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坐落於青海省西寧市。青海鹽湖所創建於1965年3月,在中國化學家柳大綱院士和地質學家袁見齊院士的帶領下開始了柴達木盆地的系列勘察與研究,迄今為止是中國唯一專門從事鹽湖研究的科研機構[1]

根據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有在職職工257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青海省級研究開發中心1個,有在讀研究生108人,在站博士後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0人,碩士研究生78人。

2017年12月,評選為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歷史沿革

1951年,蘭州大學教授戈福祥上書政務院,建議國家重視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的科學研究和開發,當時政務院副總理李富春將此建議批轉給中國科學院考慮。

1955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據此建議組建了由柳大綱教授領導的物化分析組。

1956年,物化分析組對青海茶卡鹽湖[2]進行物理化學研究。同年中蘇兩國科學院合作會談中,「柴達木盆地鹽湖科學調查」被列入合作項目之一。

1956年,制訂的「十二年國家重大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第九項和第二十七項已有鹽湖礦床利用的研究內。

1957年5月,在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的具體領導下,組建了以柳大綱為隊長,袁見齊、韓沉石為副隊長的「中國科學院鹽湖科學調查隊」。

1960年4月,鹽湖科學調查隊在北戴河召開第一次全國鹽湖鹽礦學術會議。

196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農業科技會議,會上確定在察爾汗鹽湖建設年產十萬噸鉀肥廠。

1964年5月,中國科學院黨組決定以院屬西北化學研究所為基礎,抽調蘭州地質所、北京化學所和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有關研究人員組建鹽湖研究所,由西北化學所負責籌建。

1965年3月6日,中國科學院鹽湖研究所在西寧正式成立。柳大綱兼任所長,常韜任副所長,景松林任黨委副書記,全所職工共211人。

1965年,化工部以部屬天津化工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連雲港化工礦山設計研究院等部分室組為主,以及部屬其他幾個單位部分人員和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鹽田試驗隊等單位籌建化工部鹽湖化工綜合利用研究所。

1966年6月,由國家建委提議,國家科委批准,化工部鹽湖化工綜合利用研究所併入中國科學院鹽湖研究所,隸屬中國科學院領導。

1970年,由中國科學院與青海省雙重領導,所名改為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一直沿用至今。

1981年,中國科學院委託蘭州分院代管,實行以中國科學院和青海省雙重領導,並以中國科學院為主的領導體制。

2016年6月24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在蘭州宣布成立。西北研究院實行院長負責制,整合了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蘭州文獻情報中心以及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鹽湖研究所。

視頻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相關視頻

青海察爾汗鹽湖


中國科學院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在各地有多少個研究所?,個人圖書館,2018-02-26
  2. 天空之境——茶卡鹽湖 ,搜狐,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