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派
青城派,原本是道教流派,發源於青城山,在金庸及其他很多武俠小說都會登場的門派之一。
在梁羽生小說中以三種武林絕學著名,分別是天羅步、天遁劍和天罡掌。
金庸小說中始見於金庸的《天龍八部》(第十三章 水榭聽香 指點群豪戲),《笑傲江湖》中出現場數最多,貫穿了整個故事[1]。
在《笑傲江湖》中正式擔任掌門的是余滄海,師傅是長青子。由於長春子早年被林平之的曾祖父以「辟邪劍法」擊敗,遂一心搶奪「辟邪劍譜」,並立此為遺命。為了得到「辟邪劍法」,余滄海而驅使青城派眾弟子將福威鏢局滅門,其後余滄海及其門下多數弟子都被為報滅門大仇的林平之以「辟邪劍法」殺害。
目錄
歷史沿革
道教內丹修煉的派別。相傳起始於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習傳之。近人蕭天石自稱得覽《青城秘錄》、《青城玉房訣》等,了悉其旨歸,在其《道家養生學概要》、《道海玄微》中作了闡述。青城派修煉最重一個「無」字,自「虛無」二字去體認參證。因而主張,功法下手即從最上乘起,修得上乘,中下乘之效驗可兼得,無為而有為,無作而有作。該派認為無修而有修,斯為大修;無成而成,斯為大成;無德而德,斯為大德;無有而有,斯為大有。在「清靜無為」中突出地講求心無為,即心性清靜無為,反對只知求清靜於外,不知求清靜於內。因此,心性清靜無為,便生有為,心清靜無功,便生有功。同時,在靜觀止念過程中切忌沉思冥想,切忌妄生意象與心象,從而與禪宗的參悟法相區別。
青城派發源於中國道教發祥地,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5A級風景區,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
青城山道教的歷代教派,從張天師創天師道正一派,經歷了源於東晉時期以陶弘景為首的上清派;
形成於北宋年間,流行於元朝的清微派;北宋間的丹鼎派南宗;元朝的全真道龍門派;清代末年的青城派。青城派在20世紀50年代後一直是中國道教的重要道派。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正北京成立,青城山道長易心瑩山席大會,被推選為副會長兼副秘書長,當年又被推選為四川道教協會會長。1986年,在中國道協第四屆代表會議上,傅元天道長當選副會長,1992年3月又當選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併兼任中國道教學院院長。
另外,青城派也是中國武術著名流派,有近2000年的歷史,歷代高手輩出,僅清代即出了111個武舉人[2];
1989年,作為四川重要武術流派載入《四川武術大全》;
1991年,青城派宗師余國雄作為國家唯一認定青城派代表人物載入《中國武術人名辭典》;
1996年,由已故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付元天大師題辭「青城武術」;
2003年,青城派在四川68個武術流派中第一載入《中華武術展現工程》;
2007年,青城武術載入《都江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通覽》;
2008年載入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國最高級別的《中華武藏》(中國武協審定,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監製),在全球20餘個國家已有數萬青城派習練者,海內外400餘家媒體曾上萬次報道。
派系
青城派分三大支系,道家武術講輕靈飄逸,舒展大方,佛家講小手連環,輕步行走,俠家講擅長在高低不平的地方作戰,總體來說,都受青城山道教文化影響很深,擅吐納養生,重實戰搏擊,步型,身法,手法奇特,與國家競技武術區別很大,被聯合國確定為青城山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城派載體有青城武術館,國際道家功夫聯盟網,青城武術文化研究會。
視頻
青城派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金庸之後再無江湖,只留下江湖裡的這些地方!,搜狐,2018-11-14
- ↑ 金庸筆下的武術門派 只有這幾個是真實存在的,視界網,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