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武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武術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民國初期簡稱為國術(後為中央國術館正式採用之名稱,現今台灣亦沿用此稱呼),被視為中國文化之精粹,故又稱「國粹」。由於歷史發展和地域分布關係,衍生出不同流派。中國武術主要內容包括搏擊技巧、格鬥手法、攻防策略和武器使用等技術。當中又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個範疇。實踐部分主要指稱有關體育、健身、和中國武術獨有之氣功、及養生等重要功能,理論部分則是來自前人之武術經驗和拳譜記錄[1]。因此,它體現中華民族對攻防技擊及策略上的理解。加上經驗上積累,以自立、自強、健體養生為目標的自我運作,練習套路時顯示出身體動作之優美姿態。中國武術往往帶有思想冶煉的文化特徵及人文哲學的特色、意義,對現今中國的大眾文化有着深遠影響。

起源

中國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當時的人類用棍棒等工具與野獸搏鬥,逐漸積累了一些攻防經驗。而商代產生田獵更被視為武術訓練的重要手段。

商周時期,利用「武舞」來訓練士兵,鼓舞士氣。故認為武術可以以舞蹈形式演練。周代設「序」,「序」等學校中也把射御,習舞干列為教育內容之一。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都很重視格鬥技術在戰場中的運用。齊桓公舉行春秋兩季的「角試」來選拔天下英雄。在這時期,劍的製造及劍道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秦漢時期,盛行角力、擊劍,有宴樂興舞的習俗鴻門宴中即有項莊舞劍。其形式更接近於今天武術的套路。漢代槍的應用達到顛峰,各種槍法開始出現。據傳華佗首創「五禽戲」,是中國武術的濫觴。

人們都認為武術起源於戰鬥的需要,可是《中國武術——歷史與文化》一書提出武術雖然部分來自軍事需要,但是大部分還是來自民間的私鬥。軍事用途的武術和民間武術的要求不同。

國家地理雜誌》在《鄭和下西洋》的電視節目中認為,南北朝時期,佛教禪宗始祖達摩有可能把印度的武學帶入中土河南嵩山少林寺里。

武術的門派與分類

中國武術的早期發展多半缺乏文字記載,僅能靠師徒口耳相傳。

中國武術門派之多,在世界武術中也是非常少見的。據統計,中國目前有「歷史清楚,脈絡有序,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拳種約300多種。郭希汾的《中國體育史》中,提到中國武術門派眾多是由於南北地理氣候、人的不同而造成的。北方人身材高大,北方氣候嚴寒造成北派拳術氣勢雄勁,大開大合。南方多水,南方人身材矮小,拳術也比較細膩。諺語也有「南拳北腿」之說。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例如起源自北方的八卦掌就很少用腿攻擊,而南方的詠春拳卻有不少腿擊技巧。

中國武術的流派繁多,卻沒有統一的命名方法。有些按地區命名(如河南派心意拳[2]);一些按山脈河流(如武當派);有以宗師姓氏命名(如楊氏太極拳)……以往,這些流派會以主修內功、外功來粗略劃分,成為內家拳和外家拳兩大類。

1949年,中共建政後,正統承傳及武館傳授方式停止了。只有部分門派的武術被編成健身及表演套路,在中小學校教授學生。

改革開放後,一般按其內容分為套路和搏擊格鬥兩個類別。隨着搏擊運動的發展,中國武術現已轉投向更實用的散打運動為主。

視頻

中國武術 相關視頻

外國網友:為什麼我們要懼怕中國?完全可怕,令人敬畏的中國武術!
厲害了!中國武術《江山如畫》,令觀眾讚不絕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