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阿输柯·孔雀梵语अशोक मौर्यIASTAśoka Maury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约西元前304年-前232年常被简称为阿育王अशोकAśok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频头娑罗王之子。他是一位佛教徒,也带来佛教的繁荣[1],后世称为佛教护法[2]

阿育王

阿育王.jpg
罗马拼音 Aśoka Maurya
本名 阿输柯·孔雀
出生 公元前303年
逝世 公元前232年
民族 印度人

阿育王是印度伟大的国王之一。在100次的战争之后,阿育王在西元前269年至232年的期间统治了印度次大陆大部份的土地[3]。王朝的版图扩张到现在的阿富汗及今天的孟加拉,也可能达到伊朗的东部,东边则到印度的阿萨姆邦,南方则到喀拉拉邦安得拉邦的北部。王国的首都是塔克西拉邬阇衍那巴连弗邑

目录

孔雀王朝

阿育王统治下的孔雀王朝,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阿育王本人在行政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的阿育王像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的阿育王像 、军事、司法等方面都有绝对的权威。全国被分为若干行省,行省总督通常由王子担任,但行省内部仍有着许多保持自治或半独立的部落,孔雀王朝还不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该王朝的创始人旃陀罗笈多之孙。旃陀罗笈多是一位印度军事领袖,他在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后的岁月里,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在印度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主要的帝国。

他一生的业绩可以明显分成两个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时代,主要是经过奋斗坐稳王位和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印度,在约在公元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国时,有15万人被俘,10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继而,除迈索尔地区外,印度全境得到统一。据说,阿育王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

后半生是"白阿育王"时代,在全国努力推广佛教,终于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其统治时期成为古代印度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使佛教成为国教,也没有迫害其他教派,相反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由于阿育王强调宗教,政治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41年的时间。

生平

家世

阿育王的祖父,乃孔雀王朝的开国君主月护王, 其打败了亚历山大的军队,并获得了其后继者塞琉古帝国之承认,奠定其国孔雀王朝之大国地位。

即位之初

根据佛教文献记载,前273年频头娑罗逝世,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与其兄苏深摩争夺王位取胜,并把王族政敌全部杀死,在统治初期被认为是一个暴君。不久阿育王笃信佛教(有人说是受佛教徒的异母弟影响;也有说是受沙门的影响)。在约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国;有15万人被俘,10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继而,除迈索尔地区外,统一印度全境。其统治时期成为古代印度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4]

根据小摩崖法敕,阿育王在接触佛教后,曾经有两三年的时候不太积极,之后与僧团深入相处,约于即位后第七年皈依佛教。根据阿育王刻文中的十四章法敕记载,阿育王在即位第8年,征服羯陵伽国,当亲眼目睹了大量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在即位第9年开始虔诚信仰佛教,想要以和平方式扩张势力。

但似乎阿育王之后亦没完全改变暴力与专制,北传记载他曾将数以万计的分那婆陀那国的拜偶像外道屠杀,导致误杀了自己敬重的佛教长老[5]。据南传记载阿育王曾因佛教僧侣不与外道一起和合说戒,而屠杀了都城内的佛教僧侣[6],阿育王后悔之后,再没有迫害各宗教的具体记载,对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都予以慷慨捐助[7]。所以后来的人都认为阿育王强调宽容和非暴力主义,称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41年的时间。

宣扬佛教

阿育王为了推广佛教,并为了要求人们遵守理法,在国内建立了许多石柱,刻上敕令和教谕,称为“法敕”[8]。法敕多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为人诚实等,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在敕令中阿育王通常自称为“天亲仁颜大王”。

阿育王作为佛教徒大力宣扬佛法[9]。他禁止无益的杀生,为平民建立医院,为旅客建立休息的场所,对贫民施舍,并且亲自朝拜佛陀的圣迹,建立了许多佛塔。据传说,阿育王在位期间 ,共建造八万四千座佛塔。在他即位第17年,在华氏城帝须长老举行第三次佛教结集,使佛教成为了印度全国性的宗教。他还向周边国家派出许多传教团,使佛教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尤其是派人去锡兰的传教[10],使斯里兰卡至今都是南传佛教的中心。依据语言学家季羡林的考据,阿育王对外所传播的佛教,只限于上座部派别。依据北传佛教的记载,阿育王后期转而信奉大众部[11]

治国方针

阿育王的后期治国方针是基于佛教的精神,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的统一。他的这种政策并不是空想主义的,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对于羯陵伽国的征战虽然对其惨状深有感触,但是仍然将其土地编入了帝国的版图。他虽然禁止杀生祭祀,但是没有废除死刑和酷刑。在屠杀分那婆陀那外道后,他的宗教政策变为宽容。

他虽然是上座部佛教徒,但后期容许其他宗教的存在,婆罗门教耆那教都得以共存。他的这种宗教政策,也成为了以后印度君主的传统[12]

晚年

佛教传说,阿育王曾问优波毱多谁是最大施主,优波毱多说是布施了真金百亿的须达多,阿育王晚年病重,计算一生所布施为九十六亿,要把国库财产布施出来凑齐百亿[13],因而被所立太子软禁,每天供给少量食物[14]。他病死后,孔雀王朝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乱,并在四十多年后就灭亡了。

王位继承

阿育王原本指定他的儿子鸠那罗为王储,但鸠那罗不久即被刺瞎。于是王位便由鸠那罗的侄子达沙拉沙继承,鸠那罗的儿子三钵罗底被指定继承达沙拉沙。

经典视频

神秘的古印度阿育王

家庭

根据古籍记载,阿育王被认为有5位妻子,她们分别是:

  • Devi,阿育王的第一任妻子
    • 摩哂陀(Mahendra)
    • 僧迦密达(Sanghamitra)
  • Karuvaki,羯陵伽人,唯一一位在阿育王的墓碑中被记载的妻子。
    • 帝瓦拉(Tivala)
  • 善无续(Asandhimitra),阿育王的首席王后
    • Charumati,善无续的养女,实为阿育王与情妇的女儿。
  • Padmavati
    • 鸠那罗(Kunala),出生数月即丧母,由善无续扶育成人。
  • 帝舍罗叉(Tishyaraksha),原为善无续的女仆。传统上被认为是反面人物,因为她先是诱拐阿育王的儿子鸠那罗,后又由爱生恨地弄瞎了他。

阿育王建立的建筑

在Ven.Weligama Sri Sumangala在监督下,英国恢复了阿育王的建筑。

参见

参考文献

  1. [1]
  2. 博客来 史上最大佛教护法──阿育王传. Books.com.tw. 2007-05-20 [2014-04-27]. 
  3. Thapur (1973), p. 51.
  4. 阿育王. Wap.tyread.com. [2014-04-27]. 
  5. 阿育王经》卷第三:复有一国名分那婆陀那(翻正增长)。彼国一切信受外道。复有一人受外道法事裸形神。画作如来礼其神足。有一佛弟子见此事白阿育王。王时闻已语驶将来。阿育王所领。于虚空中半由旬上。一切夜叉悉系属王。地下一由旬一切诸龙悉系属王。是时夜叉闻王语已。于一念顷即将外道弟子并画像来。时阿育王见已生大瞋心。于分那婆陀那国一切外道悉皆杀之。于一日中杀十万八千外道。复有一外道弟子。受外道法事裸形神。画作如来礼其神足。时阿育王复闻是事。即敕余人令取此人及其亲属。置一屋中以火焚之。时王复敕。若有人能得一尼揵首者。我当与其金钱一枚。是时长老毘多输柯入养牛处一日停住。毘多输柯病来多日头须发爪悉皆长利。衣服弊恶无有光色。时养牛女窃生是念。今此尼揵来入我舍。便语其夫。汝应杀此尼揵取头与阿育王。必当得金。其夫闻已即便拔刀往毘多输柯所欲斩其头。时此长老即自思惟。见其业至无得脱处。即便受死。
  6. 汉译《善见律毘婆沙》卷二:“阿育王知已,遣一大臣,来入阿育僧伽蓝,白众僧:“教灭斗争和合说戒”。大臣受王敕已入寺,以王命白众僧,都无应对者。臣便还更谘傍臣,王有敕令,众僧灭争而不顺从。卿意云何?傍臣答言:“我见大王往伏诸国,有不顺从王即斩杀,此法亦应如此。”傍臣语已,使臣往至寺中,白上座言:“王有敕令,众僧和合说戒,而不顺从。”上座答言:“诸善比丘!不与外道比丘共布萨,非不顺从。”于是臣从上座次第斩杀,次及王弟帝须而止。……帝须比丘便前遮护,臣不得杀。臣即置刀,往白王言:我受王敕,令诸比丘和合说戒,而不顺从,我已依罪次第斩杀。”
  7. 陈国典. 世界宗教大观. showwe technology limited. ISBN 9789866732201 (Chinese (Taiwan)). 
  8. 香光庄严杂志社. 无声之歌: 2008印度朝圣专辑. 香光庄严杂志社. 20 March 2009: 127–. GGKEY:3BTQFK604LX. 
  9. 作者: 大陆学员. 佛家故事:阿育王. Big5.zhengjian.org. [2014-04-27]. 
  10. 斯里兰卡 佛教一瞥. Hkbuddhist.org. [201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11. 佛教大护法──阿育王. Studysutra.org. [2014-04-27]. 
  12. 古印度的伟大帝王(一) ─ 阿育王. Epochtimes.com. 2000-11-21 [201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7). 
  13. 阿育王传》:阿恕伽王于佛法中已得信心。问优波毱多言。佛在世时谁最大施。答言有长者名须达多最为大施。问言以几许施。答言以真金百亿。阿恕伽王言。彼长者尚能布施尔所珍宝。况我今者王阎浮提岂可不能。于是便以己身及拘那罗群臣大地尽用布施。而起八万四千宝塔及声闻塔。灌菩提树。合集计校都得九十六亿两金。于是阿恕伽王遇病。知己必亡涕泣不乐。罗提毱提于阿恕伽王昔施土时在傍随喜。今得作最大辅相。见王不乐合掌而言。……王答言曰。……我今本望满百亿金施。今方得施九十六亿。四亿不满用为懊恼。罗提毱提言库藏甚多可施使足。于是王便以金银珍宝与鸡头摩寺。
  14. 阿育王传》:王立驹那罗子贰摩提以为太子。邪见恶臣语太子言。阿恕伽王命临欲终。散诸库藏悉与欲尽。汝当为王。夫为王者以库藏珍宝以为力用。今应遮截莫使费尽。于是贰摩提共诸臣等。因王疾患一切所有断绝不与。唯听以一金盘银盘为王送食。王得此盘即用施与鸡头摩寺。于是乃至瓦盘瓦器为王送食。最后与王半菴罗摩勒果。……说是偈已即唤傍臣授菴摩勒与而敕之曰。汝持此果向鸡头摩寺施彼众僧可白上座言。阿恕伽王最后所施。唯于此半菴摩勒果而得自在。一切所有悉皆丧失。……王闻此语即起合掌遍观四方而作是言。唯除库藏今以四海一切大地悉施佛僧。并诸前后所作功德。不求转轮圣王释梵尊位人天之乐。正欲愿我将来生处心得自在速成圣果。便作诏书以齿印印付与辅相罗提毱提。于是气绝遂便命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