鱼虾、食品的菜市场。
目录
起源传说
据当地口传纪录,在清领时期嘉庆年间,有一位外地旅人由中国大陆携带一尊神像途经过沟地区,于“风瑞仔树”树荫下休息。传说中此地开垦居民在商议雕塑神尊供奉的过程中,得知有旅人携带神像在邻近区域,并得知该神像是五府千岁之中的“李王爷”。当时的居民及旅人在神像前祈拜,并以掷筊杯询问神祇留在过沟地区受供奉的意愿,结果获得三个圣杯,自此得到神明允诺留在过沟当地受祭祀[1]。
供奉该神祇初期未有庙宇,而是以掷筊杯决定神像到当地何人家户受祭祀,一年选两个家户轮值。据传说初始建庙供奉昰以集资方式建造茅屋,位置接近位于“东势头”区域。现今该庙供奉的李二府、李三府神祇,于传说时期即确定,原由是只有一个李王爷神像,然而信徒经常有向庙方短暂借至自宅行使宗教祭祀的需求。传说中的地方耆老在征得神祇同意后,雕塑两尊李王爷副身,一为“李二府千岁”(李二王爷),二为“李三府千岁”(李三王爷),原本的神像改为“李大府千岁”(李大王爷)。
沿革
目前过沟建德宫的建立约于清领时期同治末年,居民李草虾在诸罗山(今嘉义市)赚得金钱,回乡提出建庙意见,当地居民支持之外,乡人王定邦共同集资募款,并由主神李大王爷透过乩身指示要重新选择庙地,条件是要在该区域的最高处,前后有鲲水的风水样貌,选定了现址“西势”地区。目前的庙名“建德宫”也是由乩身指示,包含教化意义:居民在此辛勤建业所得,并引导民众有道德观,命名为“建德宫”。
清领时期建庙又多加入了“池府千岁”、“中坛元帅”,“伽蓝神”及“普度公”等神祇。
民国四十八年(1959年)岁次己亥年改建,民国五十三年(1964年)岁次甲辰年十月竣工。修复过程加入“五府千岁”当中的吴王、朱王、范王,集成五府千岁,同时也雕塑“观音佛祖”、“注生娘娘”。
根据布袋镇公所的资料,过沟建德宫也是嘉义沿海一带,唯一办理过较大规模建醮,不迎送客王,也免设状元府之庙宇。
奉祀神祇
重要庆典活动
- 每年农历四月廿六日庆祝李府千岁圣诞千秋举办祈安绕境大典,前一天(农历四月廿五日)举行祀宴祝寿大典。
- 每年农历六月最后三天举行“过沟建德宫火灯夜巡”,一连三天夜间祈安绕境驱逐鬼魅,以保护过沟地区民众。“过沟建德宫火灯夜巡”活动已有百年历史,在民国100年被嘉义县政府列入嘉义县县定文化资产之民俗及有关文物。
-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中元普渡。
寺庙
东亚传统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统称为庙宇[2]。一般包括道观、佛寺、祠等庙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庙,但一些圣贤的家庙亦受宗族以外的信众参拜,故这些家庙同时事实上有著祭祀以及让信众祈求庇佑用的性质。道教宫观可称宫庙,佛教寺院可称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称祖庙或宗庙,皇家太庙与明堂则合称为庙堂。
由于东亚传统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响、习合的情况,如佛道双修、三教合流、神佛习合等,加上与民间信仰、巫觋宗教合流,因此庙宇的名称、性质多变,甚至同一间庙宇同时具备多种性质。
建筑
除了一些单体式且不设前院的庙宇外,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门为入口,如神道坊(庙宇牌坊)、山门、鸟居等,也代表进入庙宇或结界范围。入门之后为神道,可通往参拜之处。
庙宇主体建筑称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后来也指供奉仙真圣贤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宝殿,有些则称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规模较大的寺庙常有多个不同的殿或堂。
类型与名称
“观”,原指宫殿的高大门阙,后因历代帝王常请方士或道士夜观星象、制定历法于“观”,后来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观,也作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筑物名称,如玄妙观与白云观。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会以“宫”命名,两者又合称“宫观”。
民间信仰中的寺庙命名多元,传统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为帝、后、妃或王爷级的寺庙才会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宫”命名。例如妈祖曾先后在元代、清代获皇帝册封为天妃、天后,于是部分妈祖庙命名为天妃宫、天后宫;关羽被尊为协天大帝,于是一些关帝庙也命名为协天宫;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庙宇也会称为“宫”,如香港、澳门一些由民间释教信徒开设的观音庙名为水月宫。今日多数神庙都称“宫”。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为高阶神明的庙宇,供奉三清的庙宇名称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名称包含北极殿、真武殿等。
寺庙原指“寺院”“寺”原系朝廷办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为官廨别称。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曾将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几个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渐成为僧人居所代称。故后世称为寺或院,佛教僧侣修行、礼佛与居住的道场,如中国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与香港“三大古刹”之一“青山禅院”,并随著汉传佛教传播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琉球;伊斯兰教之礼拜堂称之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来是指结草为屋,后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专指仅有女性出家众(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场所如新北市石碇区莲池庵。也有一些民间释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庙宇命名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庙宇也有命名为“庵”如福州白龙庵。
“岩”本来指位于山窟或依山崖处据险而筑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也常命名为清水岩。
“洞”系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后来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因为民间释教与民间信仰合流,而成为庙的代名词之一。
儒教的寺庙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庙,以及祭祀圣贤、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贤的祠又被民众视为祈福消灾的神明,遂与民间信仰结合变成民间寺庙,例如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庙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处,部份庙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岁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岁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张李莫府三千岁的五条港安西府、奉祀张天师的天师府或广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审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厅,作为庙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湾斋教、扶乩之场所亦常称为“堂”,例如壹善堂、劝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与菩提讲堂。一贯道场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圣堂”等。
“坛”是举行祭祀的高台,在古代东亚常与政府祭祀相关,如天坛、地坛、先农坛、厉坛等,其中天坛、天公坛也成为常见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名称,如新竹天公坛、台湾首庙天坛。另外,一般私人设立的神坛也常称“某某坛”。
“庙”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为祭祀场所名称,如武庙、文昌庙、文武庙、妈祖庙、王爷庙、城隍庙、义民庙、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庙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庙称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对于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称为神宫,小型的神社则称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传统信仰中的寺庙,除了与中国相同的类型外,村社里还有一种称为“亭 (越南)|Đình”的寺庙,供奉村社保护神。
参考文献
- ↑ 布袋镇公所. 布袋镇公所─布袋镇知名庙宇. [2017-02-10].
- ↑ 道教宫庙组织或管理章程范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