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夏 (中亚古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夏(亦称 巴克特里亚英语:Bactria),中亚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古国名。[1]

简介

是一个中亚古地名和国名,位于古希腊人所说的巴克特里亚地区缚喝罗[2]。主要疆域在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山(古希腊称Paropamisus)以北,西边与安息接壤。[3]

目前学术界就大夏位于巴克特里亚地区这一点达成了共识,但是大夏是否就是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尚未达成共识[2]

史记》中记载

张骞到达大夏时,发现大夏已向大月氏人称臣,并且“其兵弱,畏战。善贾市”,首都称「蓝市城」,大夏的人民大约有一百多万,大夏东南边有身毒国(即印度)。张骞在大夏还看到过邛竹杖和蜀布,大夏的人称是从身毒国买回来的。

与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关系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是否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所遇见的大夏,目前学术界尚有一些争议。

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在《地理学Geographica》中记载“从希腊人那里夺取了巴克特里亚的是最著名的游牧部落。我说的这些游牧部落是阿希人Asii帕色阿尼人(Pasiani)、吐火罗人塞加罗里人(Sacarauli) ,他们都来自遥远的锡尔河彼岸,与塞族索格底亚那毗连的地区,这里曾经被塞族占据过[2]。”

古罗马历史学家特罗古斯和地理学家托勒密也有类似的记载,而中国汉朝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月氏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学术界对于斯特拉波所记载的四支部族入侵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事件与司马迁所记载的大月氏人入侵大夏的事件是否为同一件事存在着争议,这就导致对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是否就是《史记》中的“大夏”的看法不同。[4]

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就是大夏。该说法认为斯特拉波所记载的阿希人Asii 、帕色阿尼人、吐火罗人和塞加罗里人入侵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事件与司马迁所记载的大月氏人入侵大夏的事件是同一件事,《史记》中的大夏就是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大月氏人就是四个部族其中之一。该说法认为,根据汉书「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宾[5]的记载,塞族人并没有灭巴克特里亚王国,而是往更南的卡比萨前进,儘管塞族在途中给予王国严重打击,如前145年左右摧毁王国东部大城(Ai-Khanoum)[6]。但跟在塞人之后的大月氏随后入侵巴克特里亚核心,并迫使残馀的王国臣民称臣,王国终灭于大月氏之手[7][8]。前129年以后的张骞抵达巴克特里亚时,见证残馀的臣民向大月氏臣服的情形。西方近代学者如保罗·伯希和[9]塔恩(W. W. Tarn)[10]纳拉因(A.K. Narain)[11],现为西方学界主流观点[12][13][14][15]

考证

按大夏自古是吐火罗的观点,大夏又译作“吐火罗”﹑“者(代用字)货罗”﹑“吐火罗斯坦”,“大夏”即巴克特里亚之汉译,是雅利安人的故乡,曾流行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张骞李广列传》。按史书记载: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

身毒即印度,当时身毒许多地区皆属“月氏人”,即早期贵霜帝国(即贵霜)。而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已经陷入分裂和战乱。

如果大夏是吐火罗人,那么大夏故地在中国西北地区,大夏人生活中心大致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属东伊朗人种,是斯基泰人塞种人的近亲。大夏很早就与中原地区有交往,古籍中对其多有记载。公元前174~前161年,伊塞克湖东岸和伊犁河上游流域的塞种人部落受大月氏人第一次西迁的冲击,向南迁徙。途中与大夏发生冲突。

战败的大夏人除一部分傍南山(今阿尔金山祁连山山脉)东逃,进入陇西洮河流域外(汉时曾在此置大夏县),大部向西迁徙,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后进入中亚阿姆河以北地区,与同样受大月氏冲击而从伊塞克湖以西迁徙至此的塞种人部落汇合,约在公元前145年,他们同一部分塞人冲过阿姆河,占据巴克特里亚(今阿姆河与兴都库什山之间的地区),将盘踞此地两百馀年的中亚希腊人逐往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地区。

公元前128年,张骞出使大月氏至阿姆河时,见大夏人定居巴克特里亚,遂以“大夏”之名称呼之,后来的西方史家和阿拉伯人则称之为“吐火罗斯坦”。大夏人在巴克特里亚脱离希腊人统治后不久,就被第二次西迁而来的大月氏人征服。

大夏人为半农半牧者,有自己的语言,大夏语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最初用阿拉米字母书写,在月氏人统治下开始用希腊字母书写。不过吐火罗语却不属于伊朗语族。20世纪初,在新疆库车龟兹发现一种古语言,曾一度被认为是吐火罗语。在巴克特里亚发现一种属中古波斯语的地方方言,书写时采用希腊字母。一些学者认为这才是大夏人的语言,故称之为“真正吐火罗语”。

大夏主要指阿姆河(古希腊称Oxus)以南,兴都库什山(古希腊称Paropamisus)以北地区,继承了被称为纳马兹加(Namazga)的阿姆河文明,现存考古文物有一些不超过15厘米高的距今4000多年的小头大身女性雕像。大夏地区被希腊人征服以后成为一个中亚古国。

另有一说主张大夏人为巴克特里亚土著。

参见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4.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 2.0 2.1 2.2 2.3 欧亚学研究“西域大夏国名解析
  3. 《魏略·西戌传》
  4. 《后汉书·西域传》
  5. 《汉书》西域传. 罽宾国
  6. Bopearachchi, "Euthydemus Imitations,' p. 12-13
  7. Frank L. Holt 《Thundering Zeus:The Making of Hellenistic Bactria》p.78
  8. A.K. Narain,《The Indo-Greeks.》p.138
  9. 吐火罗人及其语言
  10. W. W. Tarn,《The Greeks in Bactria and India》p.284
  11. A.K. Narain,《The Indo-Greeks》p.139
  12.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ume 3, Part 1 The Seleucid, Parthian and Sasanid Periods》 p.243
  13. Holt, Frank L. 《Thundering Zeus: The Making of Hellenistic Bactria》 p.135
  14. Rachel Mairs. 《The Hellenistic Far East》 p.154
  15. H. Sidky. 《The Greek Kingdom of Bactria: From Alexander to Eucratides the Great》 p.224

参考书目

  •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世界历史地图集》,张芝联、刘学荣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