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唇魚
黃唇魚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 黃唇魚(Bahaba flavolabiata)閩粵人稱金錢猛魚、大鷗、白花等,溫州人稱為黃甘,隸屬於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黃唇魚屬。 黃唇魚體長,側扁,尾柄細長,體長1~1.5米,重可達50千克。[1]
分布於東海閩南漁場和南海北部珠江口漁場,其中珠江口是盛產區。體長,側扁,尾柄細長。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棲息於近海水深50-60m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為肉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和蝦、蟹等大型甲殼類為食,幼魚則以蝦類為食。
由於環境的急劇惡化和過度捕撈,其資源瀕臨滅絕,1988年黃唇魚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物種(CR)。
目錄
外形特徵
黃唇魚體背部隆起,腹緣廣弧形,尾柄細長,頭中等大,側扁,吻短而尖,吻長大於眼徑:吻上孔不顯著:眼間隔小於眼徑,後鼻孔較大,橢圓形,在眼的前方,口裂較斜;上下領等長,上頜內行牙細小,排列成齒帶,外行齒擴大,尖錐狀:舌端尖圓,游離,鰓蓋骨後緣有2根柔弱扁棘,假鰓發達。 [2]
頭部、軀幹及尾部均被櫛鱗,吻部被小圓鱗;背鰭鰭條及臀部鰭條,均有鱗鞘,側線完全,幾乎延伸尾部末端。體背側棕灰略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色略帶淡黃色,胸鰭腋下有一黑斑;腹鰭及臀鰭淺色,尾鰭灰黑色;背鰭連續,臀鰭短,第二鰭棘粗長,尾鰭尖圓或楔形。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黃唇魚在水清時集群,水濁時分散。3月-6月向沿岸洄游,產卵繁殖。在此期間,由於其鰾內空氣振動在水下傳:出媚媚動聽的聲響,時強時弱,且有韻律,百米之內可聞其聲。
黃唇魚為肉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和蝦、蟹等大型甲殼類為食,幼魚則以蝦類為食。[3]
分布範圍
黃唇魚分布於南海北部和東海南部沿海。珠江口「龍穴島-沙角-大虎島」河口深水區是黃唇魚重要的產卵場和索餌育肥場,黃唇魚幼魚僅在該水域有發現,該水域以南出現的個體一般較大,內伶仃島至香港青山海域個體多在2齡以上。
種群現狀
黃唇魚曾是珠江口重要的捕撈對象,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年產量達到180t。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在水環境污染、高強度海域開發以及過度和非法捕撈等影響下,珠江口黃唇魚資源量急劇下降。1988年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根據1999-2000年調查,東莞海域的黃唇魚資源非但未形成漁汛,連資源調查報告亦沒有這種魚入圍。
200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物種(CR)。為更好保護黃唇魚這一珍稀特有物種,南海所配合有關漁業主管部門,積極發揮科研和學科優勢,近年來紮實開展了資源調查和相關研究工作,取得良好進展。
受保護情況
保護級別
黃唇魚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和廣東省受保護物種以及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黃唇魚於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極危 。
自然保護區
東莞市黃唇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側,東江下游,珠江出海口八大口門的虎門口東部,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溫暖,年平均氣溫22.3℃,年降雨量1790mm。保護區所在東莞海域的海水潮汐屬不正規半日混合潮,潮流為往複流性質,有利於各種水生生物的聚集和繁衍,亦是河口性和溯河性魚類索餌和繁殖的理想場所。
為加強東莞市黃唇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保護珍稀、瀕危黃唇魚資源及其賴以生存水域的生態環境、野生動植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東莞市實際,制定東莞市黃唇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黃唇魚自然保護區範圍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東起威遠島西岸,西與廣州交界,南起太平水道南河口,北至太平水道北河口,四至範圍為東經113°36′26″-113°39′16″,北緯22°45′48″-22°48′41″。
救護方法
暫養池的準備
暫養池的準備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地理位置的選擇,二是池塘的改造,三是暫養池地是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四是準備充足餌料生物。 [4]
地理位置的選擇
暫養池地理位置的選擇主要考慮有三點:一是離救護地點比較近的海邊,這樣可以節約救護時間,提高救護的成活率;一是地勢較好,避免旱澇災害的發生;三是水質有一定的鹽度,水源條件良好,因為黃唇魚是海水魚類,雖然對鹽度耐受範圍比較廣,但是對鹽度還是有一定的要求,同時良好的水質條件是保證黃唇魚健康生長的必備條件。因此我們將暫養池建在東莞市南方特種水產研究所,這裡靠近黃唇魚自然保護區,鹽度範圍在3‰-10‰,水質條件良好,非常適合黃唇魚救護馴養。
暫養池的改造
暫養池的改造主要考慮面積大小、水深、風向、水質環境等因素。被救護的黃唇魚一般是個體比較小的幼魚,我們選擇一口面積在4-5畝的池塘作為暫養池,暫養池面積太小魚體活動空間小,不利於黃唇魚的生長,面積太大又不利於對黃唇魚的觀察,同時浪費空間和餌料生物。暫養池的水深一般在1.5-2m比較合適,水太淺了不利於逃避敵害生物,在夏天,因為陽光直曬,容易導致水溫過高而引起黃唇魚死亡,暫養池大深,不利於管理和操作。用來做暫養池的池塘應該提前進行整治,包括清淤、水質調節、消毒等措施。馴養2年後魚體達到2000g左右,要換1個更深的池塘,或將池塘的中央挖深到4m左右。
配套設施
首先要有獨立的給排水系統,一是為了保證給排水的暢通,二是避免水質的交叉污染,其次配套增氧機及增氧劑,一是保證充足的氧氣供應,充足的氧氣是保證魚類健康生長的必要條件,二是應對突發事件,如天氣變化導致缺氧等。
餌料生物
黃唇魚是肉食性魚類,在馴養的初期,一定要準備充足的鮮活餌料,這樣才能提高黃唇魚的成活率。黃唇魚幼魚的主要餌料是蝦類,因此放養的前期工作完成之後,我們根據黃唇魚的食性每畝暫養池放養南美白對蝦100kg,規格為2-3cm,作為黃唇魚的餌料。
救護
在海上被漁民誤捕的黃唇魚幼魚。有的魚體已經受傷,加上在船上長時間的顛簸,消耗了大量的體力,等上岸時體質和體能都比較差了,為了確保救護的成功率,在救護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救護過程中操作要格外謹慎小心。黃唇魚救護工作的成功與否,除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之外。還要注意運輸時間長短、放養水體的溫度的變化、鹽度的變化等因素。 [5]
救護前的準備工作
救護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是準備好救護工具,主要包括:充氣泵、電源、救護桶、必要的運輸工具等,日常工作中所有的救護工具處於應急狀態,接到救護通知後,立即制定救護方案、設計好運輸的路線,儘量選擇路況較好行車路線,確保能夠及時趕到救護地點。
救護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趕到救護地點後,立即將被救護的黃唇魚連水一起輕輕的移到救護桶中,同時記錄一下誤捕地點的簡單情況,包括大概的地點、水深、鹽度、溫度等環境條件,詳細的情況可以事後電話了解,每次救護任務完成之後都要記錄被誤捕地點的詳細的水質情況;黃唇魚被迅速搬到運輸工具上,立即充氧,注意充氣的氣量,充氣的氣流太大會消耗黃唇魚更多的體能,影響黃唇魚成活率,只要保證水體中有充足的氧氣就行;如果天氣比較熱,溫度較高,還要準備冰塊降溫,具體方法是將冰塊放入水中,並通過溫度計觀察水溫變化,根據水溫的變化來調節冰塊的加入量,在運輸的過程中儘量不要刺激魚體,以免加重魚體傷勢。
放養過程中的操作要領
黃唇魚的放養比較關鍵,主要有2個操作要領,一是鹽度調節,二是水溫調節,目的是使救護桶中水的鹽度和溫度與暫養池一致,水溫相差小於±1℃,鹽度差小於±1度。這樣做的目的是儘量減少魚體因為調節自身鹽度和溫度而消耗更多的體能,或者因為鹽度差或溫差太大而死亡。
鹽度的調節
鹽度的調節主要是稀釋法,一般情況救護桶中的水的鹽度要高於暫養池,直接用暫養池中水去稀釋救護桶中的水,直到鹽度差小於±1度;如果救護桶中水的鹽度低於暫養池,可以加鹽度高的海水或者加鹽將鹽度調高,至與暫養池水鹽度差小於±1度。
溫度的調節
最簡單的水溫調節方法是利用救護桶中水體與暫養池水的溫差自行調節,具體操作是將救護桶放入暫養池中,直到救護桶內外水溫一致時,然後將救護桶慢慢傾斜,讓黃唇魚自行游出救護桶,游向深水處。
馴養
黃唇魚救護成功之後,經過一段時間暫養,身體恢復之後才能放歸大海。暫養過程是在人工的條件下,使黃唇魚成活、身體得到恢復和生長,就其本質而言是一個馴養的過程。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是黃唇魚馴養成功的關鍵之一。堅持每天巡塘2-3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正常情況下黃唇魚在池塘中下層活動,從水面很難看到,如果發現黃唇魚在水體中上層無力遊動,則可能是發病和缺氧的先兆,根據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二是做好養殖日誌,完整記錄救護放養、投餵、用藥等情況;三是定期檢查黃唇魚的生長隋況,及時調整餌料投餵量;四是定期監測水廚晴況,如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根據監測情況,及時調節水質。 [6]
水質管理
水質控制是馴養成功的關鍵技術環節,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是黃唇魚馴養成功的重要保障。我們通過開增氧機和換水的方法,使水體中溶解氧含量保持在4mg/L-6mg/L、透明度在30cm-40cm,保持水質清新和溶解氧含量充足是黃唇魚健康生長的主要保障。水質管理的主要方法有:一是勤換水,要定期換水,每次的換水量為30%;二是勤增氧,尤其在高溫天氣,經常開動增氧機,夜晚也應開動部分增氧機增氧,白天要開動全部增氧機增氧,以保持池水溶解氧含量在5mg/L以上;三是適當施用微生物製劑可使有益菌群除去池水中的氨態氮和亞硝酸鹽,保持良好水質。
食性轉化
黃唇魚是肉食性魚類,其幼魚在自然條件下主要捕食蝦類或其他野雜魚。為了提高黃唇魚馴養的成活率,在暫養池中每畝放養南美白對蝦100kg,保證黃唇魚消耗儘量少的體能,同時在暫養池中能輕易的找到充足的餌料,儘快恢復身體狀況。1-2個月後,黃唇魚的體質逐漸恢復,暫養池中的餌料生物也大量減少,基本滿足不了黃唇魚的需要了,此時可以適量的增加一些魚漿,根據暫養池的大小,設置2-3個投餵點,觀察魚的吃食隋況,開始,黃唇魚對魚漿不感興趣,隨着餌料生物的減少,黃唇魚會逐漸增加肉漿的攝食,隨着暫養池餌料生物的減少,應該逐漸增加肉漿的投餵量,直到完全替代餌料生物,完成整個黃唇魚的食性轉化過程。
黃唇魚在馴養環境下的生長速度較快,200克左右的幼苗經過1年的馴養可以達到750克,2年可以達到1500-2000克,馴養成活率達到90%以上。
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