錙銖必較
錙銖必較 |
zī zhū bì jiào |
近義詞 :氣量狹小 反義詞 :寬宏大量 出 處 :《荀子·富國》 體 裁 :成語 釋 義 :比喻氣量狹小, 很小的事也要計較 |
錙銖必較,漢語成語,讀音是zī zhū bì jiào,用來形容非常小氣,很少的錢也一定要計較;也比喻氣量狹小,很小的事也要計較。[1]
目錄
成語出處
詞語辨析
銖:古代極小的重量單位,據說六銖等於一錙,四錙為一兩。形容斤斤計較。
近義詞:斤斤計較、睚眥必報、鼠肚雞腸、心胸狹窄、心胸狹隘、氣量狹小、分金掰兩、一毛不拔、愛財如命、錙銖較量
反義詞:慷慨仗義、寬大為懷、寬宏大量、虛懷若谷、寬容大度、大度包容、不拘小節,慷慨解囊、捐棄前嫌 雞蟲得失 慷慨仗義 一笑置之[3]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示例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賢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貪婪無厭,雖錙銖必較。」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就是族中支派,不論親疏,但與他財利交關,錙銖必較,一些情面也沒有的。」
宋·陳文蔚《朱先生敘述》:「先生造理精微,見於處事,權衡輕重,錙銖必較。」
沈從文《菜園》:「他不能同人錙銖必較的算賬,不過單是這缺點,也就使這人變成更可愛的人了。」
《明史·湯開遠傳》:「事急則鉅萬可捐,事平則錙銖必較。」[4]
魯迅《華蓋集續編的續編·廈門通信㈢》:「然而這裡對於教職員的薪水,有時是錙銖必較的,離開學校十來天也想扣。」亦作「錙銖較量」。
《鏡花緣》一一回:「些須銀色小事,何必錙銖較量。」亦作「銖銖校量」。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柳柳州》:「樂天既退閒,放浪物外,若真能脫屣軒冕者。然榮辱得失之際,銖銖校量,而自矜其達,每詩未嘗不着此意。是豈真能忘之者哉?」
詞語分解
錙銖的解釋 舊制錙為一兩的四分之一,銖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
奈何取之盡錙銖。唐·杜牧《阿房宮賦》。錙和銖。比喻微小的數量。《莊子·達生》:「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
較的解釋 較 (較) à 比:較量(刵 )。較勁(亦作「叫勁」)。比較。計較。斤斤計較 對比着顯得更進一層的:成績較佳。 明顯:較然(顯明)。彰明較著。 大旨,大概:較略。
外文翻譯
英語 to haggle over every penny ;be alive to one's own interests
日語翻譯: 〈成〉 (1)勘定が細かい.勘定高い.; (2)つまらないことでいちいち爭う.; 些細なことでも損をしたくない
參考文獻
- ↑ 錙銖必較 .漢典[引用日期2014-11-13]
- ↑ 錙銖必較介紹_歷史典故_詞典網 也作「銖銖較量」、「錙銖較量」。 錙銖必較歷史詞典分解 成語錙銖必較的解釋 錙、銖: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單位。形容非常小氣,很少的錢也一定要計較。也比喻氣...
- ↑ 錙銖必較 .百度詞典[引用日期2014-11-13]
- ↑ 錙銖必較,成語詞典-快讀網 2015年12月15日 - 成語:錙銖必較 拼音:zī zhū strongì jiào 意思解釋:錙、銖: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單位。形容非常小氣,很少的錢也一定要計較。也比喻氣量狹小,很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