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高占祥(1935年11月7日-),曾用筆名羅丁、高翔,男,北京通州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詩人書法家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目錄

人物生平

高占祥 1935年11月生於通州郝家府村。著名作家、詩人、文藝評論家、書法家、攝影家。他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始終以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是一位深受群眾愛戴的文化界領導人。

1944年至1945年當童工,1951年5月入北京人民印刷廠工作。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畢業於北京紅旗業餘大學的中文系和俄語系。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歷任541廠黨委副書記、北京團市委副書記、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河北省委副書記、文化部常務副部長、中國文聯黨組書記、中國文聯常務副主席。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會長、中國社會名人工作委員會會長、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會長、中國國際農業電視協會主席。

高占祥同志在工廠工作期間,被評為先進生產者、青年模範、模範工作者、黨的優秀宣傳員。現為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馬來西亞大馬中央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英國皇家國際標準舞學院名譽會員,國際美聯顧問[1]

口頭禪 童工當部長,想都不敢想,全靠黨和人民來培養他長期擔任領導工作,在工作中敢於開拓,善於抓住具有全局性、指導性的工作環節,推動工作和事業的發展。在團中央任書記處書記時,他帶領宣傳部,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開展「五講四美」的倡議,在全國廣泛深入地開展了「五講四美」道德教育活動。在任中共河北省委書記期間,最早提出了「領導就是服務」,文藝批評當以「澆花」為主,文化管理的「微調論」,文藝領域要從鬥爭哲學轉變到建設哲學上來等觀點。

在任文化部常務副部長期間,就文化工作的指導方針、發展新思路等方面,不斷率先提出一些新思想和新舉措,並認真加以規劃和組織實施,從而推動了我國文化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他第一個提出文化行政機關要實行政府職能轉變,第一個提出要開拓和管好「文化市場」,第一個提出專業文化與群眾文化「雙並舉」的方針,第一個提出少數民族文化「三個優先」原則,第一個倡導發展文化產業開展「以文補文、多業助文」活動,第一個提出建立文化管理學構架,第一個提出要搞好萬裡邊疆文化長廊的建設,第一個倡議並主持了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活動,被譽為「振興京劇的大管家」。在任中國文聯黨組書記期間,他第一個提出了開展「萬里採風」活動、「德藝雙馨」活動,倡導和實施了「晚霞工程」、「彩霞工程」和「朝霞工程」,為我國新時期的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高占祥同志不但是一個善於從事文化、行政管理工作的領導人,更是一位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勤奮創作、優產高產、不斷自我超越的文藝家。 他自幼酷愛文藝,九歲創作了《童工謠》。50年代起從事業餘文藝創作,在北京市業餘藝術學校學習,任文藝評論組組長和汽笛文學社社長。數十年來,一直堅持文學藝術創作,作品包括詩歌散文雜文書法攝影、文藝評論等,在戲劇曲藝文學倫理學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文化管理諸方面均有論述。他刻苦學習,被評為「北京市藏書狀元」。

主要事跡

首倡「五講四美」、「萬裡邊疆文化長廊」、「德藝雙馨」、 「萬里採風」、「朝霞工程」、「山花工程」等影響全國的活動[2]

率先反對「大批判開路」、「除毒草」等「極左文化」,並提出「澆花論」、「微調論」、「文化市場論」、「文化產業論」;呼籲變「鬥爭哲學」為「建設哲學」; 論述了「文化力」這一全新的文化理念;倡導「精神力」,並宣稱「精神力是國力之王」;開展「新國風」運動,扛起「東方文藝復興」的大旗。

視頻

高占祥 相關視頻

訪談錄——高占祥
1大美共和70年:中華文化促進會名譽主席——高占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