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雨水節的紅棉帶(彼岸蒹葭)

​​ 雨水節的紅棉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雨水節的紅棉帶》中國當代作家彼岸蒹葭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雨水節的紅棉帶

每年正月雨水節前幾日直到雨水節當天,都江堰市(原稱「灌縣」)街頭和鄉間集市都有各色人等在販賣「紅棉帶子」(或稱「紅帶帶」),這是什麼講究呢?

1991年版《灌縣誌》卷二十三《社會民俗》第四節《歲時習俗》「雨水節」條云:「已婚女子為娘家父母送『罐罐肉』,有的插上茶花或蘭花,並送紅棉帶,表示為父母接壽。」都江堰等地,尤其在農村,至今猶存此俗。雨水「送節」,女子女婿將兩根同長一丈二尺的紅棉帶分別拴在娘家父母腰間,據說棉帶寓意綿長,希望長輩的「壽緣」長,可以長命百歲。父母則回贈大米,女子女婿用洗淨的罐罐帶回自家,寓意這一年有吃的、不愁吃。

接壽,古人謂之「延壽」或「續命」。《宋史·禮志》記載:「大中祥符元年,詔以正月三日天書降日為天慶節,休假五日,兩京諸路州、府、軍、監前七日建道場設醮,斷屠宰;節日,士庶特令宴樂,京師然燈。又以六月六日為天貺節,京師斷屠宰,百官行香上清宮。又以七月一日聖祖降日為先天節,十月二十四日降延恩殿日為降聖節,休假、宴樂並如天慶節。中書、親王、節度、樞密、三司以下至駙馬都尉詣長春殿,進金縷延壽帶、金絲續命縷,上保生壽酒。改御崇德殿,賜百官飲,如聖節儀。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金塗銀結續命縷、緋彩羅延壽帶、彩絲續命縷分賜百官,節日戴以入。禮畢,宴百官於錫慶院。」在宋代降聖節這一天,百官都佩戴皇帝頒賜的「金縷延壽帶」、「金塗銀結續命縷」、「緋彩羅延壽帶」、「彩絲續命縷」等,顧名思義,也應該都寄託了健康長壽的寓意

由此上溯到東漢,在應劭《風俗通義》一書中可以找到類似的東西: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五色續命絲」、「長命縷」、「朱索」等,「俗說以益人命」,又「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其中「朱索」一名,借都江堰方言翻譯,剛好就是「紅帶帶」,這非常有意味。

以上三者,其實大同小異。小異是佩戴於身的時間不同,分別為:雨水節、降聖節、端午節;大同在寓意,一致為:避災延壽。

陝西風俗,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裡讓水沖走。陝西地區的傳說認為這和藥王孫思邈的事跡有關(而非屈原),將花線丟進河裡,等於百病也被帶走了,具有送災的性質。發展到現代,一般都用繡花用的絲線,顏色多且艷麗,用色比較靈活,多則十多種顏色,少則二三種。凡此種種,顯然比川西平原的紅棉帶更接近東漢的風俗。

[1]

作者簡介

彼岸蒹葭,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